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许芝泉学术思想

许芝泉学术思想

时间:2022-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芝泉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新安医学一脉相承,为新安医学培元派和轻灵派的代表,学术上也不乏创新,在此略举数端,可见一斑。临床审证,首重阴阳定性和脏腑定位。临证非常重视顾护脾胃,其治脾虚,每效法东垣,益以甘温。分别温补肾阳与滋养肾阴,多年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特别自明清以来,名家辈出,著书立说,百花争艳,对中医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学术流派主要有培元派、轻灵派、启蒙派、考古派和创新派。许芝泉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新安医学一脉相承,为新安医学培元派和轻灵派的代表,学术上也不乏创新,在此略举数端,可见一斑。

一、察色按脉,先辨阴阳脏腑

先生认为疾病的发生无不缘于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临床审证,首重阴阳定性和脏腑定位。用药除遵循“阳证用阴药,阴证用阳药”的总原则之外,尚须明辨为病的脏腑而各异之治。尝谓“人体卫外之阳为表阳;健运中州之阳为中阳;内寄肾脏之阳为真阳”“人之精血津液皆属阴,真阴源于肾,阴血源于肝脾,津液源于肺胃”,并谓“精血者肝肾之阴也,非滋腻无以填补;津液者肺胃之阴也,非柔润不能复其亏耗”。

二、博览医籍,不拘一家之言

先生治医,除对经典著作勤于攻读外,并能博采诸家,取其所长。对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医家的学说均有深刻的研讨。临证非常重视顾护脾胃,其治脾虚,每效法东垣,益以甘温。而对于胃阴不足者,则师法叶桂,药用甘凉濡润。对其他脏腑之疾,亦常以调理脾胃入手。

先生对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甚为推崇。认为“实火易清,虚火难平,阳易亢而阴难养”。故杂病每多阴虚之证,又以肝肾阴虚居多。故以滋补肝肾为大法,尤以滋肾为要。临床对益肾养肝、滋水涵木、滋肾泻火等法则的运用最为得心应手。

三、治疗温病,时刻顾护津液

先生遵循前贤治温病当时刻顾护津液的垂训,认为津液的存伤决定着邪热的进退,因而必须把“存津液”贯穿于治疗温病的始终。如风温初起在表,不汗则邪无出路,过汗则津伤,先生每取轻清流动辛凉宣散之剂,以求溱溱微汗而解。对于温热重证,先生辄用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等以清热救津。对湿温病出现疹透而不畅之证,每责之于邪热盛而津液伤,恒用大剂量益胃养阴生津之剂,稍佐凉透,俾津液复而热退邪却。此外,在诸多温热病的治疗中,对“急下存阴”和“增水行舟”两法的运用也常能恰到好处。

四、内伤杂病,注重脾肾

先生治疗内伤杂病,非常注重脾肾,因脾肾为先后天之本也。尝谓:肾犹树木之根,枝叶虽枯,根蒂未坏,即有根本,图治则易。脾胃互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人赖胃气以生,虽病情危笃,只要胃气仍存,则可冀其康复,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补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生临证,对脾虚轻证用沙参、莲肉、山药、扁豆、芡实、南枣等轻补;对脾虚重证则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等重补。如遇虚不受补者,可先轻补或先调理脾胃,俟其脾胃稍健,再行进补。

补肾:补肾应根据其偏于肾阴虚或肾阳虚而进行调治。先生宗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旨意。先生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自拟温补肾阳汤,药用鹿角胶(片)、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沙苑子、紫河车、杜仲、桑寄生、续断、枸杞子、熟地黄等。滋养肾阴汤,药用生地黄、白芍、女贞子、墨旱莲、桑椹、何首乌、黄精、山茱萸、山药、菟丝子、龟甲、淫羊藿等。分别温补肾阳与滋养肾阴,多年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

总之,先生临床特色可概括为五个方面:①重视辨证论治;②善用经方,亦用时方;③诊必求细,立法必严,处方必精;④精于脾胃肝胆;⑤重视脾肾调理。此亦可为先生学术思想之精髓。这些特色可以在医案和方药中充分体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