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癌的“和合”新模式

治癌的“和合”新模式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借鉴其他慢性病治疗经验,提出并实施了“GI4P”这一癌症治疗的新模式。其实,临床癌症患者,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案。因此,强调要化患者的被动为主动,医患共同参与癌症阻击过程,充分发挥两个能动性。其核心是着眼于患者自身内在的抗癌力,并努力加以呵护或激活,如医生在临床诊疗癌症患者时能整合这6个环节的话,防治的效果将会大幅度提升。

我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借鉴其他慢性病治疗经验,提出并实施了“GI4P”这一癌症治疗的新模式。其指导思想是把癌症的治疗过程看作是一场攻坚的大战役,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及战术,并需兼顾抗癌力等核心因素。故值得在此一议。

所谓“GI4P”模式,包含6个词,涉及多个环节,一个个环节紧扣,因为它是慢性的、长期的,需要一步步走。

1.预测(predictive) 中国素有“医家如兵家”之说,治病如同打仗。其实,今天治癌,总体上不缺药物、方法、手段,缺的是准确的目标、思路,清晰的战略及具体战术。对患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一张方子、一种药物,而是希望你给他理出一个清晰的治疗思路及步骤,而这是建立在对病情相对准确的判断基础之上的。

其实,对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医生能给予的帮助是不一样的。有些相对单纯,你可给一个承诺;有些比较复杂,你可给一个提醒。这意味着,作为医生的你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预测。

这个预测涉及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对病情的发展态势有一个预测。

第二个环节是对患者的个性有个大致判断。通常第一次见面诊疗后,通过号脉、问诊等接触,你可以对他的个性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对怎么激活他的抗癌力,很重要。

第三个环节是要预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卵巢癌化疗后,通常化验指标很快会降下来,患者很高兴。但要暗示她,卵巢癌病情缠绵,指标很有可能会再慢慢升上来,即使上来,也不要担心,还有办法……

肺癌患者进入深秋很可能诱发干咳,要严加防范,有时开始吃中药后的几天会大便增多,变黑,这是正常现象。提前预测,对医生来说是个负责任的做法;对患者来说,很可能就是颗定心丸。

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医生能给予的帮助和承诺是不一样的。了解这些,才能有效调动其抗癌力,否则,只是些廉价无效的劝说而已。总之,预测有助于知己知彼,也要让患者心中有数,才能调动其内在抗癌力,百战不殆。

预测,要在下列其他诊疗行为之先。

2.引路、指导(guide) 前面说过,癌症患者缺的不是方药,也不是某种技术,甚至秘方。迷茫和无奈的他们,最需要的是理清思路,他们非常需要医生的指导。尽管当今关于癌症的信息不对称,关于癌症的治疗及进展资讯可谓“信息泛滥”。应尽可能帮他们理出思路,知道自我处境,从而激发内在抗癌力。这需要医生破除门户之见,并有相当的专业素养。

3.整合(integrate) 现已明确,癌症之所以发生,其实是诸多因素的“叠加”效应,是个凑齐了的“同花顺”。最后,可能是某小概率事件启动了肿瘤快速发展的最后进程。而针对“同花顺”,只能也用“同花顺”,整合多个学科的手段、方法加以解决。

今天的医学面临着大问题,各自分科越来越细,而整合对今天的慢性病(包括癌症)特别重要,回顾性地看,所治的癌症临床康复良好的,往往是综合兼顾的方案。

在历史上,中医学就讲究“整合”,除药物外,还注重饮食配合、心理情绪、针灸推拿。因此,应尽可能给患者一个完整的治疗康复思路,它除了包括多学科治疗外,还应涉及心理认知、饮食、体能锻炼等方面的指导,把这些环节整合起来,给予全面的指导。其中,很多环节是需要患者自我解决或实现的。

4.预防(preventive) 中国的癌症患者约70%是死于癌症的转移或复发,故第一时间要立足预防,预防在转移复发之前。这个预防,西医除了定期检查,或用点免疫疗法外,并无良策。中医却发挥了重要作用,方法众多,效果良好。首先,可以改善症状。其次,可在一定程度优化体内原来利于癌细胞滋生的微环境,消解慢性应激引起的伤损,改善慢性炎症状态等。再次,可调整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这些都可以加强抗癌力,对于控制转移复发,意义重大,特别从癌症的长期评估来看,效果相当不错。

预防,还包括防范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如卵巢切除后会有潮热,若干年后会有骨质疏松等,那么在治疗后第一时间就要开始预防。预防,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指导。

5.个体化(personalized) 个性化是中医学治病的一大特点。其实,临床癌症患者,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案。前面讲预测时,提出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然后再看个性特征和体质特征,这就是个体化。个体化不仅仅体现在药物当中,更多地体现在饮食改善、心理辅导和医生的辨证论治处方过程中。

6.参与性(participatory) 抗癌的真正主力是患者自身,是他们内在的力量。故我尤其强调患者的参与性。实践表明,癌症防治中把患者排除在外,也就是完全隐瞒病情的,效果最差,除非是高龄老人,或文化水准很低,完全不知情者。

患者主动地积极参与治疗,常常可明显提高疗效,因为疾病防治过程的本质,实际上是在医生指导下的患者主动行为,但今天的有些医生往往停留在陈旧观念中,认为自己才是专家,患者什么都不懂,患者参与只会“坏事”,且动不动训斥患者说:“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这里,除了自我高傲思想作祟外,也忘却了今天是个信息社会,所有资讯网上都有,有些患者对某些问题深究程度已经不浅。因此,强调要化患者的被动为主动,医患共同参与癌症阻击过程,充分发挥两个能动性。如此,患者自身的抗癌力才能被调动起来。

归纳而言,“GI4P”是指导(guide)、整合(integrate)、预测(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participatory)等整合在一起。其核心是着眼于患者自身内在的抗癌力,并努力加以呵护或激活,如医生在临床诊疗癌症患者时能整合这6个环节的话,防治的效果将会大幅度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