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

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重反映了婴幼儿营养状况、健康水平的综合情况,是体格发育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婴幼儿期体重增长规律如下。婴幼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头围表示头颅的大小和脑的发育程度,是婴幼儿及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头围过大还可能与佝偻病、脑积水、巨脑回畸形等疾病有关,而有些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宫内弓形体感染、出生时严重窒息致脑缺氧等将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可造成头小畸形。

第一节 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

一、体格发育评价指标

临床上有多个指标可用来监测生长发育的状况,体格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其中,身高、体重是监测体格发育健康指数最重要的指标。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包括身高、体重在内的多个指标有变化的趋势,如总体人群的身高有逐渐增加趋势,而体重的超标(肥胖儿)已经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体重

体重是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体重反映了婴幼儿营养状况、健康水平的综合情况,是体格发育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范围为2.5~4kg。男婴平均为3.3kg,女婴平均为3.2 kg。低于2.5kg的称为低出生体重儿;低于1.5kg的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大于4kg的为巨大儿,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如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一般来说,小儿的体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但有些因素可致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知识链接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胎粪、尿液的排出,通过皮肤、呼吸道丢失水分,加上初生婴儿吸吮力较弱、吃奶较少,所以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时的体重还低,临床上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到出生第3~4天,体重可降至最低,一般降低的体重等于初生体重的7%~8%,为200~250g。此后,随着孩子吃奶量的增多,逐步适应外界环境,体重会逐渐增加,7~10d可以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若体重下降超过出生时的10%,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时水平,那就可能为异常情况,应该找出其中原因,是否喂养不当、奶量不足,或者是疾病引起。

婴幼儿期体重增长规律如下。前6个月是第一个增长高峰,生后头3个月增长速度最快,平均每周增长200~250g,4~6个月每周增长150~180g。以后随月龄增长而逐渐减慢。7~12个月增长速度是每月300~400g。

一般生后3个月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约6kg;1周岁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约9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约12kg。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长速度下降,2岁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约2kg。

体重是监测婴幼儿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体重不按常规增加或者下降,大都是由于护理不周和营养质量不充足所致,必须及时纠正。

体重推算公式如表3-1所示。

表3-1 体重推算公式

img16

(二)身长的增长指标

1.身高(身长)

(1)概念。身高指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3岁以下小儿立位测量不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身高是体格发育检测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生长发育水平和速度。身高的增长规律跟体重的相似,有婴幼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

(2)婴幼儿期身高增长规律。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身高为50cm。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是第一个高峰;出生后3个月每月平均增长3~3.5cm,4~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2cm,7~12个月每月增长1~1.5cm,前3个月的身长增长等于后9个月的;1周岁的身长比出生时增长25cm,为75cm,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第二年增长速率减慢,全年约10cm;2周岁可达85cm。2周岁后平稳增长,一直到青春期之前,儿童的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7cm。身高推算公式如表3-2所示。增长速度参考表如表3-3所示。

表3-2 身高推算公式

img17

表3-3 增长速度参考表

img18

2.坐高(顶臀长)

坐高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小儿仰卧位测量,称为顶臀长。坐高主要反映婴幼儿躯干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坐高与身高综合比较可以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骨关节先天性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可以导致躯干和四肢比例异常。如软骨发育不全又称软骨营养障碍性侏儒,这是一种由于软骨内骨化缺陷导致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影响长骨,临床表现为特殊类型的侏儒——短肢型侏儒,患儿躯干长度相对正常,而手臂和腿较短。

3.上部量和下部量

全身的长度可分为上部量和下部量。上部量即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下部量是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的距离。上部量与脊柱增长关系密切,下部量与下肢长骨的生长关系密切。

儿童下部量的增长一般较上部量快,12岁前上部量大于下部量,12岁时上、下部量基本相等,12岁以后下部量大于上部量。直到性成熟结束时(男性20~24岁,女性19~23岁),身长的生长才停止。

4.身长中心点

身长的中心点随身长的增长而向下移动。婴幼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刚出生时,婴儿的身体比例不协调,下肢很短,小儿身长的中心点位于脐以上(上部量平均为30cm,约占60%;下部量平均为19cm,约占40%)。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增长的速度加快,身长的中心点逐渐下移,1岁时身长中心点移至脐;6岁时移到下腹部,约在肚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在12岁左右,身长的中心点近于耻骨联合,此时上、下部量基本相等。

5.身长与指距

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称为指距,是反映两上肢长骨的增长指标。出生时指距约48cm,身长稍大于指距,长到12周岁左右,身长与指距大致相等。如果身长与指距比例失调,多为病理现象。例如,呆小病、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的患者,指距会小于身长;马方综合征的患者,指距可明显超过身长。

6.身长与头长

身长与头长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新生儿的身长是头长的4倍,2周岁时身长是头长的5倍,6周岁时约为6倍,成人后约为8倍。年龄越小,头长相对越大,这是正常的生理情况,说明头的发育最早。身长与头长的比例失调是病理现象,可出现在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中。例如,先天愚型患儿、猫叫综合征患儿,可见小头畸形、身材矮小;脑积水和佝偻病患儿可见大头畸形、体型矮小。

(三)头围

头围是指自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围表示头颅的大小和脑的发育程度,是婴幼儿及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头围增长规律为小儿初生头围较大,平均34cm,第一年增长12cm,前3个月增长6cm,6个月时头围约42cm,1岁末时约46cm(同胸围);1岁以后头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2岁末时为48cm,5岁末时为50cm,15岁末时接近成人,为54~58cm。不同的性别、个体之间略有差别。

头围反映脑、颅骨的发育状况,在2岁以内最有临床价值;连续测量比单次测量更重要。头围过大还可能与佝偻病、脑积水、巨脑回畸形等疾病有关,而有些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宫内弓形体感染、出生时严重窒息致脑缺氧等将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可造成头小畸形。

(四)胸围

胸围是平乳头绕胸一周的长度。胸围反映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系统器官的发育状况。

胸围增长规律为:新生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为32cm,随着心、肺、胸廓骨骼的发育,胸廓、胸围逐渐增加,胸围很快赶上头围,并于1岁半前后约等于头围,称为“头胸交叉”,此后胸围一直超过头围并以每年递增1.5~2cm的速度快速发育。

(五)上臂围

上臂围是指上肢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最粗处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上臂围反映皮下脂肪和肌肉厚度情况;在儿童期,肌肉和骨骼围度上的差异相对稳定,脂肪多少影响上臂围变化。因此,上臂围值可间接反映脂肪变化,可以用来估计营养状况及筛选儿童营养不良。

二、与体格发育相关的指标

(一)颅囟(囟门)

1.颅囟(囟门)概念

新生儿颅顶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骨缝间的纤维组织膜较大,称为颅囟(囟门)。颅囟(囟门)的存在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它可以在胎儿出生经过产道时改变头部的形状,以避免发生颅内损伤;还可保证颅骨随大脑的发育而不断扩大。

2.主要分类

颅囟(囟门)主要有前囟(额囟)、后囟(枕囟)、蝶囟和乳突囟。婴幼儿主要有两个颅囟(囟门),即前囟和后囟。①前囟。它位于颅顶部,是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前囟对边中点连线为1.5~2cm,外观看上去,前囟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后数月它随着头围的增长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而变小。正常、健康的婴幼儿的前囟在1~1.5岁时就闭合了。②后囟。在脑后枕部有一个三角形的间隙,这是后囟。后囟出生时就很小,有的已接近闭合,通常在婴儿6~8个星期时就关闭了。

3.婴幼儿颅囟(囟门)异常发育

颅囟(囟门)鼓起,多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如伴有发热、呕吐、烦躁不安等,多见于各种颅内感染;颅囟(囟门)凹陷,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颅囟向下凹陷,多见于急性脱水或营养不良者;颅囟(囟门)早闭,多见于脑发育不良的小头畸形、补钙过多;颅囟(囟门)迟闭,多见于骨骼发育及钙化障碍导致的佝偻病、呆小病。

(二)骨龄检测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经X光摄像确定。通常要拍摄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骨龄的测定还可协助诊断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如性早熟。

知识链接

骨化中心

成骨的过程有下述两种类型。(1)膜内成骨:在纤维性结缔组织内直接形成骨组织的类型,在部分头骨中可见到。按此类型所生成的骨称为结缔组织骨、膜骨、被盖骨等。(2)软骨性骨化:首先形成软骨组织,再被骨组织所置换,是在大部分骨中能见到的类型。

骨化是指在纤维性结缔组织或软骨的基础上形成或转化成骨的过程。骨化不是在所有骨中同时进行的,首先是在一个乃至几个地方开始骨化,再逐次向周边扩展,这些最初发生骨化的部位称为骨化中心。

1.腕骨骨化中心出现时间

儿童上肢骨化中心的出现和愈合时间如表3-4所示。

表3-4 儿童上肢骨化中心的出现和愈合时间

img19

续表

img20

2.发育异常骨龄表现

(1)骨龄(生物年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2)骨龄(生物年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大于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

(3)骨龄(生物年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小于-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

(三)乳牙的发育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颗)和恒牙(共32颗)。

婴幼儿出乳牙时间在4~10个月。若12个月时尚未出乳牙可视为异常。乳牙出齐共20颗,出齐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各个牙齿的发育时间虽然不尽相同,但每个牙齿都经过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三个阶段,缺一不可。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表如表3-5所示。

表3-5 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表

img21

婴幼儿乳牙的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营养良好、身体较好、体重较重的婴幼儿比营养较差、身体较差、体重较轻的婴幼儿牙齿萌出早。寒冷地区的婴幼儿比温热地区的婴幼儿牙齿萌出迟。乳牙从6岁开始陆续发生生理性脱落,到12岁左右就全部为恒牙所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