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持家治业的向导

持家治业的向导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励志勤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6.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信命读书,勿深以得失为念。

第六章 家训——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向导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逐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励志勉学、尊敬师长、勤俭持家、修身正己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励志勤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仍脍炙人口,堪称中国人生活的思想圣经。

一、节俭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朱伯庐《治家格言》

2.公(张文节,宋真宗时宰相)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司马光《训剑示康》

3.粮役之外,所有若干,以十分均之。留三分为水旱不测之备,一分为祭祠之用,六分分作十二月之用。取一月合用之数,约为三十分,日用其一,可余而不可尽。用至七分为得中,不及五分为啬,其所余者,别置簿收管,以为伏腊裘葛,修葺房屋,医药,宾客,吊丧,问疾,时节馈送,毋得奢侈,侵过次日之用。

——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4.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训俭示康》

5.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

——姚舜牧《药言》

6.做人家,切弗贪富,只如俗言“从容”二字甚好……假如八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十口资粮;六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八口资粮,便有二分余剩。何等宽舒,何等康泰。

——温璜述《温氏母训》

7.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

——朱熹《训俗遗规》

二、修德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

——欧阳修《示子》

2.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晚矣。……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

——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3.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

——颜之推《颜氏家训》

4.虚伪诡诈,机谋行径,我非不能,实不为也。非惟天不可欺,即人亦难瞒。

丈夫处世,发奋自强,何事不可为,何地不能到,乃忌人才能,忌人学问,忌人富贵?

贪之一字,凡事皆忌,若读书则惟恐不贪多务得。贪书未有不成学者。

——王汝梅《王氏家训》

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朱伯庐《治家格言》

6.沉默缓畏,遇物和而有容,语言举止务淹雅凝重,喜怒不形于色,然后可以为佳士。

——梁焘《家庭谈训》

7.凡人为子孙计,皆思创立基业。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已失其本矣。

——姚舜牧《药言》

8.贫贱而不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

——方孝孺《家人箴》

9.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李世民《帝范》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刘备《敕后主辞》

三、交友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其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与之变矣。

——杨继盛《杨忠愍公遗笔》

2.言语最要谨慎,交游最要审择。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人不如少识一人。若是贤友,愈多愈好,只恐人才难得,知人实在难耳。语云:“要做好人,须寻好友,收酵若酸,哪得甜酒?”又云:“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皆格言也。

——高攀龙《高氏家训》

3.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处己接物,若常怀慢心、伪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

——袁采《袁氏家范》

4.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吾;宁吃人之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之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吾,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吾,则即时丢过。见人之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人有向你说,某人感你之恩,则云他有恩于吾,吾无恩于他,则感恩者闻之,其感益深。有人向你说,某人恼你谤你,则云彼与吾平日最相好,岂有恼吾谤吾之理,则恼吾闻之,其怨即解。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又与人相交,久而益密,则行之邦家,可无怨矣。

——杨继盛《杨忠愍公遗笔》

5.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朱伯庐《治家格言》

6.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止谤莫如自修。

——王昶:《戒子侄》

7.法昭禅师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蔼然,足于启人友于之爱。

——张英《聪训斋语》

8.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小人之言,多刻薄浮华。

——袁采《袁氏世范》

9.朕不尚空言,惟务实行,尤不肯非议人。盖以人各有短长,弃其所短而取其长,始能尽人之材,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欠缺即行指摘,非忠恕之道也。庄子曰:“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此言善矣。

——爱新觉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四、勤学

1.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于工作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之推《颜氏家训》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如何?”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彭端淑《为学示子侄》

3.君子居不欺乎暗屋,出不践乎邪径,外讷于言而内敏于行,然后身立而名著矣。

——贾昌朝《戒子孙》

4.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信命读书,勿深以得失为念。所谓得固欣然,败亦可喜。人品须从小做起,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

——吴麟徵《家诫要言》

5.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袁采《袁氏世范》

6.志之所趋,无远不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爱新觉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7.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曾参《告子言》

8.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苟能如此,一生永不会向下作下等人,如见他事,自然不妄。……若凌晨即治俗事,或冗或默闲坐,日复一日与书卷渐远,岂复更思学问?如此不流入俗人,则着衣吃饭一呆子弟耳。况复博弈饮酒,追逐玩好,寻求交友,惟意所欲。有一如此,近二三年,远五六年,未有不丧身破家者。

——叶梦得《石林家训》

9.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佑之。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吴麟徵《家诫要言》

10.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同,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不及也。

——爱新觉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11.大凡世间一技一艺,其始学也不胜其难,似万不可成者,因置而不学,则终无成矣。所以初学贵有决定不移之志,又贵有勇猛精进,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爱新觉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12.我愿汝曹将平昔所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我所已读者,决不可轻弃。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毋贪多,毋贪名,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古不化。……深恼人读时文累千累百,而不知下会,于身心毫无裨益。夫能理会,则数十篇百篇已足,焉用如此之多?不能下会,则读数千篇,与不读一字等。……幼年当专攻举业,以为立身根本。

——张英《聪训斋语》

探讨题:

1.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自己身上具有了哪些好的品质?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修养?

2.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请以家长的身份写一份“家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