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针刺之前的准备

针刺之前的准备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篇说明针刺之前必须注意人体的阴阳、左右、上下、表里、顺逆等,了解疾病的寒热和虚实,以此来确定针灸补泻的治法。先掌握经脉循行的路径,再施针,并根据具体病情,正确地取穴治疗。用针刺治疗疾病,必然有相应的章法和原则。邪气伤害人体,其发病时会战栗,身体振动。在本篇里,作者直抒胸臆,说明了《黄帝内经》全书的写作目的。

本篇说明针刺之前必须注意人体的阴阳、左右、上下、表里、顺逆等,了解疾病的寒热和虚实,以此来确定针灸补泻的治法。


黄帝对岐伯说:“我听您讲了很多关于九针的知识,多到不可胜数,我将其归纳整理,而成为一个系统的纲纪。我讲给您听,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就请指出,以便加以改正,使之长久流传,并使后人免受疾病的危害。要传授给能担当大道的人,而不能随便传给不可靠的人。”

岐伯再拜稽首说:“让我来恭听圣王之道吧。”

黄帝说:“针刺治病的道理在于,必须知道五脏六腑行气所在的部位,区别其阴阳表里,以知其血气的多少、脉气在周身运行的逆顺情况,及血气出入交会的腧穴,而后才能根据病情作出适当的治疗。”

还应懂得如何排解郁结,知道补虚泻实的手法,以及各经经气上下交通的腧穴,更要明确认识经脉在人体内相连接的通路,审察疾病所在的部位。诊察病人感受风雨侵犯的部位及原因,掌握腧脉运行的路径,并要严谨地调理气机,明确经脉循行的线路以及左右支络相交会的部位。

如果病人患有寒热相争的疾病,就应调和阴阳;如果患有虚实难辨的疾病,就应明确诊断,以使其通调平治;如果患左右不相协调的疾病,就应用缪刺法,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只有明确了病情的顺逆特征,才能预知顺者可治,逆者不可治;如果脏腑阴阳不偏而能协和,就能判断其疾病起色之时。推究疾病的产生的本末,观察其寒热的变化,懂得病邪侵入、转化的部位,针刺治疗时就不会发生危险。如果能了解九针的不同性能,那么就是全面掌握了针刺的技能。

明白手足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腧穴的主治范围,就可以恰当地运用慢快的补泻针法,通晓经脉运行的屈伸出入了。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与五行相合。五脏六腑,配属于阴阳五行,也各有功能。四时八节的风,都有阴阳之分,各自从一定的部位侵犯人体,都会在面部的一定部位显现出不同的色泽。五脏六腑的病变,可以通过观察疼痛部位,结合面部所显现的颜色,来判断其寒湿属性和病经所在。

审察皮肤的寒温滑涩,就能了解病邪所在的部位。横膈膜上为心肺属阳,下为肝脾肾属阴,所以审察膈的上下,就可推知病气的所在。先掌握经脉循行的路径,再施针,并根据具体病情,正确地取穴治疗。治疗正气不足的虚证,用针宜少而进针要慢,刺到一定深度后,应作长时间留针,使正气徐徐入内。如果高热在上半身,就当推热下行,使下和于阴。如果高热在下,就应引热上行,以使邪气排出体外。治疗时要分先后,先痛的应当先治,寒邪在表的,应当留针以补阳,助阳以胜寒;寒邪入里的,应当取合穴以泻寒;凡病有不宜用针刺的,应改用灸法治疗;上部气不足的,应‘推而扬之’,使其气充盛;下部气不足的,应‘积而从之’,采用留针法,使正气充实其下;阴阳都虚的,当用灸法治疗;寒气厥而上逆,导致阳气大虚,或者骨侧的肌肉下陷,或者寒冷感已经超过两膝的,就应当取足阳明胃经的三里穴,并用灸法治疗;阴络所过之处,寒邪侵入而滞留在内的,或寒邪由络脉深入于内脏的,当用针推散其寒邪;对于经脉下陷的,应当用灸法治疗;对于脉络坚实凝结的,也应当用艾灸治疗;如果不知病痛所在的确切部位,就应当灸阳跻脉的申脉穴和阴矫脉的照海穴,男子取阳跻,女子取阴跷,如果男子取阴跻,女子取阳跷,就是犯了治疗上的错误,这是良医所禁忌的。掌握了上述道理,用针的道理也就完备了。

《子午流注针经》针法图

用针刺治疗疾病,有相应的章法和原则,必须要上观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下察四时节气的正常与否,以避免邪气的侵袭。只有了解了天时的宜忌,才能谈论针治的意义。还要明白手足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腧穴的主治范围,才可以恰当地运用补泻针法。

用针刺治疗疾病,必然有相应的章法和原则。上观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下察四时节气的正常与否,以避免邪气的侵袭。注意观察百姓,审察其虚实之证,千万不要触犯病邪。遇到风雨灾害,遭受天灾或饥荒时,假如医生不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使病情加重。所以只有了解了天时的宜忌,才能谈论针治的意义;要继承古人的成就,并在现在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只有仔细观察微妙广大的大道,才可以通晓明辨变化无穷的疾病。医术低劣的医生不注意这些道理,而医术精良的医生却很珍视它。如果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就会认为名医是借助于神力而治。

邪气伤害人体,其发病时会战栗,身体振动。正邪伤害人体,发病时,仅面色有轻微的改变,身体并无异样,此时邪气似有似无,若存若亡,症状非常不明显,也不易把握病人的确切病情。

“所以高明的医生在疾病的初期,就根据脉气的变化进行治疗;而低劣的医生,只有在疾病形成后,才知道如何治疗,这样导致病人形体衰败。所以医生在用针时,必须要知道脉气运行的部位,再守候其出入的门户,审时度势,掌握调理气机的方法,该补还是该泻,手法上应快还是应慢,以及如何取穴等,都有一定的法度。如用泻法,则须采用圆活流利的手法,逼近病处并捻转针身,如此,就能使正气得以流通。快进针,慢出针,从而引导邪气外出。进针时,针尖应迎着经气的运行方向,出针时,要摇大针孔,以使邪气快速外泄。如用补法,则手法必须沉稳,精神从容恬静,首先按摩皮肤,令病人舒缓,看准穴位,用左手按引,使周围平展,以引动经气;右手推循着皮肤,轻轻地捻转,慢慢入针。刺入时,针身必须端正,施术者要静心安神,耐心地等候气至,气至后要稍微留针,待经气流通后,应马上出针,随即在穴位皮肤上揉按,掩闭针孔,使真气仅留存于内而不外泄。总之,用针的关键,在于专注神志。”

《灵枢》 明刊影宋本
日本内经学会藏

在本篇里,作者直抒胸臆,说明了《黄帝内经》全书的写作目的。由于关于针刺的知识纷繁复杂,其中也有不少谬误,作者将其归纳整理,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长久流传,使后人免受疾病的危害。这些理论可以传授给能担当大道的人,但是也不随便传给不可靠的人。

雷公问黄帝:“《针论》说:‘针刺理论,遇到合适的人才可传授,不合适的人就不能传授。’那么,你怎样来判断合适与否呢?”

黄帝说:“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在治疗实践中观察他的品德和能力,就可以判断他是否合适了。”

雷公说:“我想听闻各观其能而分别用之的道理呢?”

黄帝说:“眼睛明亮的人,可以让他辨别五色;听觉敏锐的人,可以让他分辨声音;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人,可以让他传达言论;言语徐缓,行动安静,心细手巧的人,可以让他使用针灸,以调理气血的顺逆,观察阴阳的盛衰,从事处方配药的细致工作;举止柔和,心平气和的人,可以让他做按摩导引,以运行气血的方法进行治疗;生性好忌妒、口舌恶毒而且轻视别人的人,可以让他唾痈肿、咒邪病。手足生硬狠毒,常常损坏器物的人,可以让他按摩积聚,解除痹痛。如此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才能顺利施行各种治疗方法,并将其推行下去,名声才会流传开来。如果用人不当,不仅不能成功,还会埋没了夫子的名声。‘遇到合适的人,才能传授他,不遇到合适的人就不能轻易传授’,就是这个道理。判断人是否手毒,可以用手按压乌龟的办法,把乌龟放在器皿下,人的手按在器皿上,每天按一次,手毒的人按五十天,乌龟就会死,而手柔顺的人,即使按五十天,乌龟还活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