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胞浆菌

组织胞浆菌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胞浆菌属有荚膜组织胞浆菌和杜波组织胞浆菌2个种。荚膜组织胞浆菌可引起3种不同临床表现的组织胞浆菌病。易发生急性暴发而致死。皮损处、脓液等标本用20% KOH涂片后镜检,可见12~15μm直径的厚壁酵母细胞,细胞内可见脂肪小滴,疑为杜波组织胞浆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分解尿素,杜波组织胞浆菌脲酶试验阴性;杜波组织胞浆菌能液化明胶,而荚膜组织胞浆菌该试验阴性。

四、组织胞浆菌

组织胞浆菌属有荚膜组织胞浆菌和杜波组织胞浆菌2个种。该菌存在于腐烂动物尸体或粪便污染的土塘中。人由于吸入该真菌的孢子可致肺部感染,感染也可累及身体其他脏器。

(一)临床意义

组织胞浆菌的传染性极大,全世界约有30多个国家发现有组织胞浆菌病。我国已发现数例。

本菌主要侵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时也可由血道播散而侵犯全身各脏器。荚膜组织胞浆菌可引起3种不同临床表现的组织胞浆菌病。①急性原发型:被感染者可无临床症状或出现流感样症状,胸痛、气短、声嘶等。1~2周后症状消失。②慢性空洞型:可引起较大的肺损害,但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故常被误诊为肺结核。③严重播散型:极少数患者可进展到此型,此时全身的器官均可受到损伤,尤其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预后严重。

本病原发者可侵犯各年龄组男女,男女患病之比为3∶1。易发生急性暴发而致死。淋巴瘤、白血病、霍奇金病、AIDS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常感染本菌。

(二)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直接检查

(1)显微镜检查:痰液、淋巴液等标本涂片固定后,用吉姆萨染色镜检,如在油镜下发现直径2~4μm、卵圆形、芽生、较小一端有出芽的孢子,周围有一个似荚膜的亮圈,可疑为组织胞浆菌。皮损处、脓液等标本用20% KOH涂片后镜检,可见12~15μm直径的厚壁酵母细胞,细胞内可见脂肪小滴,疑为杜波组织胞浆菌。

(2)抗原检测:取患者痰液做免疫荧光法染色后镜检,可快速检测其抗原,但特异性差,仅作为组织胞浆菌初筛试验。

2.分离培养和鉴定接种临床标本于含抗生素的沙氏培养基,25℃培养时生长缓慢,有时需4~6周才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白色或棕色绒毛状菌落。取菌专种于血琼脂平板,37℃培养,很快形成酵母型菌落。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并作脲酶试验和明胶液化试验。荚膜组织胞浆菌分解尿素,杜波组织胞浆菌脲酶试验阴性;杜波组织胞浆菌能液化明胶,而荚膜组织胞浆菌该试验阴性。

3.抗体检测用补体结合试验、免疫扩散、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其中以补体结合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发病2~3周时的血标本检测阳性率可达90%以上,且有判定预后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