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附子泻心汤方

附子泻心汤方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为五苓散证,故用泻心汤则不治。食臭,即伤食酸臭味。干噫食臭者,即消化不良,嗳气吞酸也。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水走肠间,故腹中雷鸣而下利,对此可用生姜泻心汤主治之。伤寒发汗表解以后,原有胃中不和的宿疾,因又发作,胃虚则饮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中有水气,故腹中雷鸣下利也,生姜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方解】此于泻心汤加附子,故治泻心汤证,而半陷于阴证者。

【解读】胡希恕老师称附子泻心汤证为半陷于阴证,即未完全陷于里阴证,实即指上热下寒的阳明太阴合病证。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本以里有停水而误下之,胃中虚,则水乘之逆迫于心下,故心下痞。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为五苓散证,故与泻心汤则痞不解也。

【按】此亦误下里有水气的太阳病,表不解则水伴冲气以上逆,故心下痞。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为五苓散证,故用泻心汤则不治。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发汗解之后,由于胃中虚,客气乘虚而上逆,故心下痞硬。噫同嗳。食臭,即伤食酸臭味。干噫食臭者,即消化不良,嗳气吞酸也。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水走肠间,故腹中雷鸣而下利,对此可用生姜泻心汤主治之。

伤寒发汗表解以后,原有胃中不和的宿疾,因又发作,胃虚则饮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中有水气,故腹中雷鸣下利也,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平时消化不良的人,一旦外感,往往诱使发,本条所述,即是一例,并非治疗有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