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氧发生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和机体的功能代谢状态,决定着缺氧对机体影响的大小。本节以乏氧性缺氧为例,介绍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红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缺氧。在缺氧时,因ATP生成减少,故可通过加强糖酵解作用,来补偿机体能量的不足。轻度缺氧可增强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严重缺氧除明显抑制线粒体功能和氧化过程外,还可使其产生肿胀、嵴断裂、崩解、外膜破裂、基质外溢等,使ATP产生进一步减少。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缺氧发生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和机体的功能代谢状态,决定着缺氧对机体影响的大小。轻度缺氧仅出现代偿性反应,急性重度缺氧则可导致代谢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本节以乏氧性缺氧为例,介绍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缺氧时的主要代偿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其代偿意义在于:①当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至8kPa(60mmHg)以下时,可直接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多,动脉血氧分压随之增高;②呼吸运动增强时,胸廓活动幅度增大使胸腔负压增大,有利于静脉回流,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以缓解缺氧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患者,如果不合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呼吸系统的代偿作用不明显。

(二)损伤性变化

迅速登高或在高原(海拔大于4000m),可在数日(1~4d)内引发高原性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血性泡沫痰、肺部湿性啰音等一系列呼吸功能障碍的表现;重度缺氧引起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30mmHg(1mmHg=133.3Pa)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浅、变慢,肺泡通气量减少,形成中枢性呼吸衰竭。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心输出量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为急性低张性缺氧的主要代偿反应,可提高全身组织的供氧量。其机制如下。①心率增快:肺泡通气量增大时,可促使肺泡膨胀,刺激肺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②心肌收缩性增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兴奋交感神经,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心肌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心肌的收缩性。③回心血量增加:胸廓运动增强,有利于提高回心血量。

2.血流重新分布

急性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腹腔器官等处血管收缩,血流量锐减,可刺激组织细胞产生多种扩张血管物质(如乳酸、腺苷等),引起心、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通过血流重新分布,确保心、脑等生命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代偿调节作用。

3.肺血管收缩

急性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相应的肺泡血流量减少,这样有利于局部肺组织维持适当的通气和血流比例,使流经该区域肺泡的血液充分动脉化,以保持较高的动脉血氧分压。

4.毛细血管增生

毛细血管增生主要见于慢性缺氧。此时,机体毛细血管广泛增生,尤以脑、心和骨骼肌增生明显,有利于增加对组织细胞的供氧量。这种现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表达增多有关。

(二)损伤性变化

1.肺动脉高压

缺氧可使肺血管持续收缩,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加重心脏负担,可造成右心肥大甚至右心衰竭。

2.心肌舒缩功能降低

严重缺氧可损伤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患者常出现右心衰竭,严重者可出现全心衰竭。

3.心律失常

严重缺氧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甚至发生心室纤颤。重度心肌受损还可以导致完全性的传导阻滞。

4.回心血量减少

缺氧时,细胞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和腺苷等扩张血管的物质,使血液在外周淤积;严重缺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胸廓运动减弱,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使组织细胞供氧量减少。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缺氧。由于肾脏产生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加。急性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肝、脾等储血器官收缩,将储存的血液释放入体循环,可使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数目增多。

2.氧解离曲线右移

缺氧时,红细胞内糖酵解作用增强,中间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生成增多,可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有利于血液向组织供氧。

(二)损伤性变化

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过度增加,会引起血液黏度明显增高,血流阻力增大,心脏后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力衰竭。在吸入气体氧分压明显降低的情况下,红细胞中过多的2,3-DPG会阻碍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使动脉血氧含量过低,对组织细胞氧的供应将会严重不足。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脑是机体中耗氧量最高、对缺氧最为敏感的一个重要器官。正常状态下,仅占体重2%的脑,其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15%,脑耗氧量约占机体总耗氧量的23%,而脑内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很少,所以脑对缺氧十分敏感,缺氧会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急性缺氧患者可出现头痛,情绪激动,思维力、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或丧失,运动不协调等;慢性缺氧患者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较为缓和,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嗜睡及精神抑郁等症状。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多见于慢性缺氧。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增加和膜表面积增大,呼吸链中酶活性增高,使细胞内呼吸功能增强,提高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

2.糖酵解作用增强

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过程中最主要的限速酶。在缺氧时,因ATP生成减少,故可通过加强糖酵解作用,来补偿机体能量的不足。

3.肌红蛋白增加

久居高原的人,骨骼肌组织中的肌红蛋白含量增加。由于肌红蛋白在体内的总量较多,它与氧的亲和力又大于血红蛋白的,因而肌红蛋白增加可从血液中摄取更多的氧,成为机体一个重要的储氧库。另外,肌红蛋白增多还可加快氧在组织中的弥散。

4.低代谢状态

缺氧可使细胞的耗能过程减弱,例如,糖原蛋白质合成减少,离子泵功能降低,使细胞呈低代谢状态,从而有利于机体在缺氧环境中生存。

(二)损伤性变化

1.细胞膜的变化

缺氧使细胞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Na内流增多,产生细胞水肿;K+外流加快,造成细胞内缺钾。细胞内缺钾会影响合成代谢和酶的功能。

2.线粒体的变化

轻度缺氧可增强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严重缺氧除明显抑制线粒体功能和氧化过程外,还可使其产生肿胀、嵴断裂、崩解、外膜破裂、基质外溢等,使ATP产生进一步减少。

3.溶酶体的变化

缺氧所致的酸中毒可提高磷脂酶的活性,使溶酶体膜的磷脂分解,膜通透性增高,出现溶酶体肿胀、破裂、溶酶体酶大量释放,引起细胞自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