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不”充当分句

“不不”充当分句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 “不A不B”充当分句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不A不B”常与上下文语境发生联系,作为复句中的分句。“不A不B”与先行句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并列、换言、补充说明等关系,也可以是评价、递进、因果、陈述、举例等关系。例、、“不A不B”格式和后面的语句是并列关系,是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例“不吵不闹”是对前句的补充说明,同时又和后面分句构成递进关系。

3.2 “不A不B”充当分句

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不A不B”常与上下文语境发生联系,作为复句中的分句。通常有三种情况:

3.2.1 构成“S,‘不A不B’”形式

“不A不B”在小句中语段的后面,这种形式较为普遍,在语料中数量也最多,该格式与先行句所表达的整体意义或个别词语相联系,形成各种复杂的逻辑语义关系。“不A不B”与先行句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并列、换言、补充说明等关系,也可以是评价、递进、因果、陈述、举例等关系。例如:

(31)成不居功,败也于心无愧,坦坦荡荡,[不喜不忧],[不取不舍]。

(32)工作有积极性、主动性,想工作之所想,[不推不靠]、敢作敢为。

(33)分管省领导每季度听取省残联汇报一次工作,有急事随时报告,只要我在机关,保证三天给予答复,[不拖不压]。

(34)比起经商办企业,好像是不起眼的小事,没必要逐一过问,因此,便[不问不管]。

(35)郁琅团在心中酝酿着这些慷慨激昂的词,如鲤在喉,[不吐不快],她从来没有体验过今天的快意。

例(31)与先行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32)是换言关系,例(33)是补充关系,例(34)是因果关系,例(35)则是举例关系。

3.2.2 构成“‘不A不B’,S”形式

有时“不A不B”出现在语段的开头,因语义上无法自足而需要一个后续句加以补充说明,要不然意思就不太完整,或显得莫名其妙。格式与后面的成分除了并列、评价关系之外,还可以存在因果关系。例如:

(36)[不劳不得],把产量、质量、消耗和现场管理全部与工资挂钩。

(37)[不等不靠],靠志气,靠全村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8)[不刻不雕],剥去干皮下水,完全靠气温之高低和水之多少来控制。

(39)[不急不躁],曹大元在落后的情况下,水平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连扳3盘,获得了4万元的奖金。

例(36)、(37)、(38)“不A不B”格式和后面的语句是并列关系,是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例(39)“不急不燥”与后面的句子是因果关系,可以添加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3.2.3 构成“S1,‘不A不B’,S2”形式

“不A不B”处于语段中间,这种形式的外部联系较复杂,“不A不B”与上下文都有语义联系,它与上文发生某种关系的同时,也与下文发生另一种关系。例如:

(40)应当动员各种力量,劝说官兵回家,政府对于回家的宽大处理,[不杀不辱],只进行一定的登记手续。

(41)要求专家公正地处理问题,[不偏不倚],不受任何组织、任何个人的影响。

(42)虽然人多船少,但是彼此和气友好,[不吵不闹],更没有事故发生。

(43)过去人们总觉得只要不杀人、不放火,[不偷不抢],法律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离自己十分遥远。

(44)虽然工作力度很大,但[不激不过],[不偏不错],努力做到“反腐促中心,纠风不刮风,治乱不乱治,治标兼治本”。

例(40)、(41)“不杀不辱”和“不偏不倚”与先行句构成并列关系,后续句对它进行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例(42)“不吵不闹”是对前句的补充说明,同时又和后面分句构成递进关系。例(43)“不偷不抢”与前句构成并列关系,又与后句构成条件关系。例(44)“不激不过”、“不偏不错”与前句构成转折关系,后句又进一步加以解释,构成递进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