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技术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技术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手将呼吸机接口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脱开,置于管架上,并消音,如为气切口面罩吸氧患者,将面罩移开,置于一旁。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内或气切套管中,插入时勿压住控制孔,完全放入后再交替按住及放开控制孔,以拇指和示指旋转吸痰管自下往上慢慢向外拉出。

第一节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技术

【适用范围】

一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的患者。

【目的】

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异物吸入。

3.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重点强调】

1.吸痰前后及间隔期间应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口唇、末梢发绀情况。

4.与清醒患者有效沟通。

【操作前准备】

1.用物:吸引器或中央控制系统之吸引器、氧气供给设备、与氧气连接的简易呼吸皮囊(必要时用)、治疗车、治疗盘、无菌方巾、粗细合适的无菌吸痰管数根、内装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碗、无菌手套、一副抽取10mL生理盐水的无菌针筒、灭菌石蜡油、听诊器。

2.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3.吸痰指征:呼吸音粗糙、咳嗽、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

【操作流程】

img54

【操作步骤】

1.吸痰前:

(1)洗手。

(2)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3)一手呈杯状,拍打患者背部,以利于痰液排出。

(4)协助患者采用半坐卧位,头偏一侧。

(5)吸痰前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以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吸痰时可能产生缺氧情形。

2.吸痰时:

(1)检查吸引器,调节吸痰负压,成人控制在0.0400~0.0533MPa,小儿控制在0.033~0.040MPa。

(2)打开无菌吸痰盘,打开内装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圆碗。

(3)检查吸痰管有效期、密闭性及完整性,并打开置于床头桌上。

(4)戴上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试吸生理盐水。

(5)一手将呼吸机接口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脱开,置于管架上,并消音,如为气切口面罩吸氧患者,将面罩移开,置于一旁。

(6)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内或气切套管中,插入时勿压住控制孔,完全放入后再交替按住及放开控制孔(若有阻力则勿强行插入,应找出阻力原因),以拇指和示指旋转吸痰管自下往上慢慢向外拉出。

(7)一次吸痰后立即接上呼吸机或氧气面罩,必要时进行呼吸皮囊辅助通气,重复吸引不超过3次,中间间隔3min。

(8)气管内插管或气切套管内痰液抽吸干净后,再吸净鼻腔或口腔内的分泌物。

(9)抽吸完毕后,吸痰管抽吸少余量清水以清洁吸引管子的内壁,将取下吸痰管及手套弃于医疗垃圾筒内。

(10)接上呼吸机,关吸引器。

(11)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改善。

3.吸痰后:

(1)吸痰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并于数分钟后将氧浓度调回原来的浓度。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有无发绀、血氧饱和度等。

(3)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后应检查各项参数。

(4)整理用物,作好记录。

【操作观察要点】

1.吸痰管大小的选择:吸痰管的直径为患者气管内插管的1/2,成人使用型号为12~18号。

2.吸痰管插入的深度:气管插管插入约20~25cm,气管切开套管插入12.5cm。

3.吸痰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s。

5.吸痰管每次用一根,不可以重复使用以免交叉感染。

6.气管插管患者吸痰前可以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吸痰管以减少阻力。

7.如患者分泌物黏稠,需药物稀释痰液后再吸痰。

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得注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变化,防止心跳骤停及严重缺氧,当心率明显减慢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

9.吸引器储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超过瓶容积的2/3,以免痰液吸入马达损坏机器,储液瓶洗净后应盛放少量清水以免痰液黏附于瓶底,妨碍清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