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何进行艾灸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何进行艾灸治疗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用于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证见咳嗽痰多,质黏或稠黄,气粗,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舌燥,喜饮,苔薄黄腻,脉滑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隔日灸1次,重症患者也可每日灸治2次,5~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术者应掌握好距离,一般距皮肤3厘米,以免烫伤患者。灸疮后用生理盐水清创,覆盖消毒敷料,30天左右可愈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方法1

取穴:肺俞、大椎;风寒加风池、尺泽、合谷;风热加鱼际、曲池、少商;风燥加阴陵泉、照海、孔最。

灸法:①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约5分钟,如果皮肤产生小疱,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②艾炷灸。在穴位上涂上大蒜汁,以黏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燃烧加快,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间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风邪袭肺型慢性支气管炎,证见风寒束肺者咳嗽,鼻塞,流涕,头痛,身困,恶寒发热,咳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犯肺者头痛鼻塞,咳嗽流涕,身热,口渴,咽痛,咳痰黏稠不畅色黄,舌苔薄黄,脉浮数;风燥伤肺者干咳无痰,或痰少黏连成丝,或痰中带血丝,唇鼻干燥,口渴,舌红干而少津,脉浮数。

方法2

取穴:肺俞、脾俞、丰隆、中府、阴陵泉。

灸法:①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约5分钟,如果皮肤产生小疱,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②艾炷灸。在穴位涂上大蒜汁,以黏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燃烧加快,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间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健脾艾炷或艾条灸疗穴位时间可略长,任其自然燃烧,使其对皮肤有均匀缓慢的刺激,以收到补虚散寒,温经祛病,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证见连声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白黏稠或多吐白沫痰,夜重日轻,胸闷脘痞,食少体倦,面容虚肿,舌苔白腻,脉濡滑。

方法3

取穴:肺俞、大椎、尺泽、太渊、鱼际。

灸法:宜选用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穴及背俞穴进行治疗。①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约5分钟,如果皮肤产生小疱,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②艾炷灸:在穴位涂上大蒜汁,以黏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燃烧加快,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间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证见咳嗽痰多,质黏或稠黄,气粗,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舌燥,喜饮,苔薄黄腻,脉滑数。

方法4

取穴:肺俞、膏肓俞、肾俞、脾俞、大椎、足三里

灸法:①艾条温和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4~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灸1次,5~7次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油以黏住艾炷,用中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去除艾炷,更换新艾炷续灸,连灸3~7壮,以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间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肾虚喘促型慢性支气管炎,证见动则喘加剧,气短,或咳而气怯,多为阵咳,痰多喉鸣,食少,怯寒肢冷,小便不利,足背浮肿,苔白润或灰腻,舌胖大,脉沉细而滑。

方法5

取穴:大椎、肺俞(或风门)、膏肓。

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0.5~1寸进行熏烤。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觉为度。每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灸1次。本法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切勿起疱,可和针刺配合应用。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方法6

取穴:肺俞、定喘、大椎、天突。

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0.5~1寸进行熏烤。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润温热舒适为度。隔日灸1次,重症患者也可每日灸治2次,5~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术者应掌握好距离,一般距皮肤3厘米,以免烫伤患者。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方法7

取穴:身柱、肺俞、天突、膻中、脾俞、中脘、足三里。

灸法:先将施灸穴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以增加黏附作用,再放上小号艾炷点燃,当患者稍觉热烫时即去掉另换1壮。每日1次。每穴5~7壮,连续灸治10~30天。如果病人是畏痛者,可用艾条温和灸治。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方法8

取穴:肺俞(双)、灵台、天突、风门(双)、大椎、喘息(双)、身柱、膻中、膏肓(双)。

灸法:于小暑至白露期间,用黄豆大圆锥形艾炷置穴位上,暗火灸上,使其成灸疮,每年1次,连灸3年。第1年灸肺俞3壮,灵台、天突各4壮,第2年灸风门7壮,大椎4壮,第3年灸喘息7壮,身柱、膻中各4壮,咳重于喘者第1年灸肺俞7壮,大椎、身柱各4壮,体弱者第3年加灸双膏肓穴各7壮。灸前均于穴位上涂大蒜汁,灸后贴红膏药。灸疮后用生理盐水清创,覆盖消毒敷料,30天左右可愈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方法9

取穴:肺俞、定喘、膻中。

灸法:将新鲜独头紫皮大蒜,切成0.1~0.3厘米厚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上置中号艾炷点燃施灸。每穴每次灸5~7壮,一般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也可每日施灸2次,7~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适用于支气管炎。

方法10

取穴:肺俞、膻中、心俞、大椎。

灸法:生姜一块,切成厚约0.3厘米的生姜片,用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穴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7~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冬病夏治。

方法11

取穴:天突、膻中、肺俞、灵台、丰隆。

灸法:艾绒60克,乳香、没药、硫黄、雄黄、穿山甲、白芷、草乌、川乌、桃树皮各3克,麝香1克。将药物与艾绒混匀,均匀摊于桑皮纸上(无桑皮纸可用草纸代替),卷成艾卷即为太乙神针。施灸时在穴位上覆盖棉纸7~10层,或棉布5~7层(禁用化纤织品),将太乙神针一端点燃,待燃旺后以右手拇指、示指、中指三指挟持艾条,隔着纸或布实按在穴位上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热疼痛时即迅速提起。如果艾火熄灭,可重新点燃,也可用数根点燃后交替应用。如此反复施灸,每穴按灸5~10次,隔日施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后让患者休息静卧片刻,以使药气流畅达全身经络,直达病所,驱逐病邪。适用于支气管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