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泡破裂需要切除能完全恢复吗

肺泡破裂需要切除能完全恢复吗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是较少见的一种特发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几年前从IPF中分离出来,但1999年ATS和ERS在IPF的鉴别诊断中赋予其新的内容。有的学者在DIP患者的肺泡壁细胞核内发现大量的包涵体,推测本病病因与病毒感染有关。目前认为,病毒可能只是一种激发因素。亚急性或相对隐匿性发病。部分病例出现胸膜下肺大泡,易并发自发性气胸。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是较少见的一种特发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几年前从IPF中分离出来,但1999年ATS和ERS在IPF的鉴别诊断中赋予其新的内容。因为DIP在组织病理学上、临床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与RBILD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发病主要因素都与长期吸烟有密切关系,支气管壁和肺泡腔上的炎性细胞都含有大量的棕色素巨噬细胞,因此1998年Katzenstein和Myers将其归为一类,即DIP/RBILD。但1999年ATS和ERS新的分类又将其各自独立

【病因】

DIP的病因至今不明,与RBILD一样,发病与长期吸烟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发病者约有85%~90%有长期吸烟史。但因素复杂,文献报道与各种无机粉尘吸入和燃烧的塑料气味吸入也有关。药物引起的DIP也有报道,Bone报道2例由于长期服用呋喃坦丁,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引起本病,停药后给予肾上腺糖皮激素而治愈。有的学者在DIP患者的肺泡壁细胞核内发现大量的包涵体,推测本病病因与病毒感染有关。部分病人发病前确有呼吸道感染史,但缺乏更多的病毒引起的证据。目前认为,病毒可能只是一种激发因素。也有人认为,特发性DIP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因为其肺泡腔、肺泡壁和间质的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这些细胞与免疫关系密切,这只是一种推测,但缺乏有证据的资料。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此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吸烟则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

【病理】

DIP的病理与RBILD很为相似,不同之处是在RBILD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基础上,肺泡腔内还聚集了大量的棕色素巨噬细胞。1984年侯杰曾将DIP的典型病理归纳为以下9条:①Ⅱ型肺泡细胞增生肥大;②肺泡腔内聚集大量含棕色素的巨噬细胞;③肺泡结构基本正常;④周围间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⑤无肺泡壁坏死和透明膜形成;⑥肺泡腔内无明显的纤维素渗出;⑦无石棉小体或其他晶形粉尘物质存在;⑧早、中期很少看到肺泡闭锁;⑨晚期亦可出现间质纤维化,甚至个别出现蜂窝肺。但比IPF明显为轻。

这些病理改变与IPF迥然不同,因此将其从IPF中分离出来是合理的。

【临床表现】

文献报道,DIP患者绝大多数有长期吸烟史。因此男∶女约为2∶1。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亚急性或相对隐匿性发病。干咳,活动后气短为主要症状,30%~50%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主要常在两肺底闻及爆裂音,约50%有杵状指。

X线胸片有特征性变化,约75%的病人具有十分相似的肺部阴影,主要表现为一个三角形阴影,自肺门沿心脏向两肺基底伸展,三角形的底在侧面,尖在心膈角处,阴影模糊呈磨玻璃状,自肺门向下放射的纹理明显增粗,为扩张的肺血管影。阴影在心缘部增浓,肺外围变浅和减少。这种典型阴影有时可持续4~6年不变,有的则在数月内发生变化或逐渐吸收。25%的病人可表现为弥漫性模糊的斑点状肺阴影,或除了有肺基底三角形阴影外,同时还有自肺门向上肺野呈放射性线条状和点片状模糊阴影。总观肺野,呈现一种“脏肺”(dirty lung)面貌。HRCT上约有50%~70%呈磨玻璃表现,也可有灶性、片状阴影。主要病变分布在下肺和中肺野。50%~60%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但远比IPF为轻,也很少有蜂窝肺。部分病例出现胸膜下肺大泡,易并发自发性气胸。

DIP患者,肺功能呈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DLco降低,轻至中度低氧血症,P(Aa)DO2增大,早期PaCO2降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以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性改变。

【治疗】

本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①戒烟,有助于病变的恢复;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前4周泼尼松0.5mg/(kg·d)口服;之后改为0.25 mg/(kg·d);③中药川芎嗪20~30mg/(kg·d)稀释后静滴,疗程2~3周,间歇后可重复;④对症治疗,如吸氧、止咳等治疗措施。

【预后】

本病预后比IPF明显为好,经系统治疗,约有60%~70%肺病变会不同程度吸收,甚至痊愈。约70%的病人可存活10年以上。

(许仁和 栾晓嵘)

参考文献

1 侯 杰.肺弥漫性疾病.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64-378

2 ATS,ERS,IPF.diagnosis and treatment-in ternational concensus statement.Am J Respir Crit Med,2000;161:646-664

3 Heyneman LE,Ward S,Lynch DA,et al.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and 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fferent entities or part of the spectrum of the same disease process?Am J Roentgenol,1999;173(6):1617-1622

4 Vedal SEV,Welsh RR,Miller,et al.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computed tomographic finding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corticosteroids.Chest,1988;93:215-217

5 Feigin DS,Friedman PJ.Chest radiography in 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a review of 37patients.Am J Roentgenol,1980;134:91-99

6 Hartman TE,Primack SL,Swensen SJ,et al.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thin section CT findings in 22patients,Radiology,1993;187:787-7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