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不泥古,独创新说

学不泥古,独创新说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其临证体会,在肝炎、肝硬化的病例中,肝气虚、肝阳虚并非少见,并对成因、症状及治法做了详尽论述。先师晚年从事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探索与研究。从肾救治急症也是先师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择举数病如下。其虚多责之肾虚致肺气无根,治疗应治标同时配合补肾。先师指出,无论外感、内伤,凡见厥脱之证,皆可从补肾治之。西医学的呼吸、循环和肾三大功能衰竭,多与中医“肾”有关,倡导从肾救治,在临床确实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

先师不仅熟读经典,学习前人经验,更善于结合临证心得,诠释经典而颇多发挥,在中医学术理论上有许多新的建树。此略举数例。

(一)心可受邪

先师据《难经》《素问》《诸病源候论》等经典所论,并参合临证所见,指出不仅心包可受邪,而且心脏本身也可受邪。认为邪犯心包主要表现为心主喜乐神志方面功能失常,外感疾病多见;而心脏受邪常表现为心主血脉失常,内伤杂病为多。心脏受邪常见以下几种:①风邪入心每见于风湿痹痛日久不愈,复感于邪,入于心脏而成;若风兼邪毒入心则早期状如感冒,继则邪入于心,心悸胸闷,脉来结代。②寒邪入心主症为心痛,特点是背寒肢冷,心痛较剧,甚则欲绝,或见面手足青,得温可缓,并可兼阳虚或痰浊。③ 痰瘀入心主要表现为胸痹、心悸怔忡、气促似喘等。④水邪入心发为心水之证,症见“身重而少气,不能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或“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等。

(二)肝气肝阳有虚

古人谓肝脏体阴而用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先师以为此说片面。因五脏皆有阴阳,皆有阴阳之虚,为何唯独肝气、肝阳无虚之有?据其临证体会,在肝炎、肝硬化的病例中,肝气虚、肝阳虚并非少见,并对成因、症状及治法做了详尽论述。

成因包括素体阴质、寒邪直中或湿邪入肝、饮食寒冷或过度劳累,久耗肝用;此外,久用理气或过用寒凉苦泄损伤肝阳以及生理衰退,即古人之谓“五十肝气始衰”“丈夫七八肝气衰”等。

症状则有寒冷(为肝阳虚的第一特点),常见脑户阴冷,胁腹冷胀、阴冷,小腹觉冷,遇温则舒,宫冷不孕等;疼痛,为巅顶或胁及少腹隐隐冷痛,痛经,疝痛;血瘀,见胁下癥积,少腹结块,月经色紫暗青有块,面青唇黯,或爪甲色青,不耐寒冷。其他尚可见胎漏、囊缩、精寒不育等。

治法则分肝气虚和肝阳虚。肝气虚补肝气为主,少佐疏肝和血调脾,助肝气之用;肝阳虚以温补为主,佐以散寒通络,于补肝气药中加以温阳药和散寒药。

(三)论胸痹不荣而痛

先师晚年从事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探索与研究。他根据老年生理、病理特点与冠心病本虚标实病机特点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老年冠心以本虚为主,多心神亏损,亦常因虚致实,因五脏虚弱而又恒多兼证”。除老年冠心病外,稳定型心绞痛凡其痛势已缓,遇劳则发,也被先师归于“虚痛”之列。在当年业内普遍认为冠心病为“血瘀致痛”“不通则痛”的认识中,他独树一帜地提出“不荣则痛”的观点,确实使人耳目一新。先师遵“若属虚痛,必须补之”之训,对因“不荣则痛”的冠心病以补虚固本为治疗大法,并且注重心肾并治、护养心神及其兼证和所夹邪实的处理,由此形成了以补为主的胸痹治法,临床疗效卓著。

(四)倡言急病重肾

临床常言久病归肾,未及急病重肾,先师则认为不仅久病应重肾,前人说“穷必及肾”,一指病久要影响到肾;再者危急之极也必然及肾,因肾为气之根,真气欲散,无不归咎于肾。先师认为“急病重肾”意义重大,不可忽略;从肾救治急症亦为“急病救本”之一,温肾阳以挽欲脱之阳,济肾阴以滋化生之源,可固欲散之气,可济欲竭之精。从肾救治急症也是先师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择举数病如下。

1.暴喘重肾 暴喘势急,虽有虚实之分,究其本质以本虚标实为多。其虚多责之肾虚致肺气无根,治疗应治标同时配合补肾。先师用药章法分明:纯虚者重用补肾,人参、山茱萸、蛤蚧、胡桃肉补肾气,七味都气丸加天冬滋肾阴,肾气丸、黑锡丹加味补肾阳;偏肾精虚重用熟地,并用贞元饮。凡喘急者必加磁石、沉香、五味子以纳气;喘见稀痰如涌、肢冷者重用附子、人参。若成喘脱,每由烦而静,呼多吸少,气息似续似断,汗出如洗,鼻煽头摇,甚则抽风,脉见散、芤,当于补肾重剂中加人参、龙骨、牡蛎、山茱萸等;舌淡肢冷重用参附,或加黑锡丹坠痰涎及蛤蚧之类温肾纳气。

2.暴泻重肾 先师认为暴泻最易耗气竭液,为“五夺”之首。暴泻成因虽多,止泻当为首务;而肾为胃关,治肾约其关门为止泻重要一环,于元气素弱者尤当重视。他在辨证治疗同时每每加用二神丸、赤石脂等以止泻;暴泻伤阴明显,则主张不用凉滋生液,免“反增水势”,而是重用熟地、山药、薏苡仁、山茱萸、五味子、白术等健脾补肾,或俟脾健再酌滋阴;暴泻兼皮温下降,即与温肾回阳,每以六味回阳饮加减。

张伯臾临床带教

3.真心痛 先师认为真心痛为常见的急危症之一,与一般痛证不同的是本病多有心、肾之虚。凡偏阳虚者,先师于其发作剧时每重用附块、人参,并加乌头、细辛、桂枝、荜茇等止痛;偏阴虚则重用生地、山茱萸、天冬、麦冬、五味子等,同时加用乳香、没药等止痛;痛甚见肢冷、汗出、气促欲脱时,每于大剂参、附补肾同时加用龙骨、牡蛎、山茱萸、麦冬、五味子等敛气防脱,并佐活血止痛。

先师指出,无论外感、内伤,凡见厥脱之证,皆可从补肾治之。西医学的呼吸、循环和肾三大功能衰竭,多与中医“肾”有关,倡导从肾救治,在临床确实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