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散型超声波传导深度

发散型超声波传导深度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头即换能器,由压电晶体组成,用来产生和接收超声波。超声波的接收则是利用压电晶体的正压电效应。超声波的反射主要与两种因素有关:①与入射角有关。人体组织内的细微结构对超声的散射,是脏器内部图像形成的依据。超声波检查时,通过人体内大、小界面的反射和散射回声,不仅能显示器官的轮廓和毗邻关系,而且能显示其细微结构及运动状态,故界面的反射和散射回声是超声成像的基础。

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在20 000/s(赫兹,Hz)以上,超过正常人耳听阈高限的声波。超声波属于机械波,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它是以纵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内传播。医学诊断用超声波的频率在(1~20)MHz。

(一)超声波的发生

1.压电效应 目前,医学诊断用超声波发生装置,多根据压电效应原理制造。在某些晶体的一定方向上施加压力或拉力时,晶体的两个表面将分别出现正、负电荷,即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此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把压电晶体置于交变电场中,晶体就沿一定的方向压缩或膨胀,即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此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2.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 医用超声波诊断仪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主机和探头。探头即换能器,由压电晶体组成,用来产生和接收超声波。超声波的产生是利用压电晶体的逆压电效应。当压电晶体受到仪器产生的高频交变电压作用时,压电晶体将在厚度方向上产生胀缩现象,即机械振动,这个振动的晶片即成了超声波的声源。该振动引起邻近介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即超声波。超声波的接收则是利用压电晶体的正压电效应。当回声信号作用于压电晶体上,相当于对其施加一外力(机械能),根据正压电效应晶体两边将产生携带回声信息的微弱电压信号,将这种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之后,即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用于诊断的声像图。

(二)超声波传播的特点

1.束射性 指超声波在一定距离内可沿直线传播,具有较强的方向性。此特点与一般声波不同,而与光波相似。

图4-1 超声波的反射与折射

2.反射与折射 当一束超声波入射到比自身波长大很多倍的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时,就会产生反射与折射现象(图4-1)。Pi, Pr,Pt分别为入射超声、反射超声和折射超声,θi,θr,θt分别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Z1和Z2分别为介质1和介质2的声阻抗。超声波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i=θr。超声波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中的声速之比,即Sinθi/Sinθt=C1/C2

超声波的反射主要与两种因素有关:①与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则反射角越大。②与声阻抗有关。声阻抗可以理解为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所受到的阻力,其值为介质密度(ρ)与声速(C)的乘积,即Z=ρ×C,单位为瑞利。不同的组织或介质有不同的声阻抗。当两种相邻介质的声阻抗差值>0.1%时,入射的超声波即在交界面上产生反射和折射等。声阻抗差越大,反射越强,折射越弱;反之亦然。

3.散射和绕射 如果物体是直径甚小于超声波波长的微粒,超声在与微粒相互作用时,大部分超声能量继续向前传播,小部分超声能量被微粒吸收后再向四面八方辐射声波,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散射时,微粒成为新的声源(图4-2)。如果物体的介面尺寸与超声波波长相接近,超声波将绕过障碍而传播,称为绕射(图4-3)。人体组织内的细微结构对超声的散射,是脏器内部图像形成的依据。

图4-2 超声波的散射

图4-3 超声波的绕射

超声波检查时,通过人体内大、小界面的反射和散射回声,不仅能显示器官的轮廓和毗邻关系,而且能显示其细微结构及运动状态,故界面的反射和散射回声是超声成像的基础。

4.超声波的衰减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声能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称超声衰减。其原因有反射、散射、声束的扩散及吸收。一般认为,人体中的超声波衰减,吸收是主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