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经》五积病机浅探

《难经》五积病机浅探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推其理,当在五积形成的病机上来探讨。其理当仍从《难经》上去找。《难经》对五积的病因是这样论述的:“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于此可见,五积之名皆据首先受传之脏而言,以明其因。从以上五积病久的症状看,皆丝丝入扣,均为受邪而不得复传之脏的病理表现。总之,《难经》五积为病的记载,表面看来似不合理,但实际研究,确不能非议。

《难经》五十六难说的“五脏之积”即“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奔豚”。但其位置,却与五脏皆少相应,其中尤以肝、脾、肺三脏为甚,这是何故?细推其理,当在五积形成的病机上来探讨。

我国古代解剖知识虽粗糙,但根据《内经》记载,“脉度”“骨度”“肠胃”等尚较详细,那么何至于将整个脏器错乱其位置呢?确实令人不敢轻信,这里面必然有其道理。其理当仍从《难经》上去找。

《难经》对五积的病因是这样论述的:“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此处五脏之“王”,即功能旺盛之“旺”。其五脏之邪相传,均以所胜而传,这不难理解;唯对再次相传之脏的季节旺时之说,这里暂不论及,但是不受邪之理确有,此其一。其二,被传之脏虽不受邪,亦难再完全递转于原来致传之脏,其邪当留着于再传的两脏之间,特别阻遏于受邪之脏的气化所及范围,因而结为五积。其位虽不完全符合受邪之脏,但其病却是发于受邪之脏,因而有五脏之积的命名。根据这样的理解,可作如下分析。

1.古人对人体五脏气机运转规律,都是与自然界五方五行之气的升降出入相吻合而加以认识的。因此,肝气升于左以应东方木,肺气降于右以应西方金,心属阳居上以应南方火,肾属阴居下以应北方水,脾主中宫以应中央土。对于五积病位,当联系这种规律来看。

2.五积之成,并非专指致积之脏本身气血瘀阻为病,而是重点指出下一所克之脏因不受邪,其气逆转,与复传乘克之脏互相格拒,故而升降不行,阻郁而成。然究其致积之因,都在第一次受传之脏,所以仍以该脏命名。

3.“肝之积……在左胁下,覆如杯,有头足”,此即肝当传脾,欲由左上升,而却为脾气所阻,不得升降之故。“心之积……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此即心当传肺,欲上逆为病,而却为肺气所阻、气郁心下之故。“脾之积……在胃脘,覆大如盘”,此除脾胃互为表里外,即脾当传肾,欲克为病,却为肾气所阻,气结中焦之故。“肺之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此即肺当传肝,欲由右下降,却为肝气所阻,其气不达之故。“肾之积……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此即肾当传心,欲由下上乘,而却为心气所阻,冲逆互争之故。于此可见,五积之名皆据首先受传之脏而言,以明其因。至于以五积命名之脏,其邪为什么不能复还于上一乘克之脏呢?是因已受邪传,其必正气衰虚,故不同于下一当传之脏,抗邪能力犹强之故。

4.从五积病久发展而成的症状来看,肝之积“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此为肝气冲逆,又复见少阳胆火上炎,故发为呛咳、寒热。心之积“久不愈,令人病烦心”,此为心火不发、内扰自焚之故。脾之积“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此为脾主四末、肌肉,脾病运化不良,失却营养,并阻瘀胆道之故。肺之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此为肺气外合于皮毛,开阖无权,当外见寒热,内而喘咳,甚则气郁化火,热盛内腐而发为肺痈。肾之积“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此为肾病而虚不纳、髓亏不养、真元内败之象。从以上五积病久的症状看,皆丝丝入扣,均为受邪而不得复传之脏的病理表现。

总之,《难经》五积为病的记载,表面看来似不合理,但实际研究,确不能非议。因为中医学自有它一套理论体系,特别是凡病都是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加以认识的,而不是完全着眼于其固定的形迹。再加上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五脏病机,就显得使人有疑难不决之感。其实,我们临证完全不必死啃病变的部位,只要从病理反应上看得准确深透,即可进行治疗,这也是中医的一大长处。但是必须用中医的理、法,才能进行辨证论治,开出中医的方、药。否则,应用别的理论,目前尚不可能完全达到中医的治疗目的。

[黑龙江中医药,1984(3):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