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痛经艾灸治疗

痛经艾灸治疗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临床上以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气血不足3型居多,治以通经止痛或养血止痛。可酌情采用温针灸、艾条灸、隔姜灸治疗。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临床上以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气血不足3型居多,治以通经止痛或养血止痛。

辨证论治

(一)辨证分型

1.寒湿凝滞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2.气滞血瘀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伴胸胁、乳房胀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3.气血不足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且有空坠不适之感,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弦。

(二)治疗方案

1.治法 调理子宫,冲任气血。寒湿凝滞者温经散寒止痛;气滞血瘀者行气化瘀止痛;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可酌情采用温针灸、艾条灸、隔姜灸治疗。

2.处方 主穴:关元、三阴交、地机、次髎。辨证配穴:寒湿凝滞加神阙、中极;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气血不足加血海、足三里

3.疗程 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于月经前5天开始施灸,灸至月经来潮,连灸3个疗程。

4.方解 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灸之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肝、脾、肾;地机为脾经郄穴,善活血调经止痛;次髎位近盆腔,行气活血止痛。神阙、中极灸之散寒除湿,温经止痛;合谷、太冲行气活血止痛;足三里、血海补益气血止痛。

【腧穴定位】(图22-1)

图22-1 痛经艾灸穴位

【操作流程】

(一)温针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患者先进行针刺(参见《中医针刺疗法教程》),行针补泻之后,在留针时,将2cm左右长的艾条段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3.待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

(二)艾条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选用纯艾条,点燃一端。

3.温和灸: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cm固定熏烤;回旋灸: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处,左右往返移动进行灸治。

4.灸至皮肤红晕即可,每穴灸5~10分钟。

(三)隔姜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约0.3cm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于腧穴之上。

3.用大、中艾炷放在姜片中心点燃施灸。

4.若患者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稍待片刻后放下再灸,反复进行。

5.艾炷燃尽,除去艾灰,另换一炷依前法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穴施灸5~8壮。

6.灸毕,去除姜片,局部用温水擦拭干净。

【重点提示】

1.腹部穴位温针灸法前应排尿后进行针刺,针刺时深浅适度。

2.温针灸法留置过程中嘱患者勿移动体位,防止烫伤皮肤或是烧坏床单等。

3.艾条灸时不可距皮肤太近,以免烫伤。

4.施隔姜灸过程中,患者灼痛时应及时提起姜片,防止灼伤。

【技术要领】(图22-2~图22-7)

图22-2 (A,B)关元、中极、神阙(先垫盐):隔姜灸5~8壮

图22-3 三阴交、地机:温针灸20~30分钟

图22-4 次髎:隔姜灸5~8壮

图22-5 合谷: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22-6 血海: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22-7 足三里、太冲:温针灸20~30分钟

【专家点睛】

1.艾灸疗法对痛经的治疗效果较好,但疗程较长,要坚持治疗。

2.本病应在每次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3.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情志的调节,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并注意经期卫生,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饮食忌寒凉,不宜洗冷水浴,忌过性生活。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主编.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87.

[2] 冯淑兰主编.刺法灸法学技能实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2-111.

[3] 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5-1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