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倒插门的葛洪

倒插门的葛洪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农本草经》于东汉诞生后,经过了三国纷争和西晋昙花一现式的统一,中国很快又进入了南北朝的乱世。中国人原创的青蒿素,也是在他的启发下找到的。炼丹在古代,确切地说是唐代之前,其实是一项极为奢侈的贵族时尚活动。你觉得葛洪像个乡巴佬么?现在炼丹已经完全淡出公众的视线。所以葛洪虽然知道了很多化学反应,比如汞的氧化还原反应,但那离真正化学家的距离还是很遥远滴。火药是不是葛洪发明的,无从考证。

《神农本草经》于东汉诞生后,经过了三国纷争和西晋昙花一现式的统一,中国很快又进入了南北朝的乱世。相较于北方的反复争夺,南方的厮杀似乎少了那么一点点。从北方一路狂奔过来,苟延残喘的士大夫略微多了那么一点点。安定了两天,人们好像顺理成章似的,开始想为自己的健康做点什么了。毕竟那本“承上启下“的《神农本草经》诞生也快三百年了。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偏安一隅的南朝虽然时局有点混乱,臣子们时不时的有人想轮流坐个庄,却是本草学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正统史书里有名有姓的本草学著作居然有25种之多。其中甚至还有华佗弟子写的本草《吴普本草》呢!如此众多的本草,可能与当时本土宗教——道教的兴盛发展不无关系。

道教是中国人真正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壮大,就在南北朝时期。

在诸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家人物簇拥下,我们的男一号——葛洪出场了!

葛洪,官宦世家出身。

在那个王侯将相还是有种的年代,等级制度还比较森严。曹操这么大的英雄,还被人当面骂出身不好。所以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还是根红苗正的贵族出身居多。

贵族的童年无疑是美好的。因为父亲是县处级地方官,葛洪在阳光的哺育下茁壮的成长着。他爱好户外运动,骑马射箭都颇有专业水准,也是当地驴友俱乐部的热心会员。热衷户外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小时候身体不太好,这恐怕让武将出身的葛家有些脸上无光。

运动是最好的医疗。葛同学后来居然能在战争中直接上阵和敌人PK。足见小时候锻炼极其有效。和很多运动员的童年不同的是,葛洪锻炼的同时,文化学习也没有拉下。名人嘛,怎么可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呢?

可惜,好景总是不长。葛同学的好日子,在大约小学毕业(13岁)的时候结束了。他的父亲去世了,这对年幼葛洪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在一个13岁孩子的心里,父亲无疑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偶像,无论他嘴巴上是不是承认。更何况,葛洪的父亲还真是一位正直的官员。

打击还有物质上的。父亲的正直带来的是并不殷实的家底,生活压力很快就落在了悲痛的母子身上。孤儿寡母,在没有医保、没有养老的晋代,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葛洪直到后来名满天下,依然在他出版的学术著作《抱朴子》前言里,对这段往事唏嘘不已。

人与人的不同,往往体现在打击的面前。葛洪选择了读书。今天看来,读书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无数孩子,确切地说还有他们的家长,都在为此奋斗着。但晋代的中国,连高考(科举)都还没有。想进入仕途,如果没有别人的赏识,没有过硬的关系圈,尤其以葛洪据说很内向的性格,风险实在大大的。

机会很快就来了。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一场农民起义波及到了葛洪的身边。葛洪响应湖州(吴兴)政府的动员令参军,获得了将兵都尉的头衔——大约相当于预备役准将。谁让葛洪学问好,人长的也不赖呢。

葛洪率领军队迅速而成功地镇压了部分农民起义军,证明他不是个死读书的呆子。仗打完了,葛洪从预备役变成了现役,升官为伏波将军,从六品,赐爵关内侯。《三国演义》里,伏波将军可是不少呢,独眼将军夏侯惇也是这个衔。

进入国家的正规军工作,葛家母子的生计问题终于不再是问题了。

葛洪的个人职业生涯,却出了问题。

今天,我们回忆自己当年刚刚走出校门,肩负着基本生活的压力,负重前行。等一番厮杀,站稳脚跟后,茫茫然发现,到手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真实的世界也完全不是自己脑海里描绘的模样。多少热血少年心中曾经的理想和愿望就此泯灭了。

葛洪也面临着在人生旅途上站稳脚跟后的迷茫。

史书没有记载葛洪内心的彷徨。记载下的是葛洪当上伏波将军后,一直在仕途和求仙问道之间徘徊。

我猜,他依然在追求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对葛洪而言,做官也好,寻仙也好,都是为了获得一种力量,一种能走向理想国的力量。

如同所有的理想主义者一样,他失败了。无论葛洪如何小心翼翼地在官场里求索。历经了八王之乱,逃到江南的东晋政府,依然没有丝毫励精图治的迹象。自然不能给葛洪更多的机会,去实现他心中建设理想世界的愿望。

葛洪彻底绝望了。虽然,官场上的他还在行走工作着,心里的火苗已经黯淡无光了。

一个绝望的理想主义者,往往带来的是流传千古的作品。一千多年后,曹雪芹在寒屋里奋笔疾书《石头记》的时候,心情和葛洪应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曹雪芹的绝望更多一些。

葛洪为我们带来的是《抱朴子》内外篇和《肘后方备急方》。葛洪把他的人生理想和平生所学都融化在这几本传世的著作里,尤其是《抱朴子》。葛仙翁在里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神仙的世界。这是一个有神仙、有秩序、有目标、有手段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他糅合了老庄的逍遥,韩非子的严厉,司马迁的深邃,孔孟的仁义,医家的神奇,方术的变化莫测。

在此之前,医学更像是偏执狂们喜欢的传销术。神奇的疗效为人们解除病痛,却又离我们如此遥远。

葛洪告诉我们:医学,是理想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干脆就是生活的本身。通往逍遥世界的天梯,两侧的绳索就是广博的医学。

从他之后,医学先成为了道教的一部分,接着成为了儒家的一部分,最终成为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

即使当我们西装革履,漫步在纽约的街头,只要一缕苦涩的药香飘荡过来,你就知道,流淌着相同文化血脉的同胞就在附近。

葛洪曾经写过很多医药著作,其中包括一百多卷的《金匮药方》。大部头的著作,历经战乱流传下去的可能性太小。不知葛洪是不是预料到了这一点,流传下来的《肘后备急方》就是他从大量药方中精选的一本方剂小册子。

肘后,就是伸手可得的地方。《肘后备急方》实际上是一本急救手册。

怎么,他没有写过啥本草书

葛洪的确没有写本草书。作为一名打通儒、道、医家的先行者,委实够忙的。光描绘那个神仙世界就焦头烂额了,如果还要抽时间去写本草书,实在太难为人家。

所以葛洪在医药学术圈的地位不高,虽然他的书里有太多的”世界首次报道”。中国人原创青蒿素,也是在他的启发下找到的。

葛洪在他《抱朴子》里还兼容了炼丹术和房中术,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房中术后面再说,毕竟葛洪留下的这方面内容少了点。

说说炼丹吧。

炼丹在古代,确切地说是唐代之前,其实是一项极为奢侈的贵族时尚活动。不但要有钱,买得起金银玛瑙这样的昂贵原料,还要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丰富的博物学知识,不然认错了植物,下错了原料,还炼个啥丹啊。此外还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还要……。总之,不是像卖大碗茶一样,自己支起口大锅就能干的。能够玩得起炼丹的,绝不是什么平头百姓。你觉得葛洪像个乡巴佬么?

中外皆是如此。什么,你没听说过外国的炼丹师傅?听说过牛顿么?人家后半辈子都是在炼丹炉前度过的。

现在炼丹已经完全淡出公众的视线。虽然丹剂还出现在各种专业的制药教科书里。不过鉴于现代人的重金属恐惧症,把金、银、铜、铁、锡一起熔化,再加上各色石头,变成仙丹服用的场景恐怕再也无缘见到。

鉴于丹药是历史上神秘主义的符号之一,所以,我们今天还能见到很多中成药冠以××丹的雅号,比如人丹、小活络丹什么的,以示自己卓尔不群的疗效。但那些药物的制造和炼丹已经完全没有干系。

很多书上说炼丹极大地丰富了古人药物化学的知识云云,老熊不这么认为。毕竟我们的先人没有把他们从炼丹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完整地整理出一个化学的知识系统。所以葛洪虽然知道了很多化学反应,比如汞的氧化还原反应,但那离真正化学家的距离还是很遥远滴。

炼丹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就是——火药

火药是不是葛洪发明的,无从考证。但火药是炼丹过程中发现的,大家都没有疑义。黑火药的原料:硝石、硫黄、木炭,都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却是炼丹的常用原料。估计某位炼丹大师,某天按照他的实验计划,把上述材料按比例放进炼丹炉,三昧真火点燃后,丹炉里“轰”的一声,黑烟中,我们的炼丹大师胡子眉毛一片焦黑,做卡通片状:喃喃自语着“怎么会这样????”

炼丹很可能还有一项贡献,就是催生了中药的炮制。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本炮炙学著作《雷公炮炙论》诞生了。这本书的作者有个很古怪的名字,叫雷敩(xiao)。其人生平不详。但书里很多炮炙的方法、仪式,各种规定动作、自选动作,都像极了炼丹。姑且把中药的炮炙当成山寨版的炼丹吧。虽然山寨版两千年后,彻底取得了正版的地位。

葛洪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除了写书,和牛顿一样,一直在炼丹炉前忙碌着。他炼丹的地方,则是直到苏东坡那个时代,还用于犯人流放的岭南。

公元363年,神仙乌托邦的发明人,拥有58种,743卷著作版权,严重重金属中毒患者,急救医学的创始人,融会儒道两家的炼丹大师,中国第一位女性针灸大师鲍姑的倒插门老公——葛洪,在他妻子的家乡——广东罗浮山,安静地离开了他家人和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

这一年,大名鼎鼎的谢安(指挥淝水之战的)开始进入东晋的权力核心。这一年,东晋政权的终结者刘裕出生。南北朝的大戏刚刚拉开大幕。

葛洪的那一场演出已经谢幕!

葛洪靠他的神仙乌托邦和等身的著作,赢得了自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没有在医药圈子里成为学术宗师。因为他的著作里虽然记载了诸多中国医学的“第一次”,但没有发展出完整的理论体系。靠相对完整理论体系,赢得医药江湖地位的,是百年后道教茅山宗野心勃勃的堂主——陶弘景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出身于南朝士族。祖父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  虽然出身于官宦世家,而且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大老板换了好几茬。陶弘景的仕途似乎并不很顺,也就是在几个王爷那里做个书记官什么的。最高官阶也就是从六品的样子,和老熊在各种网络论坛上混的地位差不多。

眼见自己年龄也不小了,却升迁无望,37岁的陶书记(古代书记一词和现在可不一样啊)思前想后,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终于下定决心,辞官隐居到今天的江苏茅山,临行前郑重地向圈子里的朋友宣布,俺金盆洗手,从此专心于宗教和健康事业去了。为了让自己的告别更有艺术感,陶弘景选择的是把自己的工作服(官服),挂在了单位门口。

嘴上这么说,陶弘景选择的隐居地点却耐人寻味。他选择了江苏镇江市句容县的茅山。茅山,距离南朝的首都——南京,直线距离只有60公里。脚快一点,一天就可以来回。陶弘景选这里作为隐居的场所,进可攻,退可守。后世的”终南捷径”估计也是参考了我们陶隐居的做法。

既不要退出领导的视线,也不要靠领导太近,相比于另一位彻底抛开官场是是非非的陶姓名人——陶渊明,我们的陶弘景显然深得职场进退的真谛。确切的说,他的隐居实际上是一次以退为进的高明职场策划。

所以,他越隐居越有名气,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呢?传说梁武帝曾经常求教于他,因为求教的次数太多,人们干脆叫陶弘景”山中宰相”。

有一次,梁武帝派人问陶弘景。你那山里到底有什么呢?陶神仙的回答呢?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很显然,我们的陶老师小小的逗了一下梁武帝——俺们山里有优哉游哉的生活,你愿意放下皇帝的宝座来爽一把么?徒儿,上酸菜,梁武帝想来了。

估计梁武帝当时蛮郁闷的,不就是个搞老庄的么,朕堂堂一个皇帝,你个破茅山,朕有什么不敢来的,朕就是不上你套。这个这个,老子吃斋念佛、多修佛寺气气你,天底下又不是你道教一家垄断经营!

所以梁武帝大修佛寺,甚至几次要死要活的想当和尚,不知道是不是和受了陶弘景的刺激有关。

以上纯属八卦。

南朝的梁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篡位时候果敢绝决,得天下后又能摆出一幅友善慈悲的面孔。当了48年的天子,总共活了86岁的他,在南北朝的乱世,绝对是个另类。事实上,要不是他最后被叛军(侯景)硬生生饿死的话,古代皇帝的长寿冠军恐怕就轮不到乾隆了。

小学语文课本里,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让大家都知道梁武帝是一位酷爱佛教的皇帝。但你要把他想象成整天手拿佛珠,嘴里”阿弥陀佛”的胖老头,就大错特错。他对宗教的热爱完全是希望宗教能抚慰一下乱世里,人人都想当老大,百姓天天怕战乱的心理。

一个能废立傀儡皇帝,自己黄袍加身的人,因为心情不好(据说是北伐失败),就忽然吃斋念佛了?反正我是不信。你拿萧衍当大学四六级没考过的学生啊!

在即位的初期,梁武帝是很欣赏道教的。可惜,道教虽然经过了陶弘景、葛洪等人的发扬光大,整个理论体系的完备程度和实用性比起本土化的佛教还差了不少。虽然陶弘景想出了各种肉麻的方法(比如祥瑞什么的)讨好梁武帝,但梁武帝为了能让自己的国家长治久安,还是渐渐失去了对道教的兴趣,转而投向佛教的怀抱。

陶弘景关于白云的诗词,固然有他向往自由的味道在里面,恐怕还夹杂着一份无奈——对道教,还有他本人失去统治者支持的无奈。毕竟,与政治力量结合,是宗教获得垄断地位的不二法门。算了,反正你皇帝已经不支持我,干脆我给你个后脊梁看吧,好歹还弄份神秘感。

从陶弘景晚年,以一代道教宗师的身份,却接受佛教的戒律,成为佛教徒的行为来看,他心里的苦闷和彷徨是恐怕是难以言表的。

以梁武帝的绝顶聪明,陶弘景的野心瞒得过别人,绝对瞒不过梁武帝。所以,无论梁武帝摆出一幅多么尊重陶弘景的姿态,但即使在梁武帝和道教关系最好的时候,也没有实际征召过陶弘景一次。

陶弘景在茅山一共隐居了40年,据说他一生都没有结婚。除了炼丹,收徒弟,开补习班(据说有学生3000人),剩下就是写书了。作为道教的一代宗师,陶弘景写了不少道教的培训讲义。始于老庄的道家学说,在葛洪、陶弘景手里,终成体系完备的一支宗教。

因为陶弘景还进入过佛门,所以他手里的道教学说,比起葛洪的儒家、道家的合流更进一步,实际成了儒、道、佛三家的融合。说得俗一点,就是杂烩汤。

杂烩,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烹调方式,连文化信仰也免不了带上杂烩的烙印。君不见西游记里,吴承恩硬是把玉帝天庭的儒家理想、太上老君的道教神仙和如来观音的佛教菩萨统统放在天上,一锅烩成了最早的天庭联合国。

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或许就在于从来不无缘无故的孤芳自赏,在于反思并吸收别人的各种长处。

在陶弘景陶道长的诸多著作中,对中医药而言,最有贡献的莫过于《神农本草经集注》这一里程碑式的本草专著了。

敦煌石窟中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

《神农本草经集注》原书其实也没能流传下来,只有在敦煌曾经看到过它的残卷,即使这残卷,现在也下落不明。一本残缺不全的书,为什么会被后人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如果让老熊说里面所写的内容,估计大家不会有太多兴趣,还是继续侃点不要那么费力的。

《神农本草经》,作为最古老的本草著作,原先长什么模样,大家都不清楚。后世恢复的版本里,大部分恢复的内容都是直接介绍具体的药物,总共365味。

《神农本草经集注》里一共载药730种=365×2,刚好是《神农本草经》的两倍。陶弘景以此来表明自己继承《神农本草经》“天人合一“的决心。这倒也不稀奇,后来的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滴。按照老熊前面的说法,陶弘景已经是双料本科的水平了。

还有个重大的变化,就是陶弘景的书开始有总论部分,而不像《神农本草经》仅仅是论述具体的药物。

本草书的总论,就是告诉大家一些药物的基本通性,比如四气五味,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原则,中毒如何解救……之类。

陶弘景还把药物按照常用疾病进行了归类。这样,病人自己查找也方便起来。总之,开始像一本书的模样。后世的本草书也都遵循了陶弘景开创的写总论的惯例。

陶弘景在写书的时候体现了自己很高的学术道德水平。注意到上面图片里有红红黑黑、大大小小的不同字体了吗?红色字体是告诉读者,我这一段是引用别人的了。黑色则表示完全的原创。那时候没有学术道德委员会,没有人肉搜索,更没有网络。陶老先生即便是偷偷摸摸抄书,也不会有人指责,甚至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惹官司上身。说不定若干年后,还有人评价他“保存了古代著作”云云。可他老人家还是严格要求了自己。再想想现在……,一地鸡毛。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世袭贵族政治崩溃的时期。相比于北朝的草莽英雄当权,南朝的遗老遗少们还在极力维护着世袭贵族的体制。对知识的垄断与封闭则是贵族维系自己地位的基本手段之一。陶弘景作为南方士族的成员,他却并没有秉承遗老遗少们的坏习惯,相反却有那么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干部作风。坚信医药知识来源于群众,并虚心向群众请教。

他的书比《神农本草经》多了一个总论,就是把药物分类、使用的基本原则先告诉大家,然后在各论里再描述各种具体的药物。这和现代药学专著已经别无二致了。

如果说他老人家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生活在一个南北割据的年代了。因此在书里,陶弘景多次提到了他对北方的药物不是很了解,错误嘛可能有点多。其实我看他的书,说北方的药材记录的少了点倒的确是,但如果说错误就比南方药材多,却也未必——他记载南方药材中的错误也不少,和南北朝时期对药物的整体认识水平基本吻合。

算了,念在他是俺老乡的份上,就不再说他坏话了。史载陶弘景,丹阳秣陵人,很自然的联系到今天江苏南京的江宁区秣陵镇。当然古秣陵是不是今天的秣陵就不知道了,反正据说那里发现了陶弘景的后代和家谱。不幸的是,江苏镇江有个地方叫丹阳,而且离陶弘景隐居的茅山也不远,更麻烦的是南京的江宁县居然也还有个地方叫小丹阳,那里据说陶姓也很多……。哎!为了争陶弘景这个名人,口水官司可没少打。不知道旅游开发计划做出来没有,都是钱闹的。

道教,对药学发展贡献了足够的支持。那么对医学呢?

很遗憾,南北朝时期,有扛鼎力作的几位医学专家,和道教却不是门里门外的亲戚。他们身上残存的贵族气息更浓郁一点。

还是喝水去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