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右腋窝神经鞘瘤

右腋窝神经鞘瘤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例病变与腋动脉紧密相贴。结合临床,本例首先应考虑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臂丛神经自下颈部经前、中斜角肌之间进入腋窝,在该处臂丛神经各束支及其主要分支包绕腋动脉,并与前方的腋静脉共同包裹在腋鞘内。总之,对于发生在腋窝区的病变,应当密切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起源、观察病变的形态、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及病变的强化特点,从而做出排除性诊断,缩小定性诊断的范围,做出提示性诊断。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自觉右肩部疼痛并发现右腋窝区肿物半年,逐渐增大,有轻压痛且向右上肢放射,不伴发热、体重减轻,局部无红、肿。

体检:右锁骨下、腋前可触及边界不清的肿块,质韧,有搏动感;未触及浅表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2×109/L。

【影像学表现】

1.CT 平扫,于右侧腋窝区腋血管深面、肩胛下肌前方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直径约5cm,CT值24Hu,密度尚均,低于周围肌肉组织,外有密度稍高的包膜,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图95a、b)。增强检查,病变内部呈斑片状及线样不均匀强化,CT值39Hu,壁均匀强化,CT值48Hu;病变与腋动脉紧密相贴(图95c、d)。邻近骨质、肌肉未见异常,肺内未见异常,肺门区、纵隔内未见淋巴结增大影。

2.超声 右锁骨下方低回声团块影,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内见不规则少量液性暗区及血流信号,与腋动脉关系密切。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为右肩部疼痛并右腋窝区肿块半年,有轻压痛并向右上肢放射,不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不支持非特异性感染性病变;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部CT示肺门、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肺内未见异常病灶,且肿块较大,不支持淋巴瘤、结节病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块边界清楚、邻近骨质未见异常,骨或软骨起源的病变可除外;病变呈软组织密度,CT增强检查病变轻度不均匀强化,可排除脂肪瘤、胸壁结核性脓肿、囊肿性病变及血管源性病变。本例病变与腋动脉紧密相贴。该区有臂丛神经、淋巴结、脂肪和纤维结缔组织等,应考虑到以下疾病:

1.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 常边界清楚,呈软组织密度,密度较低、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可有轻度强化。结合临床,本例首先应考虑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

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多见于老年人,肿块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边界清楚,肿块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3.转移瘤 除表现腋窝病变外,常在其他部位可见原发瘤及纵隔、肺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但也有少数病例原发灶症状体征不明显,仅表现为腋窝肿块,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如胃癌、乳腺癌)也有报道。

4.脂肪肉瘤 肿瘤内常含有不同比例的成熟脂肪区,完全呈软组织密度而无脂肪密度者少见。

图95 右腋窝神经鞘瘤
a、b.右侧腋窝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尚均,外有包膜,边界清楚,周围脂肪界面清楚;c、d.增强检查示病变内部呈斑片状及线样不均匀强化,壁均匀强化,右侧腋动脉受压前移

【手术记录与病理】

肿瘤约5cm×4cm×3cm,质软,位于右锁骨下、腋窝区,居臂丛神经、腋动静脉后上方,与臂丛神经关系密切,并见多个神经分支与肿瘤相连。

病理诊断:右腋窝区神经鞘瘤。

【讨论】

腋窝为锥形腔隙,位于臂上部和胸外侧壁之间。腋窝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该区可发生不同组织学起源的病变。臂丛神经自下颈部经前、中斜角肌之间进入腋窝,在该处臂丛神经各束支及其主要分支包绕腋动脉,并与前方的腋静脉共同包裹在腋鞘内。在CT上辨认腋窝区臂丛神经较困难,但当发现臂丛神经走行区肿块或前、中斜角肌之间脂肪界面消失而被软组织密度占据时,常提示肿块来自臂丛神经,尤其是临床有臂丛神经痛或触及肿块时上肢有麻木感,强烈提示肿块与臂丛神经有关。神经鞘瘤是起于周围神经髓鞘的良性肿瘤,发展为恶性者极少,主要生长于大神经干,生长缓慢,CT表现缺乏特异性。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并具有多平面成像的优势,因此对判断病变起源有帮助,但对病变的定性也有局限性。

总之,对于发生在腋窝区的病变,应当密切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起源、观察病变的形态、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及病变的强化特点,从而做出排除性诊断,缩小定性诊断的范围,做出提示性诊断。CT引导下穿刺活检常能确诊。

(张 翀 叶 宁 于铁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