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健康促进

老年人健康促进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人健康教育就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上海市调查,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现患率为43.98%,残疾现患率为0.69%。据上海市统计,老年人医疗费用是青年的3倍,占全市总医疗费用的1/3,而老年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1/7。WHO把1999年定为“国际老年人年”。

第十六章 老年人健康促进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积极的老龄化界定为:“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生活质量。”这里强调了健康、参与和保障3个支柱。

老龄化是个发展的问题。各个年龄共享的社会是一个不将老年人描绘成病人和领取养老金的人的社会。相反,老年人将既是发展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受益者。健康的老人是其家庭、社会和经济的资源,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老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种疾病。虽然老龄是不可避免和难以逆转的,但伴随着老龄所致的慢性功能下降是可以预防和减缓的,不仅可以通过医学方法,也可以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环境的干预措施达到目的。老年人健康教育就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人口7%及以上便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实际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60岁及以上人口占8.59%;但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天津5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0.2%~13.96%,为老年型地区。199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8%。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世纪30年代,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3亿,占总人口的10.18%,我国已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预计为2.8亿,占总人口的17.63%,将成为较老的老年型国家或称“超大型老龄化国家”。

高龄老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年龄段人群,这引起了特别关注。在美国,8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在1960~1990年期间增加了3倍;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1953~1999年期间增加了6倍。上海增幅更大,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在1964~1998年期间增加了8倍。美国和中国分别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进入老龄人口高龄化阶段,两个国家的高龄老人不仅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上有了大幅度增加,他们的生活现状正发生着悄然变化,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健康,生活乐观,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这种情况正是老龄社会的希望,人们需要对高龄老人的社会价值有重新的认定。尽管欧美国家是老龄化社会的先锋,但老龄化的速度并不高,如瑞典65岁以上老龄人口从7%上升到14%花去了85年时间,法国花去了115年时间,而日本仅用了26年,我国也仅用了27年。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均期望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但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来临的,其来势迅猛,为人们始料未及,为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上海市调查,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现患率为43.98%,残疾现患率为0.69%。另外,由于老年人多脏器疾病并存,病情复杂,病程长,致使在有限的社会资源情况下,医疗服务开支不断增长。据上海市统计,老年人医疗费用是青年的3倍,占全市总医疗费用的1/3,而老年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1/7。1977年日本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8.4%,国家卫生保健费占27.1%;到1985年,虽然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3%,然而他们的卫生保健费用却增加到37.5%。据我国老龄科研中心1992年的调查资料表明:老年人中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者约占6%,据此推算,全国约有700万老人需提供生活帮助和康复服务。与此同时,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1世纪,我国将普遍出现“四二一”家庭成员构成,这必然会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新的挑战。

在当代老年学的研究中,要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问题,尤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卫生决策者的广泛关注。WHO把1999年定为“国际老年人年”。人们试图通过全社会的投入,从社会、文化、经济和医疗卫生多重角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