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均低于正常值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均低于正常值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胎儿5个月之后,脾脏造红细胞和粒细胞的功能逐渐减退,至出生时成为终生造血淋巴器官。3个月以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约于12岁时达成年人水平。②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本节热门考点

1.造血特点:胚胎期造血(首先在卵黄囊→肝→骨髓,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和出生后造血(主要是骨髓造血,骨髓外造血主要是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2.缺铁性贫血病因:6个月以后婴儿单纯母乳喂养易发生铁摄入量不足;4个月内很少发病,从母体获得足够的储存铁。

3.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明显。乏力、头晕、眼前发黑,耳鸣。髓外造血表现(肝、脾大)、异食癖、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于同龄儿以及反甲。

4.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根治关键),给予铁剂。

5.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虚胖、毛发稀疏发黄、皮肤散在出血点,面色发黄、乏力、烦躁不安,易怒,肢体、躯干、头部和全身震颤,甚至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巴宾斯基征阳性。食欲缺乏、腹泻、呕吐、舌炎。

一、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一)造血特点

1.胚胎期造血

(1)中胚叶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其中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

(2)肝脾造血期:在胚胎第6~8周时,肝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期4~5个月时达高峰,至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肝造血主要产生有核红细胞,也可产生少量粒细胞和巨核细胞。

①胚胎第8周脾脏开始造血,以生成红细胞占优势,稍后粒系造血也相当活跃,至12周时出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胎儿5个月之后,脾脏造红细胞和粒细胞的功能逐渐减退,至出生时成为终生造血淋巴器官。

②6~7周人胚胎已出现胸腺,并开始生成淋巴细胞。此外,胚胎期胸腺还有短暂的生成红细胞和粒细胞功能。

③胚胎第11周淋巴结开始生成淋巴细胞,从此,淋巴结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胎儿期淋巴结亦有短暂的红系造血功能。

(3)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胎儿4个月时才开始造血活动,并迅速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直至出生2~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2.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幼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开始,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因此到了年长儿和成年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故造血代偿潜力小,如果需要增加造血,就会出现髓外造血。

(2)骨髓外造血: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二)血象特点

1.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胎儿期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为(5.0~7.0)×1012/L,血红蛋白量为150~220g/L。未成熟儿与足月儿基本相等,少数可稍低。生后6~12小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往往比出生时高些。出生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3个月以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约于12岁时达成年人水平。

2.白细胞数与分类 ①初生时白细胞总数(15~20)×109/L,生后6~12小时达(21~28)×109/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年人水平。②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之后淋巴细胞约占0.60,中性粒细胞约占0.35,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年人相似。

3.血小板数 血小板数与成年人相似,为(150~250)×109/L。

4.血红蛋白种类 血红蛋白Gowerl、Gower2和Portland在胚胎12周时消失,并为HbF所代替。胎儿6个月时HbF占0.90,而HbA仅占0.05~0.10;以后HbA合成逐渐增加,至出生时HbF占0.70,HbA约占0.30,HbA2<0.01。出生后HbF迅速为HbA所代替,1岁时HbF不超过0.05,至2岁时不超过0.02,成年人的HbA约占0.95,HbA2占0.02~0.03,HbF不超过0.02。

5.血容量 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年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300ml;儿童占体重的8%~10%;成年人血容量占体重的6%~8%。

二、小儿贫血概述

(一)贫血概念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个月至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低于此值者为贫血。我国小儿血液学组暂定: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4个月时<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二)贫血分类(包括分度、病因分类、形态分类)

1.贫血程度分类 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4度:①血红蛋白(Hb)从正常下限至90g/L者为轻度。②60g/L者为中度。③30g/L者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新生儿Hb为144~120g/L者为轻度,90g/L者为中度,60g/L者为重度,<60g/L者为极重度。

2.病因分类 根据造成贫血的原因将其分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溶血性和失血性三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①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铜缺乏、维生素C缺乏、蛋白质缺乏等;②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③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所致贫血,铅中毒,癌症性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或红细胞外在因素引起。

①红细胞内在异常:a.红细胞膜结构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棘状红细胞增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b.红细胞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等;c.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②红细胞外在因素:a.免疫因素: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b.非免疫因素:如感染、物理化学因素、毒素、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

3.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检测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计算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结果而将贫血分为4类(表21-16)。

表21-16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三)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治疗贫血的关键。

2.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饮食质量和搭配等。

3.药物治疗 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强化”免疫抑制(抗胸腺球蛋白、环孢素A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输红细胞 当贫血引起心功能不全时,输红细胞是抢救措施。

5.造血干细胞移植 是目前根治严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6.并发症治疗 婴幼儿贫血易合并急、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等,应予积极治疗。

三、缺铁性贫血

(一)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 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 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未成熟儿的体重及血红蛋白增加倍数更高;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易致缺铁。

4.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时铁的吸收不良,铁的排泄也增加。

5.铁的丢失过多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年人多。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

(二)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2)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3)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4)其他: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三)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 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改变,个别极严重者可有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胞质少,染色偏蓝,显示胞质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

3.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1)血清蛋白(SF):可较敏感地反映体内储存铁情况,在缺铁的ID期即已降低,IDE和IDA期降低更明显,因而是诊断缺铁ID期的敏感指标。由于感染、肿瘤、肝脏和心脏疾病时SF明显升高,故当缺铁合并这些疾病时其SF值可不降低,此时测定红细胞内碱性铁蛋白(不受以上因素影响)有助诊断。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SF值降低、FEP升高而未出现贫血,这是缺铁IDE期的典型表现。FEP增高还见于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

(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含量,通常在IDA期才出现异常:即SI和TS降低,TIBC升高。

4.骨髓可染铁骨髓涂片 可直接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生成的质和量的变化,对某些贫血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如同时做骨髓活检,对白血病、转移瘤等骨髓病变更具有诊断价值。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病史特别是喂养史、临床表现和血象特点,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作有关铁代谢的生化检查有确诊意义。必要时可作骨髓检查。用铁剂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

2.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根据患儿消化能力,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

(2)去除病因: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应予及时治疗。

(3)铁剂治疗

①口服铁剂: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20%)、富马酸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力蜚能(含元素铁46%)等。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等与铁剂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

②注射铁剂:注射铁剂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发生过敏性反应致死,故应慎用。其适应证是:a.诊断肯定但口服铁剂后无治疗反应者。b.口服后胃肠反应严重,虽改变制剂种类、剂量及给药时间仍无改善者。c.由于胃肠疾病胃肠手术后不能应用口服铁剂或口服铁剂吸收不良者。常用注射铁剂有: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肌内注射用;右旋糖酐铁复合物,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氧化铁,静脉注射。

③铁剂治疗后反应:口服铁剂12~24小时后,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网织红细胞于服药2~3天后开始上升,5~7日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治疗反应满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储存。

(4)输红细胞:一般不必输红细胞,输注红细胞的适应证是:①贫血严重,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者。②合并感染者。③急需外科手术者。贫血愈严重,每次输注量应愈少。Hb在30g/L以下者,应采用等量换血方法;Hb在30~60g/L者,每次可输注浓缩红细胞4~6ml/kg;Hb在60g/L以上者,不必输红细胞。

2.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2)做好喂养指导,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婴儿如以鲜牛乳喂养,必须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失血。

(3)婴幼儿食品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

(4)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应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一)病因

1.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孕妇缺乏维生素B12,可致婴儿维生素B12储存不足。单纯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尤其是乳母长期素食或患有维生素吸收障碍疾病者,可致维生素B12摄入不足。食物中以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B12丰富,而植物性食物一般不含维生素B12,偏食或仅进食植物性食物也可出现维生素B12不足。

(2)吸收和运输障碍:食物中维生素B12的吸收是先与胃底部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结合成维生素B12-糖蛋白复合物后,由末端回肠黏膜吸收,进入血循环后需与转钴蛋白结合,再运送到肝脏储存,此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致维生素B12缺乏。

(3)需要量增加:婴儿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也增加,严重感染者维生素B12的消耗量增加,如维生素B12摄入量不敷所需即可致缺乏。

2.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羊乳含叶酸量很低,牛乳中的叶酸如经加热也遭破坏,单纯用这类乳品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可致叶酸缺乏。

(2)药物作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正常结肠内部分含叶酸的细菌被清除而减少叶酸的供应。抗叶酸代谢药物(如甲氨蝶呤、巯嘌呤等)抑制叶酸代谢而致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扑痫酮等)也可导致叶酸缺乏。

(3)吸收不良:慢性腹泻、小肠病变、小肠切除等可致叶酸肠吸障碍。

(4)需要增加:早产儿、慢性溶血等对叶酸的需要增加。

(5)代谢障碍:遗传性叶酸代谢障碍、某些参与叶酸代谢的酶缺陷可致叶酸缺乏。

(二)临床表现

以6个月至2岁多见,起病缓慢。

1.一般表现多呈虚胖或颜面轻度水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严重者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

2.贫血表现皮肤常呈现蜡黄色,睑结膜、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偶有轻度黄疸;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肿大。

3.精神神经症状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者表现为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对周围反应迟钝,嗜睡、不认亲人,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退步。重症病例可出现不规则性震颤,手足无意识运动,甚至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踝阵挛和Barbinski征阳性等。叶酸缺乏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但可导致神经精神异常。

4.消化系统症状常出现较早,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舌炎等。

(三)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 呈大细胞性贫血,MCV>94fl,MCH>32pg。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多,易见嗜多色性和嗜碱点彩红细胞,可见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呈分叶过多现象。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常减少。

2.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变大、核染色质粗而松、副染色质明显。中性粒细胞的胞浆空泡形成,核分叶过多。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

3.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 血清维生素B12正常值为200~800ng/L,<100ng/L为缺乏。血清叶酸水平正常值为5~6μg/L,<3μg/L为缺乏。

4.其他 血清乳酸脱氧酶(LDH)水平明显升高。维生素B12缺乏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中等程度升高,尿甲基丙二酸含量增高。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可诊断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此基础上,如精神神经症状明显,则考虑为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有条件时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水平可进一步协助确诊。

2.鉴别诊断

(1)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脾功能亢进等。

(2)病态造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白血病(M6)等。

(3)神经系统疾病:婴儿期应与脑发育不全及其他有神经系统表现的遗传代谢病鉴别。较大儿童应与神经脱髓鞘疾病相鉴别。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加强护理,防止感染;震颤明显而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数天。

(2)去除病因:对引起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原因应予去除。

(3)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有精神神经症状者,应以维生素B12治疗为主,如单用叶酸反而有加重症状的可能。维生素B12肌内注射。叶酸口服。

2.预防 改善哺乳母亲的营养,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注意饮食均衡,及时治疗肠道疾病,注意合理应用抗叶酸代谢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