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的发展

中医的发展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期,中医医案、医话、丛书的编撰也有一些成果。在临床方面,影响较大的有诊断和外治法方面的进展。这两人在舌诊方面的贡献在于根据实践所得去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外治法方面突出的医家有吴尚先和马培之。其他方面,如中医研究团体的建立、出版物的刊行等也有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当时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之下,中医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仅是对前人所得的考究、更正。

4.1.2 中医的发展

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医的整体发展是缓慢的,但个别方面也有一定建树,如外治法方面的发展。

但受考据之风的影响,有许多医学家仍一头钻入古书,从事繁琐的古医书考证校订、辑复工作。重要著作有以下几类:①《内经》方面,有胡澍学的《黄帝内经素问校义》(1880年),该书将《素问》中难理解的字、句、文义摘出30条,加以考据、训诂、释义而成,还有周学海的《内经评文》(1896年),陆九芝、陈在山等人关于运气学说的研究著作,等等。②《难经》方面,有叶霖的《难经正义》(1895年)。③《伤寒论》的校勘、注释、发挥较多,其著作多达上百种,较有名的有吕震声的《伤寒寻源》(1850年)、陆九芝的《伤寒论阴阳病释》(1866年)、包诚的《伤寒审证表》(1870年)。④《神农本草经》方面,主要有1844年顾观光辑复本4卷(参照《本草纲目》所载本经目录,从《证类本草》中辑出365种药物,并根据历代本草及《太平御览》等有关记述考订,于1844年编成《神农本草经》重辑本4卷),流传较广。

在这一时期,中医医案、医话、丛书的编撰也有一些成果。个人医案著作有《王旭高医案》、《张聿青医案》,皆以内科病案为主,前书侧重于外感温热病证,后书侧重于内伤杂病,示人以辨证用药之法度。多人医案集以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柳宝治的《柳选四家医案》最具代表性,前者续补明代《名医类案》,集辑清初以前医案,但以明代以后各家医案为主,分345门,包括伤寒、温病、杂病以及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尤以温病医案收录较多;后者辑录尤在泾、曹仁伯、王旭高、张仲华等清代江南名医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理、法、方、药齐备,每案皆有柳氏评按,颇给人启迪。以上几部医案著作,对各科临床医生颇有参考价值。医话著作有陆以湉的《冷庐医话》(1858年)、赵晴初的《存存斋医话》(1881年)、王旭高的《西溪书屋夜话录》(1897年)。较著名的医学丛书有丁松生编辑的《当归草堂医学丛书》(1878年),其中收有《颅卤经》、《卫济宝书》、《产宝》等经过详细校勘的孤本,还有陆九芝编撰的《世补斋医书》(1884年)正、续集,周学海的《周氏医学丛书》3集32种书。这些都是研究中医的宝贵材料。

在临床方面,影响较大的有诊断和外治法方面的进展。诊断方面最突出的是舌诊的进步。1874年,傅松元著了《舌苔统志》一书,在书中他将舌诊较好地应用到了辨杂病中,他认为杂病虽然为在里之邪,但是其在舌上有相关的表象,这是舌诊的一个新进展。此外他从舌色分门,改变了古人以苔色分门、将舌质与舌苔混为一谈的局面,他认为舌为本而苔为标,还创造了“淡白色”一名。1906年,梁玉瑜著《舌鉴辨证》,这本书以王文选的《舌鉴》为基础,对其逐条进行辨证,并加入杂病察舌辨证之法,最终著成此书,书中载图149幅。这两人在舌诊方面的贡献在于根据实践所得去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外治法方面突出的医家有吴尚先和马培之。1864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后人评价这是清代外治法中成就最大、最具影响的一本书,这是一部理疗与外治法的专书,原名为《外治医说》。书中记录了作者的毕生所得——百余张膏药方及其制法与用法。他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治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逮”。除了膏药贴穴位进行治疗之外,他的外治法还包括敷、熨、涂、熏、浸、洗、擦、搽、抹、嚏、吹、吸、捏、砸、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等几十种,方法简单有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他的治疗范围达内、外、伤、妇、儿等各方面,可以说他的论著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如哮喘的敷贴疗法等。1892年马培之著《外科传薪集》,总结了自己常用的经验药方及有关中医外科常用的器械,全书共收入临床备用方剂200余条,内容简明。

其他方面,如中医研究团体的建立、出版物的刊行等也有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当时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之下,中医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仅是对前人所得的考究、更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