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完角膜手术多久能恢复

做完角膜手术多久能恢复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穿孔过大,无法支持人工角膜,应终止手术,改期待组织完全愈合稳定后再做。尤其是光学部后表面无后突设计的人工角膜发生率很高。对于情况更糟的患者,建议更换人工角膜或穿透性角膜移植,以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进一步加重,也可出现房水渗漏,并可能最终导致人工角膜排出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尽快处理。而严重的角膜溶解应彻底去除坏死组织,用全层的异体角膜支持人工角膜。

(一)术后一般处理

术后3~5d每天换药,并常规静脉给予抗生素和地塞米松(5~10mg)。而后长期抗生素开放滴眼,3~4/d,睡前点抗生素眼膏。注意定期换用不同种类抗生素,防止细菌耐药。一般情况局部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尤其不长期使用。对有非特异性炎症者,可用1%甲孕酮悬液滴眼,既可抗炎,又有防止组织溶解的作用。为减少局部刺激和增加润滑作用,可长期滴用人工泪液。对有高眼压病史,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术后第一天检查视力,矫正视力,记录视乳头情况。每1~3个月复查1次,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底镜、指测眼压、视野等。必要时做B型超声波检查。

(二)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1.角膜穿孔 多在术中分离角膜板层时发生。如果穿入前房,造成房水大量流出,使眼球变软,有时使继续手术发生困难。穿孔小且能完成板层分离者,只要后层角膜组织有足够强度,一般不影响人工角膜的植入,特别是一期角膜支架植入术。但角膜缘切口必须水密缝合。术后加压包扎2~3d,并酌情口服醋氮酰胺减少房水分泌功能,减少角膜漏的发生机会。预防措施除术中细心操作外,还包括术前测量角膜厚度,了解有无角膜穿孔史,板层角膜分离深度适宜,不要用过于锋利的板层角膜刀等。对困难的病例,扩大角膜缘切口,在直视下分离角膜板层,可有效避免角膜穿孔的发生。如果穿孔过大,无法支持人工角膜,应终止手术,改期待组织完全愈合稳定后再做。否则,人工角膜有蚀入前房的可能。

2.晶体皮质残留 由于多数人工角膜光学部直径较小,如果经睫状体扁平部行晶体切除,有时会残留一些周边部的晶体皮质。术后有可能遮挡视轴区影响视力。如果量少,可自行吸收。必要时,需要再次手术清除。术者应当权衡利弊,要保证术中清除全部晶体核物质,但不要强求彻底清除皮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眼底周边部副损伤。因为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处理比较困难。

3.出血 可以是术中眼前节结构损伤引起。也可能是眼后部的出血。术中操作轻柔,眼压尽量维持稳定等有助于防止此并发症发生。

(三)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晶体皮质残留 人工角膜光学部直径一般较小,加之角膜其他部分完全浑浊,术中晶状体皮质很难清除彻底。术后数天内,残留皮质水化膨胀,可能遮挡视轴区而影响视力。如果皮质残留较多,须经睫状体扁平部伸入玻切头清除之。而少量皮质可不处理,经局部抗炎和适当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多能自行吸收。随着新技术(如眼内镜)的应用,有望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2.人工角膜前增殖膜 镜柱或光学部比周围组织稍微高出一点儿比较理想。如果过低,分泌物或组织碎屑积聚在表面。也容易发生周围上皮组织增生,可将光学区部分或全部遮盖住。两种情况均可严重影响视力。如果过高,在瞬目时人工角膜会反复刮擦眼睑,不仅产生刺激症状,还可能造成镜柱的移动。局部的长期微创损害也可能是造成角膜溶解的启动因素。如果镜柱是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架上的,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其高度。如果周围组织增生过厚,可手术切除。笔者使用超高频美容仪削除增生组织,操作精确、简单、快捷。为防止增生过度或复发,可酌情使用丝裂霉素C局部贴敷。

3.人工角膜后沉着物 往往是炎症引起,临床表现与人工晶体表面沉着物相似。一般不影响视力,无须处理。

4.人工角膜后膜形成 是术后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光学部后表面无后突设计的人工角膜发生率很高。镜柱向后突出一些,是避免后膜形成的最好方法。对化学伤、Stevens-Johnson综合征、类天疱疮等患者,术后球旁注射几次激素可减少其发生率。一旦膜形成,可试用YAG激光切开。如果是较厚甚至是血管化的膜就应当采取手术的方法。有时这种手术很困难,再次形成膜的机会也很大。而光学部为螺旋固定设计的人工角膜,可以将镜柱拧下,去除增殖膜十分方便。最好经睫状体扁平部建立眼内灌注,并注意防止眼内感染等并发症。

5.上皮下生 角膜上皮可沿人工角膜和角膜的交界处生长,尤其是人工角膜不稳定情况下,如镜柱明显高出周围组织,当眼睑闭合时,会使镜柱产生轻度活动,产生缝隙。人工角膜周围组织溶解也为上皮下生创造条件。最终会导致房水渗漏,甚至继发青光眼,植入物脱出等。轻度者可用不同方法加以修补。最好的方法就是彻底切除渗漏区,用角膜植片代替,再用结膜覆盖。对于情况更糟的患者,建议更换人工角膜或穿透性角膜移植,以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

6.人工角膜偏位 一般轻度偏位多不影响视力。但光学区明显偏中心,尤其是有虹膜遮挡,可严重影响视功能。因此,术中要详细辨认角膜界限,使植入的人工角膜尽量居中,充分切除虹膜。如果术后因虹膜遮挡影响视力,可行YAG虹膜切开术或手术切除。

7.组织溶解、房水渗漏和人工角膜排出 术后早期发生的房水渗漏,常常是因为术中分离组织时,穿破了角膜板层。或采用一次完成植入手术的人工角膜,创口没有水密缝合或人工角膜和周围组织还没形成较牢固的接触有关。如果不是前后角膜板层都有破孔,一般通过包扎和降低眼压的措施,2~3d内房水渗漏多可自行停止,组织逐渐愈合。而术后数月或数年后,多是因为上皮细胞及炎细胞分泌的胶原酶和蛋白酶引起的角膜自发性溶解。这种并发症进一步加重,也可出现房水渗漏,并可能最终导致人工角膜排出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尽快处理。轻度的角膜溶解可用自体骨膜(或异体巩膜)覆盖于角膜与人工角膜表面,其上再覆盖结膜或者其他黏膜组织。而严重的角膜溶解应彻底去除坏死组织,用全层的异体角膜支持人工角膜。如果合并有植入物移位或者脱出者,应再次手术,用聚丙烯缝线矫正位置并固定人工角膜,必要时更换新的人工角膜或者做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有利于预防此并发症的方法措施包括:①光学镜柱不要高出周围组织过多,避免材料的机械磨损。②术后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抑制炎症。③局部长期合理使用抗生素。④局部长期使用甲孕酮和四环素类药物,可抑制胶原酶活性,同时具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⑤改善病变角膜营养状况。角膜溶解往往发生在相对较干燥、营养不良的角膜。因此在植入人工角膜时应根据病变角膜的状况来选择人工角膜的类型及术式,必要时用其他组织遮盖和加强。⑥促进人工角膜上皮化。上皮的完整可以降低胶原酶的产生和激活,并能阻止胶原酶与角膜基质接触。采用生物胶阻止上皮或泪液与前层角膜接触可以预防其发生。

8.钙沉着或钙化 水凝胶如PHEMA材料的人工角膜有这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

9.人工角膜颜色变化 见于水凝胶如PHEMA材料的人工角膜。

10.感染及眼内炎 多继发于房水渗漏,人工角膜周围组织感染。术前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其发生。

11.玻璃体浑浊 多由于术中出血进入玻璃体腔或术前术后炎症造成。通过抗炎等治疗,一般可以有显著的吸收或减轻。如果为浓重的浑浊或发生眼内炎,必要时可行玻璃体切除术。

12.视网膜脱离 房水渗漏等原因造成眼压降低、眼内炎等造成的玻璃体萎陷或牵引均可以造成视网膜脱离。为预防和消除玻璃体的牵拉、可在人工角膜植入术的同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但其临床效果还不肯定。尽管伴有视网膜脱离的人工角膜眼可以行视网膜复位术,但十分困难,预后也往往不好。如果人工角膜光学区太小,无法观察眼底,需要去除人工角膜,在临时人工角膜下,巩膜外顶压能看清视网膜裂孔者,行冷凝巩膜外加压手术仍有成功可能。否则,应行玻璃体切除,眼内视网膜复位手术。

13.青光眼 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实际上,适合植入人工角膜的患者本身往往就是患有青光眼或者是青光眼的高危患者。大量资料表明,术前眼压的评估与控制、减少术后炎症和感染带来的并发症对于青光眼的预防和处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经眼睑的人工角膜,术后无法准确评估眼压,术前必须将眼压有效的控制。在人工角膜手术同时行睫状体冷冻术或植入青光眼阀,可以较好的长期控制眼压。视力、视野、眼压、视盘的随访,对于临床结果的评价有很大帮助。其中眼压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但往往无法准确测量人工角膜眼的眼压。软性人工角膜,如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siloxane)和硅橡胶(silicone rubber)材料制作的人工角膜,有可能实现对眼压进行测量观察。UBM检查对于了解房角情况有帮助。

14.眼球萎缩 可继发于眼内炎导致眼球萎缩。往往植入人工角膜的眼,多有外伤或多次手术史,常伴有低眼压。

15.眼睑蜂窝织炎 多见于经眼睑的人工角膜患者。如果是由眼睑皮肤包裹人工角膜光学部表面,应及时将组织切除,防止异物性刺激和保证分泌物及时排出。同时可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

16.其他 例如巨乳头性结膜炎、带状角膜变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