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医结合的孙思邈

中西医结合的孙思邈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对唐以前医学的全面整理及补充,被誉为中医第一部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当遇到中风后神志昏迷不能进食的患者时,孙思邈则折断患者的牙齿,用葱叶插入口中,通过葱叶进行喂食。孙思邈还认识到新生儿不哭,可能是因为难产导致呼吸道不畅通,为防止窒息,应该采取捋后背或轻轻拍打后背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进入到封建社会的顶峰——唐、宋时期,在这一时期,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早在隋朝,政府就建立了太医署来管理医疗事物,唐朝继承并扩充了这一机构,其实质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医学学校。世界上所谓最早的医学校是萨勒诺医学校,成立于11世纪。这所医学校不但年代比唐代的太医署晚了500多年,而且组织、规模等方面也差得多。宋朝时政府对卫生事业更加重视,仅成立的卫生机构就有:太医局、翰林医官院、熟药所、惠民局等,此外还有养济院、安济坊、福田院、慈幼局等福利设施,其中熟药所又称官药局,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宋徽宗时期,医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受重视程度,有人甚至建议将医学和太学、律学、武学同级,直隶国子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此建议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于当年(公元1102年)在国子监成立“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当官。

唐、宋政府不但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还开始组织人力进行医书的编纂工作,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唐朝政府出资编撰发行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药典——《唐本草》;宋朝时国家出资搜集民间验方,编辑了世界上最早的官方制定的药物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旧的理论已经不能完全指导临床,于是医家们开始了新的探索。但此时再依靠解剖学来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了,但幸运的是此时由于丝绸之路的延伸,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广泛,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先后被引入中国,于是一些医家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药王——孙思邈。他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他在名篇《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段话至今虽仍被中医学子们传颂,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能达到“苍生大医”标准的中国医生肯定为零(其中一个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于医生本身,而是由于诸多的制度不健全)。

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对唐以前医学的全面整理及补充,被誉为中医第一部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利用葱叶作为导管进行导尿或作为胃管进行喂食的方法就是这本书首先记载的,书中记载:如果遇到小便不通的患者,用葱顺着尿道插入膀胱,然后吹口气,尿液就会被导出,这个方法是对葛洪的竹管导尿术的改进,记载也更为详细。葱管显然比竹管对尿道的损害小,而且是在压扁的情况下通过前列腺的,所以减小了阻力。不可否认,这项技术要求施术者有极高的操作技巧,所以有人指出这个方法并不能为男子导尿,尿液出来不过是尿路刺激征的结果,但即便如此,这个方法也是非常伟大的尝试。当遇到中风后神志昏迷不能进食的患者时,孙思邈则折断患者的牙齿,用葱叶插入口中,通过葱叶进行喂食。或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下胃管术(现代已经不用折断患者牙齿,而从鼻腔下胃管)。又导尿,又下胃管,这与许多人心目中经过望闻问切后再开汤药的老中医形象肯定不符,但中医的药王确实这样做了。孙思邈还认识到新生儿不哭,可能是因为难产导致呼吸道不畅通,为防止窒息,应该采取捋后背或轻轻拍打后背的方法。孙思邈是位全科大夫,他的许多方法在当时都是创举,而现代则被西医继续广泛运用于临床。

这些记载是否可以给我们两个启示呢?首先,导尿、下胃管、外科的清创术、腹部手术甚至是整容术,中医的先贤们都运用过,甚至这些现代医学常用的手段有可能是中医最先发明的,但现代在这些方面中医明显落后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的从业者是否应该自觉有愧于先人呢?普通百姓认为这些是西医的专利还情有可原,但一些中医从业者也认为应该对这些“西医的东西”敬而远之,是否应该原谅呢?如果华佗、葛洪、孙思邈他们泉下有知,是否会被这些不肖子孙再气死一次呢?

其次,现代的中医是否要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前面讲过导尿、下胃管有可能是中医先发明的,好,我们就寻求古训,完全按照孙思邈的记载进行,不使用橡胶的东西,就用葱叶;不采取鼻饲,就要折断患者的牙齿从口中喂食!大家一定觉得这样做的人是傻瓜,但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中医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坚决抵制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医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思邈在论述医学基础理论时,不仅有“内难经”的内容,还有许多似乎是从未见过的理论。例如《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中写道:“经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然愚医不思脉道,反治其病,使藏中五行,共相克切,如火炽燃,重加其油,不可不慎。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病一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又云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真死不治。”

在中医古籍中,经一般指的都是《内经》,但地、水、火、风显然和《内经》的五行理论不符,那么这个“经”又是什么呢?原来自南北朝以来,大量印度僧人辗转来到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有佛经,还有古印度医学。到唐朝随着玄奘完成“西游记”,他带来了更多的经书,这为中医与印度医学的交流提供了基础。在他带来的经书中就有“若地大增加,则身体沉重;水大积聚过多,则常有涕唾;火大旺盛,则头胸壮热;风大窜动,则气息冲击”(《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九、《法苑珠林》卷九十五)的记载,《金光明最胜王经》被誉为众经之王,备受信奉大乘教的人推崇。在一些其他的经书中还有“四大各有一百一病,地与火可发热病二百二;水与风可发寒病二百二,合为四百四病”的记载。孙思邈在当时与佛、道两教接触密切,显然他是受到了佛经的影响才写出这段话的,与此同时他又加入了五行相克的理论,真可谓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另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至于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由此可见我们的药王对于医学知识是多么渴求。如今西医在许多方面都长于中医,我们也免去了“不远千里伏膺取决”的过程,但我们却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

在中西医结合的环境下,大量的印度医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也被中医吸纳,例如《千金要方》中按摩法第四就是以“天竺国按摩此是婆罗门法”命名的。此时最著名的技术引进要数源自印度的金针剥障术了,这一方法自唐朝一直流传到新中国成立后,白居易曾为没有得到这种医疗技术的救治感到遗憾,而毛泽东这位伟人则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重见光明(据说在印度,这项技术早已失传)。

虽然一些印度医学的治疗手段仍然被中医所运用,但自孙思邈之后,印度医学的理论逐步淡出了中医的视线。这大概是因为这些理论虽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毕竟也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解决当时医疗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于是中医又开始试图利用解剖的手段来武装自己的理论,希望以此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