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程医疗会诊子系统

远程医疗会诊子系统

时间:2022-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包括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远程监护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远程教育子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子系统、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子系统8个子系统。按照实现功能,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可分为普通远程医疗会诊与急重症远程医疗会诊。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根据卫生部已经颁布的有关电子病历的标准规范,导出患者病历信息,远程会诊系统支持针对导出信息的导入、传输、存储和阅读。

三、远程医疗会诊子系统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包括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远程监护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远程教育子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子系统、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子系统8个子系统。

1.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

(1)按照实现方式,远程会诊包括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

①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间的实时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患者的临床需求,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会诊专家对异地病床上的患者视频画面进行远程控制;针对危重症患者,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传输,为会诊专家提供连续、动态的诊断依据。

②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间的非实时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申请医生提交会诊申请信息和病历资料;会诊专家根据实际情况,非实时浏览会诊申请信息和病理资料,并编写和发布会诊报告;申请医生浏览会诊报告。

(2)按照实现功能,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可分为普通远程医疗会诊与急重症远程医疗会诊。基层医院的普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部署在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室,为全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远程门诊会诊、远程预约会诊等普通远程会诊服务;急重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部署在基层医院的急重症患者抢救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ICU),为患者提供急重症远程会诊服务。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子系统用于远程会诊过程的管理,应基于B/S的架构设计,减少终端用户的维护工作量,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应包含如下功能模块:会诊申请、会诊管理、专家会诊、专家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

2.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

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应支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实时信号的处理,主要功能如下:

(1)模拟信号处理。病人的胶片及纸质病历、化验单、图文报告等通过扫描方式实现数字化。系统支持扫描文件的传输、存储和阅读,支持病历资料的手工录入。对于胶片资料,建议胶片使用医学专用扫描仪处理,能支持输出为DICOM 3.0影像文件。对于纸质资料,使用普通平板扫描仪处理,扫描文件以JPEG格式保存。

(2)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应支持借助DICOM网关从具有DICOM 3.0接口的影像设备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也应支持自PACS图文工作站导入DICOM 3.0影像。系统支持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中心等系统间实现互连互通。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根据卫生部已经颁布的有关电子病历的标准规范,导出患者病历信息,远程会诊系统支持针对导出信息的导入、传输、存储和阅读。

(3)实时生命体征信号处理。系统支持床边呼吸机、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实现对患者进行24h不间断的连续、动态观察。

3.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

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应支持影像、心电、病理的远程诊断功能。

(1)远程影像诊断。支持从标准DICOM 3.0接口的影像设备或PACS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存储、再现以及相应的后处理操作。建立基于DICOM 3.0协议、B/S架构、Web浏览方式的远程放射会诊系统,支持影像资料的后处理、关键图标注、保存,支持影像会诊报告的书写、发布,支持报告模板功能。支持远程影像会诊过程中多方进行医学影像(含静态和动态)的实时交互式操作。支持远程会诊专家在任意位置通过互联网安全认证后,进行远程影像会诊。

(2)远程心电诊断。支持从数字心电图机采集心电图信息,并进行无损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再现,把基层医院的静态心电图数据传送给上级医院会诊专家。支持专家对心电图的判读、打印,支持报告的书写、发布。十二导数字心电图支持通过Internet、GPRS、电话线等方式传输心电图数据。数字心电图数据可存储为XML、DICOM等通用数据格式。支持不同病例及历史资料的分析、对比。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可建立科室对科室的诊断服务关系。

(3)远程病理诊断。采用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技术,将病理切片转换成由完整数字图像组成的虚拟数字切片。病理切片的全自动显微镜必须符合国家医疗器械的管理条例。支持对虚拟数字切片进行缩放操作,支持对关键图的标记、保存,支持病理图文报告的书写、发布。病理切片扫描、病人信息上传、专家会诊、报告下载都在远程病理会诊平台上进行操作和管理。

4.远程监护子系统

支持基层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在病床上实时接受专家的远程监护服务。针对危重症患者,支持床边呼吸机、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实现对病情进行24h不间断的连续、动态观察。远程监护功能与病人床边的视频会议结合,实现专家与申请医生、床边病人的远程互动式交流,达到良好的实时会诊、持续监护的效果;支持会诊专家远程实时控制病人的视频,支持预置多个病人观察视角并支持快速切换。

5.视频会议子系统

视频会议子系统为远程会诊服务提供音视频交互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

(1)支持医学专家与申请医院医生、病人的远程互动交流、会诊。支持对异地的摄像头进行远程控制,实时调整观察视角;支持危重症患者的床边需求,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服务。

(2)支持会诊申请医院与不同卫生部属(管)医院及不同省级三级甲等医院间开展远程会诊服务;支持跨专科、跨机构、跨区域的多专家同时对同一基层患者进行实时联合会诊。在向不同医院申请会诊时,系统应快速无缝切换,增强系统响应效率和扩展能力。

(3)开展远程教育,支持授课专家音视频和课件播放同步,双方可互动交流,支持培训过程的实况转播和录像。

(4)支持各医疗机构间的高清视频会议,满足医疗机构间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经验分享等业务需求。

(5)音视频录制/回放,支持会诊、会议、教学过程的录制和录像回放。

(6)在条件允许时可与应急指挥系统视频平台进行互连,支持音视频信息的报送。

(7)与应急指挥视频交换平台互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远程会诊视频会议系统与国家、省级应急指挥视频交换平台互联,实现应急与突发事件相关图像信息的报送。

6.远程教育子系统

支持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2种培训模式。实时交互培训应能保证授课专家音视频与课件播放同步,支持培训参与方实时交互,支持对培训过程的录像,并保存为通用文件格式存储在远程会诊中心,支持进行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整理、归类。实时交互培训应包括对远程手术观摩、远程护理示教及远程教学查房的支持。支持课件点播服务,具备新增、删除、上传、查询等课件管理功能。

7.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子系统

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共享医学图书情报资源,为其查阅医学文献提供便利,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支持上级医院把具有典型意义的病历、案例分析、手术录像等资料与下级医院共享,供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参考、学习。

8.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子系统

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支持上级医院出院病人信息自动下转至病人所属基层医疗机构,由基层对病人进行随访与院后管理,引导病人当地复查复诊。支持基层医院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转院申请等操作,支持上级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