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析与体察恐新人格结构

解析与体察恐新人格结构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迫性人格者的悉心计划、精心控制,往往出于对变化的担心。这是因为对强迫性人格者而言,与效率低下导致的失望感相比,那种失控、不确定的感觉是更为可怕的。针对强迫性人格者的恐新倾向,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除了帮助来访者领悟恐新心理的特点,还要鼓励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新事物,体察新事物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解析与体察恐新人格结构

人类对新事物的反应是矛盾的。新事物既能唤起人的好奇心和兴奋性,也能唤起人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就强迫性人格者,尤其是没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强迫性人格者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畏惧压倒了好奇心。强迫性人格者的悉心计划、精心控制,往往出于对变化的担心。他们从改变中感受到的更多是不安而不是快乐。

新事物总是对既有的秩序构成某种程度的破坏——强迫性人格者更倾向于从这个角度看待变化。仅仅把一张桌子从一扇窗户下面移到另一扇窗户下面,就已经破坏了屋内陈设的格局——如果我们不把它理解成一个有趣的改变的话。强迫性人格者倾向于维持既有的格局,只有变化能够带来确切的积极后果,并且没有消极后果的时候,才愿意尝试。即便如此,他们也时常宁愿放弃改变的努力,因为改变总还是会在心理上引起不舒服的感觉。强迫性人格者常常哀叹自己失去了许多机遇,但即使新的机会摆在面前,仍然会再一次逃避它。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强迫性人格者一方面追求变化和新奇,另一方面又害怕变化带来的风险,因而内心格外冲突。

当然,强迫性人格者对变化的谨慎态度,后果并不总是消极的。他们也因此避免了因为盲目行动而招致的失败。不过,强迫性人格者对于变化的排斥和对于计划、控制的青睐,并不是基于理性思考的结果。过往经历中因为求新求变而遭到的挫败会深深地刻印在强迫性人格者的记忆中并影响他的决策——即使他求新求变的行为总体而言得到的是良好的结果。

许多强迫性人格者在计划与控制感的迫使下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的效果并不好,但他们并不因为事实上的低效而放弃对于计划与控制的过分追求。

这是因为对强迫性人格者而言,与效率低下导致的失望感相比,那种失控、不确定的感觉是更为可怕的。他人一定很难理解一个强迫性人格者为什么要在完成一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事先定好的顺序进行——尽管对做事顺序的随机应变的改动有可能大大节省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观察过一些1—2岁的孩子对于顺序的苛求,[13]对于成年人对顺序感的非理性需求,我们也就能够稍加体谅——强迫性人格者所表现出的幼稚的行为,是他们固着于某种感受的结果。这种固着,并不总是因为他们难以适应成人的世界,有时正好相反,成人的世界反倒是更不成熟的,成人对于不成熟的秩序感常有可谓病态的偏好。成人的世界里,某些礼仪、规范和制度即使毫无用处,甚至荒谬有害,也会被长期——这个时期有时是以千年为基本单位——捍卫着。在幼儿的世界里这样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他们对于某些无用的规则的抱持,会自然而然地松动乃至放弃——如果它们没有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强化。[14]

强迫性人格者对变化感到不安,回避新事物,这会使人推测认为他们肯定缺乏创造力。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强迫性人格者的内心世界很容易被扰动——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些变化不断地挑战着他们既有的认识——为了使内心重新回到稳定的平衡之中,强迫性人格者有可能会殚精竭虑地思索。这种思索有时的确产生了真知灼见,提高了我们对世界的规律性的把握。[15]不过强迫性人格者的创造性,更多地是思维上的,而不是表现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他们之所以擅长于思维上的创新,尤其是哲学思考,乃是因为当他们编织出的思想的“外衣”能够包括住现实,现实也就变得似乎能够驾驭,不再是桀骜不驯的了。哲学总是滞后于世界的现实,正如康德所言,它是密涅瓦的猫头鹰,黄昏的时候才起飞。

也正如歌德所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我们能发现,强迫性人格者受到恐新倾向驱使的创造性活动,时而导致“伪创造”的产生。把自然灾害解释成众神的愤怒,把不幸解释成前世的恶报,诸如此类的理论似乎使人得到了内心的平安和以为对世界拥有了掌控力,其实却是对我们真实地理解世界构成了阻碍。强迫性人格者急于找到让自己心安的理论,有时候会信奉一些牵强的、迷信的说法。[16]这也正是强迫性人格者的另一种悖论: 他们看上去很注重理性,远离情感,却又时常做出最不理智的举动。理性与理智其实判然有别。

强迫性人格者的恐新倾向,可以被概括成“恐新症候群” ,它包括: 求同倾向,害怕变化,对新事物感到不安,热衷于寻求能够解释世界变化的理论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哪怕解释是荒谬的。

针对强迫性人格者的恐新倾向,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除了帮助来访者领悟恐新心理的特点,还要鼓励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新事物,体察新事物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新事物给强迫性人格倾向者带来的最直接感受是不安感,而且这种感受往往被他们看成出错的信号,以至于唤起更为强烈的焦虑甚至恐惧情绪,做出回避行为。来访者体察被新事物扰动起来的焦虑感,领悟和转变对这种不安感受的态度,而不是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做出回避的行动去缓解不安,就会逐渐从恐新的习惯性焦虑中走出来,使“恐新人格结构”得到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