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方仁工专辑

方仁工专辑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参加杨先国老师的“本色语文”工作室学习,承担了《特级教师谈语文》中方仁工老师的《漫谈写作教学》讲座的整理工作,有机会多次观看方老师的讲座录像,多次向方老师请教有关讲稿的内容,多次聆听方老师的教导。随着联系次数的增多,对方老师的敬佩之情愈加浓烈。方老师更热爱写作,先后撰写了十多本专著,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在全国中学语文界有较大影响。

方仁工专辑

钱璟编写整理

走近名师

“五十”而不惑的方仁工老师

参加杨先国老师的“本色语文”工作室学习,承担了《特级教师谈语文》中方仁工老师的《漫谈写作教学》讲座的整理工作,有机会多次观看方老师的讲座录像,多次向方老师请教有关讲稿的内容,多次聆听方老师的教导。随着联系次数的增多,对方老师的敬佩之情愈加浓烈。

这位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老者仍然坚持每天上班,仍然坚持写文章,仍然坚持每天上写作课,他对语文教学执著的爱犹如一盏明灯,照出我的懈怠,使我明白尚需努力、努力、再努力!

方老师是上海市市北中学名誉校长、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曾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兼职督学。

在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中,方老师形成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特色,尤其在作文教学上很有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经过他的点拨,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写作。他在市北中学倡导“每日写作900秒”,并不要求学生正儿八经地写“成篇作文”,也不要求写追随中考高考“模式”的应试作文,天南海北,随心所欲,效果却十分明显。日积月累,熟能生巧,不仅有利于锤炼思想,训练语言表达,也有助于“应试”,这样的方法值得推广。

方老师更热爱写作,先后撰写了十多本专著,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在全国中学语文界有较大影响。方老师的著作主要涉及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写作教学、阅读教学与随笔等。

方老师对儿童文学创作情有独钟,他能够把历史故事写得出神入化,方老师编写的历史故事既兼顾历史的真实又注重艺术的真实。他用童话这种文学样式,在虚幻的情节中展示着生活的真实,用大胆的夸张与想象揭示了人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歌颂了进取,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德和品行。作为作家,他有一种责任感,作为教师,他有一种使命感,那就是不媚俗不庸俗,墨守高尚。

方老师平时主要精力放在学校教育,所以结合学生实际及自己的体会,写了一些杂文、随笔,《耕耘散记》、《语文报》上的“方老师信箱”及《语文世界》的“情感双通道”专栏等给青年教师和学生许多启示。

另外,方老师结合自己的本行,还出版了《怎样写想象作文》、《怎样写说明文》、《记叙文写作杂谈》、《议论文写作技巧》、《作文十五阶》、《方老师教作文——作文不难》等写作辅导书籍,教给学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每当有人提及方老师的这些成就时,他总说,如果我写的东西,能在青少年中有一些影响,能给他们些许的帮助或启迪,那么,我也算尽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我愿意继续用自己的笔,做一些为青少年服务的力所能及的工作。

方老师是一个投入生活而创造生活的智者,早几年他曾说:“‘孔子四十而不惑’,他是圣人,我辈乃凡夫俗子,如能做到五十而不惑,已经很了不起了。虽然我已近‘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但我的教龄只有五十,真诚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他对眼前的一切都十分知足。每天依旧教他的写作课,依旧写他喜欢的文章,并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乐在其中。

在谈到如何进行有效写作教学时,方老师侃侃而谈:

一、作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写作教学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不要小看写作,如果你读了、背了许多文章,可是你的写作却是一塌糊涂,就不能说你的语文水平很高。所以,它是检测阅读教学是否到位的重要依据。

过去有人说,语文教学应以阅读教学为主,古人说阅读如何重要,阅读多了,写作就会好,这种说法是片面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文章是一种吸收,写作是阅读文章后的应用。读、写都重要。语文教学光重视读是不够的,应该读写相结合,把读写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二、作文教学现状

尖子学生是冰山一角,大多数学生怕作文,达到作文要求的人数不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件伤脑筋的事,如果不是因为要考试,因为升学考试的语文试卷上作文的分数占得不少,大概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去写作文。可是要应试,学生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自然写时,就会“落笔如有千斤重”。

学生写作练习机会少。《卖油翁》中老翁与陈康肃的本领都是靠手熟,而现在学生是手生,练习的机会少,一学期只写几篇作文,自然手生,就写不好文章。

加上训练时作文题目瞄准应试的多,文体训练不到位。平日作文以记叙文、议论文训练为主,作文训练急功近利,效果不好。作文指导、批改不得法,较多时候批改实效性比较小。

1.当前作文教学要有三个突破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一定要努力引导他们不断地进行对客观事物的吸摄,到加工并形诸笔墨这样的训练,而且要不断地反复进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为此,作文教学:

一要突破常用文体的写作模式,长久以来,我们以记叙文为基础的做法是错误的,观念要改正,要重视表达方式的训练,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是基本功。

二要突破成篇作文的训练格局,作文训练一“成篇”,就容易“面面俱到”,不但时间安排上有困难,训练要求也很难突出重点。一“成篇”,清规戒律也就多起来。而训练学生写片断,需要的时间短,练习机会多,又可以不考虑片断的思想性。片段训练可以有时练立意、构思,有时练选材、组材,有时练开头、结尾,有时提供一定“情境”让学生开展想象,有时通过口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说“文”,或按照要求进行仿写,甚至也可以让学生对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写评语、注释等,总之,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要突破读写分割的教学现状。充分运用好教科书,把读与写组合好,为我所用。例如对课文进行改写、扩写,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还可以对课本中的某个场面进行改写,如把次要人物改写成主要人物,在教授一首古诗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把诗改写成现代散文,方法很多,老师们在教学时可以自己安排内容自己设计,突破读与写分离的格局。

2.要重视平日写作训练

教学中可采用“三线并进”法,三线指现代文、文言文、作文,每周都安排现代文、文言文、作文教学,每周两节课上现代文,两节课上文言文,一节课上作文。每周一节的作文课要有写作体系。每堂课的安排,根据写作的客观要求和规律,以及学生的需求,做到大致有序;每一堂课,则突出一个重点,让学生每学一堂课,就对所学的重点有较深的印象。

方老师的一贯风格,顶真投入地做事,低调谦和地做人,在上海教育界口碑非常好,赢得了广大中青年语文教师的爱戴。正如古人所言“爱人多容,可以得众”。天下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像方老师那样“五十”而不惑呢。

我很喜欢方老师自己写的小传,兹全文恭录如下。还有他的部分著述目录,也一并收录。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他是怎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前辈,他的语文教学达到怎样的一个学术高度。

方仁工口述小传

1937年7月生于江苏江阴。童年,在跟随母亲四处“逃难”中度过。为了躲避日寇,在江阴的祝塘、华市、长寿史家巷、陆家桥、郁家桥等地亲戚家藏身,断断续续读过四五所小学。1948年进祝塘中学(原名力行中学)读初中到1951年毕业。1951年考入江阴的江苏省立南菁中学,在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书院”中读完了高中。高中阅读了很多文学作品,希望成为一名作家。课余,为学校校报《南声报》写写稿子,1954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的前身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这是一所当年新开的学校,预先根本没有填过这所学校的志愿。但自从进入之后,便决定了我今后的生活。1956年毕业之后直到现在,我一直是一名教师。先在上海市十三初级中学(后改为共和中学)当语文教师、教研组副组长、班主任。1961年被调入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当语文老师,为在职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文化大革命期间进修学院解散,被调至一所以当时全国出名的门合同志的名字为校名的“门合中学”工作。“四人帮”被粉碎后,又调回教师进修学院(当时叫红专学院)担任过教师,为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中文函授的在职教师作辅导,上语文教学法,并担任语文教学研究员,兼教学研究室副主任。1986年,被区委组织部调到市北中学当校长。市北中学是一所老学校,为市重点中学,1915年创办。在这所学校当了十三年校长,于1999年从岗位上退下,被市教委命名为“名誉校长”。

2002年12月办理退休手续,但仍在工作,曾被市北中学委派为由该校协办的民办沪北中学当校长。

1985年,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现担任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还曾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兼职督学。

粉碎“四人帮”后,我写过一些寓言诗,还写过一些童话的评论,经陈伯吹先生和洪汛涛先生介绍参加了上海作家协会,编入儿童文学组。关于童话,曾写过《童话与现实生活》(论文),主编过《童话十家》(海燕出版社出版),并撰写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明天出版社)中的童话寓言部分。

我还编写了一些儿童读物,如《斯巴达克斯》、《杨靖宇的故事》(少儿出版社)、《史可法》(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家的青少年时代》(上海教育出版社);在曹余章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故事大观》中,我编写了元明部分及清代的大部分,共56篇。

由于主要精力放之于学校教育,结合学生实际及自己的体会,我写了一些杂文、随笔,上海教育丛书出版了我的《耕耘散记》,我还在《语文报》上开设了“方老师信箱”,《语文世界》开设了“情感双通道”专栏,把前几年发表的东西汇总,我编辑《方老师信箱——写给中学生的心里话》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结合自己的本行,我还出版了《怎样写想象作文》、《怎样写说明文》、《记叙文写作杂谈》、《议论文写作技巧》、《作文十五阶》、《方老师教作文——作文不难》等写作辅导书籍。

其他,则有作品评析等文章散见于语文报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播出了我作文教学的讲话(计50篇)。

在20世纪80年代,我曾应文化部之邀,为全国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讲习班(西南片、东北片)讲过童话研究,其他的文学活动参加得很少。我自己感到,尽管写了一些东西,但堪称为“作品”的,实在太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自己还称不上一名真正的作家,充其量是个写家,或者说是个杂家。但不管怎样,我觉得,如果我写的东西,能在青少年中有一些影响,能给他们些许的帮助或启迪,那么,我也算尽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几年来,我总能收到全国各地中学生给我的来信,要我帮助他们解决困惑,看到这些信,并给他们回信,我觉得自己在工作,我写的东西总算也在发挥作用,因而感到有一点儿欣慰。我愿意继续用自己的笔,做一些为青少年服务的力所能及的工作。

方仁工著述目录(部分)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

1.《童话与现实生活》(论文,辽宁少儿出版社《儿童文学讲稿》,1984年)

2.《童话十家》(编写,海燕出版社,1987年)

3.《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陈子君主编,撰写童话、寓言部分,明天出版社,1991年)

4.儿童读物:《斯巴达克斯》(少儿出版社,1981年)

       《杨靖宇的故事》(少儿出版社,1983年)

       《中国古代文学家的青少年时代》,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史可法》(新蕾出版社,1993年)

5.《中国文学故事大观》(曹余章主编,本人编写元明及清大部分计56篇,少儿出版社,1996年)

二、写作教学

1.《说明文写作开窍》(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怎样写想象作文》(金志浩主编《少年作文实用对策》第五章,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3.《记叙文写作杂谈》(与人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4.《议论文写作技巧》(与陈昌富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5.《作文丛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6.《作文十五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方老师教作文——作文不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8.《我最得意的作文》(学生每日写作900秒作文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9.《作文就这样写》(主编,小学、初中、高中各一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方老师教作文》(小学、初中、高中各一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三、阅读教学及随笔

1.《名师教你学习方法——初中记叙文》(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6年)

2.《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入门大全》(主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

3.《中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辞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4.《成语格言应用辞典》(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5.《耕耘散记》(上海教育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6.《方老师信箱——写给中学生的心里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四、分类选集

1.《拾掇记忆的碎片》

2.《追求阅读的精神高度》

3.《与青少年朋友握手》

4.《开启写作的成功窍门》

5.《寻访历史人物的踪影》

6.《走进斑斓的童话世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五、其他

1.《中学生作文平话》(山西师大语文报连载)

2.《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初中生优秀作文选》连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3.《一个语文教师的作文经历》(《全国优秀作文选》连载,江苏教育出版社)

讲座实录

主  题:漫话写作教学

主讲人:方仁工

时  间:2011年6月1日

讲座内容:

大家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我已是属于过去,今天,我们是过去与现在和未来的对话。过去的东西往往比较陈旧,或者说是比较保守,那么,我希望我讲的内容可供大家批判。漫话作文教学或者说写作教学,这“漫”就是随便说,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完全是我自己的体会。随便说说,所以说是漫话,但是考虑说话的条理性,下面我分五方面来谈。

一、作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写作教学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不要小看写作,你的语文水平有多高,可以用作文来检验。如果你读了、背了许多文章,可是你的写作却是一塌糊涂,就不能说你的语文水平很高。所以,在中考、高考中作文占了一定量的分值,它是检测阅读教学是否到位的重要依据。

过去有人说,语文教学应以阅读教学为主,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这是对的。但是我感到不能把写作文看作是负担。古人说阅读如何重要,阅读多了,写作就会好,这种说法我认为是片面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我看,孔乙己文章可能读得不少,但说起话来呢,不怎么样。没有看到孔乙己写的文章,说话尚且如此,文章恐怕就未必见佳吧。这样说,不是否定阅读训练。阅读文章是一种吸收,写作是阅读文章后的应用。读、写都重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要思考这样的作品如果我写,我会怎样写。作家夏衍曾说,我看别人作品时,拿到题目先想一想如我写,我会怎样写,再看别人文章,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写?这样写是否好?并与我的思考作一番比较。所以,在阅读时要想到写作,再从写作想到阅读。过去我写文章时总要想一想,过去读过哪些文章?哪些是可以做参考的,哪些文章对我很有启发?要想一想,若不想,拿到题目就写,把阅读放一边,是写不好的。读与写两者要紧密结合。

听说读写,四字关系如何处理?听是用耳读,说是用嘴写。叶圣陶先生曾说,听说读写都重要。对于我们学母语的人来说,我觉得读、写两条腿要长一些,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平均用力不行,应把读、写放在重要位置。过去有些民间诗人是文盲,诗写得不错,但是不识字;现在有些学生,平时摆龙门阵很会说,但是让他拿笔写文章,却是提笔若有千斤重,所以光重视说是不够的,应该读写相结合,把读写放在重要的位置。

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我感到总体水平不够理想,表明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进行。现在媒体上呈现许多满分作文,好像学生的写作都很好,其实是冰山一角,水下的作文是不行的,不能把高分作文作为自我安慰的依据。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满分作文不代表学生的作文水平,从现状来看,我们应该很好地进行语文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作文教学现状

1.尖子学生是冰山一角,大多数学生怕作文,达到作文要求的人数不多。

2.写作练习机会少。《卖油翁》中老翁与陈康肃的本领都是靠手熟,而现在学生是手生,练习的机会少,一学期只写几篇作文,自然手生,就写不好文章。

3.作文题目瞄准应试的多,文体训练不到位。

4.平日作文以记叙文、议论文训练为主,高考作文题已呈现散文化趋势,散文化作文题已是一种倾向。

有一年,我参加高考作文的命题工作,试卷上注明文体不限,但出议论文的较多。为什么记叙文的题目出得较少呢?这是因为记叙文的题目比较难出。为了应付考试,许多学生事先准备了作文,只想着考试时套用,我想如果出记叙文题目,只要准备一篇好人好事的文章大概也行,什么题目都好用。例如《雨中》、《仰望星空》等,只要把背景、场景换一换就行。所以记叙文题目难出,而议论文命题容易,大家猜不到,历年来议论文题目比较多。于是有人质疑,考纲上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都属考试范围,为什么总考议论文?于是为了顺应民意,耍了小花招,“文体不限”。事实上,让学生准备一些夹叙夹议的文章是不吃亏的,临场也能套用。于是散文化的题目在高考的命题中出现的几率就比较多。中国的香港和台湾或者外国的作文题不是这样的,哪像我们的试题文学色彩那样鲜明,或者有如过去科举考试那样出题。因此,我们作文考试的命题思路应该改革。

去年(2010年),北京的试题是给了有关捕鱼的材料。材料何来?我从文学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它指出这材料是一位文学家写的,大致内容:热带鱼养在鱼缸中总养不大,后来把鱼养到水池中,不久就长大了,材料要揭示的中心是:人与鱼一样,要到大环境中锻炼。其实,作家的材料是虚构的,他并不熟悉热带鱼的特性,热带鱼是养不大的,热带鱼生活的环境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控制,水池中没有温度的控制,鱼是要死的。出题时,命题者只注重命题的形式,注重题目的“思想性”,这就有点儿牵强附会了。

去年(2010年)上海考试的试题,我认为也有问题。材料是小学里的一篇文章,大意是某国渔夫抓鱼,每次捕到鱼,渔夫总要用尺来量一量,比较小的鱼就把它重新放回水里去。我想:从严格的意义上看这题目不真实,鱼有各种各样,带鱼是长的,鲳鱼是扁的,怎么量?大前提应是同一品种,这样才有可比性。

命题者命题时,应该先有一个框架,再进行命题,就比较好。例如:上海有一年高考题《他们》,题目不错。作文题应体现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限制性,二是启发性。《他们》题目的启发性大,但是限制性小,例如,两人在马路上走,可算“他们”;父母两人可算“他们”;办公室里的老师们也可算“他们”。像这样的题目限制性小,预备好的作文容易套用,但总体上还算可以。

我认为,当前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作文指导、批改不得法,较多时候批改实效性比较小。

高分作文的导向值得商榷。每年高考后都拿高分作文进行点评,我认为应该拿中等作文进行研究。眼光锁定高分作文,眼睛越看越亮,不妥,与实际脱离太远。要看中等水平的作文,它反映了大多数学生的水准。既然我们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不是作文比赛,是升学考试,那么考试就要看平均水平。

近两年,高考作文出现了以文言文、古诗词为表达形式的现象,新闻、报纸又做了不当的引导。“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新闻记者只注重新闻性,看到中学生以这些形式来应试,就作为新闻了。后来很多学生去模仿,弄虚作假现象应运而生。

第二,如何提高作文水平,理解上有些偏向文章的思想性。

老师们重视作文的思想性,尤其是阅卷时,中老年教师更重视作文的思想性,这样做不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要求是对作家而言的,不是对中学生作文而言。我们不能把评价作家的标准当作中学生作文的标准,学生作文仅作为训练而已。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作文是练习,它与数理化作业是一样的,与美术素描、音乐视唱是一样的,不要片面地去强调思想性。画人体模特,唱练习曲,有什么思想性?但这方面做好了,将来画画作曲,就有了基础了。

作文是练习,训练我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经常有老师把评价作文当做评价文学创作,思想性好,写几句口号、引几句名人名言,批分就高,这种训练是指导学生说假话,不好。

其实写作有个双重转化问题。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反映到头脑,就成了头脑中的“意”。这是一重转化。根据头脑中的“意”,写成文章,把“意”变成语言文字,就成了“文”。这是又一重转化。从“物”到“意”,从“意”到“文”,就是双重转化。现在作文指导,往往对第二层转化注意较多,即怎样写考虑较多,不考虑写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怎样煮饭?所以写作文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第一重转化的指导,不是急于教怎样写。

有了写作的素材写下来是比较方便的。例如,当年高玉宝文化水平较低,写入党申请书时,连“入党”二字都不会写,只能用画一条鱼(入)一口钟(钟声当当响)表示,但是他有生活体验,写出的作品经过作家的修改、润色,就成了好文章,所以指导学生时,要启发他写什么,然后再教他如何写,我们现在有些做法是欠科学的。

三、当前作文教学要有三个突破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一定要努力引导他们不断地进行从对客观事物的吸摄,到加工并形诸笔墨这样的训练,而且要不断地反复进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为此,我以为作文教学一要突破常用文体的写作模式,二要突破成篇作文的训练格局,三要突破读写分割的教学现状。

1.突破常用文体模式

长期以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是中学生进行训练的“常用文体”。这在语文课程标准上也有类似的表述。有些同志甚至还认为,“记叙文”是基础,记叙文写不好,议论文也很难写好。于是,学生的作文就在这三种文体中兜来兜去。常用文体,其实是一种笼统的概念。学生的作文,能不能跳出这“三大文体”的限制呢?事实上,有不少好文章,很难说出它们究竟属于哪一种文体,文体的划分,本身就是比较粗线条的。《岳阳楼记》是什么文体?我看,说它是议论文,也不算错。茅盾的《风景谈》呢?我看,是在以谈风景为名谈政治,骨子里是议论。有些文章,明明是“散文”,可当作了“记叙文”,文学作品的分类与常用文体的分类,常常纠缠在一起。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作茧自缚,用“文体”这一框架去框住学生活跃的思想呢?

小学考记叙文,老师就训练学生写记叙文,侧重于写一件事,于是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学校里的一件事”、“马路上的一件事”……;到中学记叙文还是基础,所以继续练习。长久以来,我们以记叙文为基础的做法是错误的,观念要改正,要重视表达方式的训练。

其实,记叙文是很难写好的。议论文好写。例如,看了一场电影,问学生电影好看吗?好看,为什么好看?说出理由,把这段话写下来这就是议论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在低年级首先要注重训练。学生在写记叙文中把事情写具体有困难,如果注重五种表达方式,就可以解决困难。叙述重在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重在刻画,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说明重在解释,解释清楚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等;议论重在证明观点的正确与否;抒情重在宣泄感情。

为什么要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过去一直以记叙文学习为主,现在改变成重视表达方式的训练,表达方式训练得熟练了,学生写作不同文体就有了基本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就比较实在。

有一次,我训练学生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写什么是文学作品,说明时要求用到分类、举例、比较等手法。不少学生这样写:如果说绘画是色彩、线条的艺术,音乐是节奏与旋律的艺术,那么文学作品就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分诗歌、小说、剧本、散文四大类别(举例略)。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对准敌人的匕首与投枪,有害的作品就是砒霜和鸦片烟……这样写,把什么是文学作品说得很清楚。教学说明文不仅让学生认识说明文,还要让他们懂得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又一次让学生介绍“晨”,要求用五种表达方式,每种用一两句话体现。我这样指导,记叙:早晨几点起床;描写:早晨东方的天空怎样;说明:今天晴到多云,最高温度多少,最低温度多少;议论: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要抓住这大好的时光;抒情:多么美好的天气……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就能达到训练的效果。

再比如指导学生对文章开头进行训练,分别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来各写一个开头。

总之,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是基本功,作文课上教师在学生写习作时,不要只顾备课、批作业,要进行巡视指导。

注重文体下属品种的训练。什么叫文体下属品种?记叙文分写人、写物、记事三类,写人可以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等,命题要具体,训练的题目像《记一件难忘的事》,就出得较大。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外国的作文训练都是小的品种,像《一双儿童皮鞋》、《一件漂亮的时装》。

注重作文的实用性。现在作文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一些知名的学校已经开始关注作文的实用性,实用性的作文不是应用文,大的如对事情的看法、评判,对生活的现状提出某种建议,小的方面如自荐信、发言稿、招生简章等都是实用性很强的文章,所以常用文体要突破。

2.成篇作文的格局要突破

作为文章,当然应当“成篇”,但中学生的作文作为一种“训练”,它相当于别的学科的习题,不一定要跟发表的作品相提并论。作文训练一“成篇”,就容易“面面俱到”,不但时间安排上有困难,训练要求也很难突出重点。一“成篇”,清规戒律也就多起来。

现在一学期学生写6篇或8篇作文,都是成篇,成篇的作文要求比较高,要考虑字、词、句、段、篇的关系,要考虑谋篇、布局、立意等,训练的时间不够。要突破这种格局,可训练学生写片断,这样需要的时间短,而练习机会多,又可以不考虑片断的思想性,如不以“成篇”为目的,有时练立意、构思,有时练选材、组材,有时练开头、结尾,有时提供一定“情境”让学生开展想象,有时通过口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说“文”,或按照要求进行仿写,甚至也可以让学生对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写评语、注释等,目前我们的语文课上得太繁琐,我们可以做一些变革,让学生自读,自学。我们上课时能否选择一些文章不教,组织学生自己品读、圈画、给课文写评语、就课文内容同学自己互相出题进行“考核”等,或进行作文互批,总之,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突破读写分离的格局

现在的语文教科书编写时,编写阅读部分的是一部分人,编写写作部分的又是另一部分人,像拍电影最后“合成”似的,两部分内容加起来,就是一部教科书。我认为这不是语文课本,整本教科书中没有写作学习要求,各单元的导语中,没有多少是针对提高写作水平而言的,这样做并不一定是好的。

上次市北中学请一位香港教师来上一堂课《给母亲梳头》,这堂课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讲文本的材料如何安排衔接,就很好。语文教科书在各单元要求中应该体现读与写的结合,不能有所偏废。

我们上课时要充分运用好教科书,把读与写组合好,为我所用。怎样进行?可以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例如对课文进行改写、扩写等。我有一次看到一位学生对《变形记》一文进行续写,运用课文的材料写读后感,就很好,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我认为还可以对课本中的某个场面进行改写,如把次要人物改写成主要人物,在教授一首古诗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把诗改写成现代散文,方法很多,老师们在教学时可以自己安排内容自己设计,突破读与写分离的格局。

四、要重视平日写作训练

市北中学近年来进行写作训练900秒活动,每天运用15分钟时间进行写作训练,我认为很好。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本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每天写一篇随笔,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这是一种磨炼,刚开始学生不知有什么东西可写,慢慢地养成习惯,就会越写越有滋味。一个阶段训练下来,就有模有样了,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五六个学生开始喜欢写,有写武侠的,有写科幻的……常听学生说最得意的写作训练是作文900秒,灵活,有生活气息,比考试写八股文有意思。

教学中可采用“三线并进”法,三线指现代文、文言文、作文,每周都安排现代文、文言文、作文教学,每周两节课上现代文,两节课上文言文,一节课上作文。那么每周一节的作文课怎么上呢,要有写作体系。从写作的角度可以抓观察能力与积累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可以作训练重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1.通过联想的训练,培养学生快速汇聚材料和多方面汇聚材料的能力

“没什么好写”和“不知道写些什么”,是同学们作文的主要苦恼。其实,只要题目出得符合学生的实际,这些苦恼是完全可以消除的。题目如果符合学生实际,而学生还写不出,那就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一般地说,现在的学生,信息量较多,生活也并不贫乏。思路打开之后,就有可能做到“思如泉涌”,有话要说,要打开思路,“联想”是一把宝贵的钥匙。

(1)“急骤联想”的训练

急骤联想,是美国心理学家马尔茨曼所做的一种实验。它要求受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同一信号做出不同的反应,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广阔性。如教师出示“天空”一词,学生讲:天空是蓝色的,天上有白云,鸟在天上飞翔,天上有月亮、星星、太阳……只要想出与“天空”有关联的内容,都算正确。

我运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快速聚集材料。训练时,要求学生做到:①规定时间(1分钟或2分钟);②想得越多越好;③联想时不必按什么次序,想到就记下来。我曾出了“天空”、“黑板”等较为单一的“信号”让学生训练。学生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注意力比较集中,又由于交流时要尽可能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所以大都积极思索,力求做到讲出新意。譬如对于“黑板”,除了一般地讲性质、用途之外,有的想到了与黑板有关的人和事,有的还以物喻人,要做像黑板一样默默无闻、为他人服务的人。有个别同学说:“黑板就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它能公正地判定教室里每一个同学的是非优劣。”有的则说:“黑板只是被动地记下别人的话,看上去知识渊博;当黑板上的粉笔字擦掉之后,它就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了,我们不要做这样的人。”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往深处想,往细处想,往人们不注意而又有新意的地方去想。

在训练急骤联想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联想所得的材料。这一归纳整理,要放在训练了一个阶段之后,而不要操之过急。过急了,会压抑学生联想的深度广度,学生会按习惯的思维定势去做,联想就达不到预定的目的。有一次,我出了一个题目——作业做不出的时候怎么办?不少学生一开始都说:问同学,问老师,看参考书。我要求:再想一想,不要重复别人的话。有的同学就说:“抄!”一字爆出,全班大笑。我加以肯定:“同学们读书到现在,有几个没有抄过作业呢?抄,也是一种办法啊!”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结果,同学们又讲:作业超过了课标规定,作业本身有错误,不做;休息一会儿听听音乐之后再做……同学们讲了十多种方法,全班气氛相当活跃。在此基础上,我又问:“如果用这个题目让大家写作文,刚才想到的材料是不是都可以用进去?”经过讨论,将材料归纳整理,同学们认为都可以用进去,写的时候可以用“先破后立”、“有主有次”的办法对材料加以组织:先指出抄袭的危害性,再说一说正确的态度应该怎样(包括对片面的做法作补充修正),最后补充一下“有时候”可以怎样。经过这样的归纳整理,同学们对于联想所得到的材料,如何进行筛选、过滤,心里也就有了一定的“底”。以前面训练的“天空”为例,我出了《天空不空》和《啊,天空》两题,让学生对联想到的材料加以挑选,并提出挑选的标准:要有新意,要精要。学生一般都能在比较中作出正确的鉴别。

在审题时,也可用急骤联想的方法。有一次,我以作文题《路边小事》为例,要求学生思考。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小事可写一件,也可写几件;可写过去发生的,也可写现在发生的;可写正面的,也可写反面的。但是,它们都应与“路”联系在一起。“路”,应当是一条具体的路,但“路”也可以有比喻的意义:人生之路,国家发展的道路,四化建设之路……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题目的内涵和外延,想得比较周全,下起笔来就可以按自己的选择去确定构思的方案了。

(2)联想类型的训练

急骤联想是联想的一种方式,从类型看,联想还可以分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和因果联想等几种。让学生掌握这几种类型,并与急骤联想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学生就有可能做到“思接千里,视通万里”。

训练时,首先注意用范文做实例。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到叶子“像婷婷的舞女的裙”,这事实上是一种相似联想;鲁迅的《药》中写到坟冢时说它们好像阔人家里做寿时的馒头,这既有相似联想,更有相反联想;杜甫《春夜喜雨》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一种推想式的因果联想;《荷塘月色》中写到江南,写到六朝民歌,则是一种因果联想。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由于作家们能熟练地进行诸如此类的联想,因此作品写得收放自如,形散神聚,疏密有致,虽古今中外熔于一炉而不见驳杂。充实、深邃、富有哲理、富于战斗性的内容,常常能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在联系范文(这种联系主要引导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联想尝试,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求学生根据我提供的信号进行联想。如提供的“信号”有:粉笔、宝山路、铃声等。有的同学从粉笔想到了捏粉笔的老师(这是相关联想),粉笔一支支地磨损了,消失了,但一幢幢高楼、一座座高压线架、一个个有为的人才,却在祖国的大地上耸立起来(这是因果联想)。有的同学从宝山路想到了滚滚不息的长江、彩色的飘带(这是相似联想),想到了昔日狭窄简陋的棚户(这是相反联想),想到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商务印书馆,想到了“四一二”大屠杀(这是相反联想),想到了祖国美好的未来(这是因果联想)。接着,我出了《粉笔的启示》、《漫步在宝山路上》、《清脆的铃声》等题目,要求同学将联想所得,有机地组织进文章中间。

我体会到,如果能坚持这一类联想的训练,学生的感觉器官会变得敏锐起来,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变得活跃起来。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联想是客观事物与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之间一座不可缺少的桥梁。

2.通过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分析能力不仅为作文所必需,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同样不能少;不仅为学习所必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加少不了。而分析能力较差,则是学生的普遍现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写好作文本身。

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可以用成语故事、童话等内容进行。例如《渔夫与哲学家》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一位哲学家坐渔夫的船过河,哲学家问渔夫,你懂数学?渔夫说不懂。哲学家叹了口气说,数学重要啊,不懂数学,人的三分之一生命就没了。又问你懂哲学吗?渔夫摇摇头,哲学家又说,哲学重要啊,不懂哲学,人的二分之一生命没有了。江面上起风了,掀起了大浪,船要翻了,渔夫问哲学家,会游泳吗?不会。渔夫说,那你全部的生命就要没了。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学生不会分析,有的说,做人要学会维持生命的办法;有的说,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是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嘲笑别人的短处,你懂数学、哲学,别人不懂,人与人相处不可以自以为是。

(1)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的要领

分析,首先要求学生能将某一概念、观点或事例的整体,分解为几个部分;其次,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部分仔细钻研,开挖其内涵,找出其本质属性;第三,在上述基础上,探求各部分的相互联系。我先用一些比较容易的例子进行训练。如成语“水滴石穿”,学生将它分解为“水”、“石”、“滴”、“穿”四个部分。在这成语中,“水”是柔弱的、流动的,“石”是坚硬的、固定的,“滴”是一种行为,“穿”是“滴”的结果。为什么柔弱、流动的水,通过滴的行为,能使坚硬、固定的石产生穿的结果呢?这里,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集中、专注地瞄准了一个地方滴,二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滴。经过这样一分析,《“水滴石穿”的启示》一类作文,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2)强化学生理解分析的关键

分析的关键,在于一个“准”字。而要做到“准”,则一定要将事物做全面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审察,来不得半点儿粗心大意。有一次,我讲了一个俄罗斯民间童话故事《拔萝卜》。这一故事,不少学生在幼儿园就听过:有一个大萝卜长在地里,老头一个人拔,拔不动,老太与老头一起拔,也拔不动;这时来了一个男孩,与老头、老太一起拔,还是拔不动;又加上了一个女孩,也拔不动。后来,来了小狗、小猫,与老头、老太、男孩、女孩一起拔萝卜,还是拔不动。最后,来了一只小老鼠,她咬住了猫的尾巴,与大家一起拔,萝卜终于拔起来了!我讲了这个故事之后,要求学生分析它的中心思想,不少同学都说:“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个别同学甚至还说,“为了对付共同的困难,我们要不分敌我,团结一致”(这显然是对童话的表现方法不理解才作如是的结论)。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更准确的分析呢?我启发同学:为什么这里不讲“来了一个小朋友,又来了一个小朋友”。拔萝卜的人物,他们的排列次序能不能说明些问题。经过讨论,大家统一到一点:这个故事讲“团结就是力量”固然不错,但更准确一点,应当突出“不能忽视微小的力量”。老鼠的力量,可谓小矣,可是当它们加了上去之后,萝卜不就拔起来了吗?经过这样的分析,同学们的认识有了提高。

这一类训练,要找一些含蓄、意在言外或看似“模棱两可”的材料,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迷乱,并让学生在迷乱之后得到廓清,以便在思想上和方法上提高一个层次。这种训练,学生有较高的兴趣,效果也比较显著。

(3)启发学生注意分析的角度

有时候,材料本身蕴含的思想比较丰富,可以分解成不止一种的侧面,那就要启发学生学会选择分析的角度。角度如何选?一应注意“出新”,避免人云亦云;二应注意“有的放矢”,避免泛泛而谈;三应注意写作者本人有切身感受,避免无病呻吟,言不及义。譬如成语“买椟还珠”,既可以从买方作分析,指出卖方由于不懂得形式应为内容服务,而使得形式影响了内容。“班门弄斧”,在一般意义是对弄斧者不知天高地厚作讽刺,但排除这一意义,能不能从敢于进取,敢于向名人挑战的角度对弄斧者加以肯定呢?经过类似的比较,学生的思路可以进一步打开。

(4)引导学生熟悉分析的方法

分析,有时可逐层进行,有时可正反比较,有时可引申发挥,这要随所分析的对象不同而作不同的选择。有一次,我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中的一句话:“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将这句话分解为“真正热爱祖国”、“在各个方面”、“真正的人”三个部分,开掘它们的内涵,然后进行证明。这是逐层剖析。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在我们的词汇中,有成千上万个词汇,但是放在第一位的,应当是三个词:粮食、劳动、人民。为什么要放在第一位?这是正面剖析;如果不放在第一位,后果又会怎样?这是从反面进行剖析。我又引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话:“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让同学进行分析,大家的结论是:为了使未来能变得更美好,在未来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要“抓住现在”;“现在”,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桥梁,如不“抓住现在”,那么“未来”也就成为属于死神的“过去”了。这就是一种引申的分析,因为从字面上,我们找不到“现在”这一类字样,而必须透过字面去寻找其潜在的含义。

(5)要求学生进行连续不断的分析

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中提炼出观点,从对观点的分析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有时需要环环相扣,剥茧抽丝,这样,使得人们不但可以较好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较好地去改造世界。这就要求学生懂得进行连续不断分析的重要性,并运用这样的方式去对事物作出分析。

这里,仍以对《拔萝卜》的分析为例,在学生归纳出“不应忽视微小的力量”这一观点之后,我要求学生进一步就这一观点再做分析。经过讨论交流,大家的认识是:没有小,就无所谓大,小的积累,就成为大;小,可以发展为大;在特定情况下,小的东西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讲的这些意思。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就注意“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对于生活中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不能掉以轻心。能不能再用一些具体的实例作说明呢?这又需要学生作一番分析。这样做的结果,学生的认识可以从肤浅转向深入,由模糊转向清晰。

3.通过多种表现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努力将文章写得简洁生动的能力

(1)关于写具体的训练

我通过对实物作“速写”、“素描”(如在讲台上摆一只花瓶,让学生写一段文字,把花瓶的形状写出来),对同座学生的衣着、神态作勾勒,对某些名作作分析鉴赏,以及作详略比较、优劣比较,由简到繁的扩写等方式,让学生体味所谓写具体,就是要调动人的全部感觉器官,将事物的声色、动静、大小、方位等等如实地加以描绘。在描绘中,注意观察的次序、观测点的选择和移动。有一次,我要求学生按照进入校门到走进教室这一段路程中的所见,来写“我们的学校”,以训练观察、写具体和观察点的移动;我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鸟瞰式”来写“我们的学校”;我还要求学生打破时空界限,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写“我们的学校”。通过这样的比较训练,让学生对写具体有切身的感受。

(2)关于多种表达方式的训练

我曾出一些作文题,或要求学生用某一种表达方式,或要求学生同时考虑用三种或更多种表达方式作为开头,然后再比较其优劣长短。我也尝试过用课文作例子,让学生写《刘和珍小传》、《刘和珍赞》、《从刘和珍想到的》等题目的构思提纲。这一类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驾驭五种表达方式。有一次,我以《春节琐记》为题,要求学生提炼材料,并将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以记叙为主,间以说明、议论、抒情。这样做,让学生体味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3)关于句式语段的训练

一篇作文,选择适当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或长短句参差等等,也是必要的。在训练时,要求学生注意有意识地运用。为了使议论文的主要语段写得完整,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材料能有代表性,整段语句有议论色彩,我还采用过“模式”加以强化的做法,列出了两种“基本模式”:

(B)式中的“进行证明”部分,基本同(A)式;(B)式是(A)式的变式。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将议论文写得紧凑些、规范些。

其他,我还作过如何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得有感情、如何用比喻进行论证、如何反其意而用之、如何布局谋篇等训练的尝试。这些训练,视学生的需要而选用,并没有严格的排列顺序。

以上一些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如何操作的呢?我教学的对象是高三学生(后来还教过预备班),基本上每周上一节课,每堂课的安排,根据写作的客观要求和规律,以及学生的需求,做到大致有序;每一堂课,则突出一个重点,让学生每学一堂课,就对所学的重点有较深的印象。

就每一堂课的安排而言,我基本上做到“一个为主”、“四个结合”。“一个为主”,就是以学生的训练为主。写作的术语、知识等,绝少讲解,而主要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些点拨、归纳、补充、加深,这样,学生就可以主要的时间集中于自己的训练,并通过训练积累实际的体验,掌握相应的能力和技巧。“四个结合”,一是指导作文与指导做人相结合。所用的材料,尽可能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并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二是听、读、说、写结合。每堂课,学生有说有写,有时还联系到课本的知识,学生发言的机会、次数多,而且人人要动笔写。三是学生的讨论交流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每位同学的发言,都可以给别人以启发,也受到别人的评论、指点,有助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教师在关键时给予指点,也是面向全班,有助于多向的反馈交流。四是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如何联想,如何分析,属于思维训练,但是要诉之于口,形诸文字,则又是语言训练;有时,则从语言要求入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做,比较灵活方便,一堂课上下来,容量比较大,学生也学得较为实在。

当然,训练时除了要注意编排合适的训练体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发表的场所,鼓励写作的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往往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形成的。我在做学生时,老师有一次对我的作文评语是“诗情画意,妙造自然,传观”,我至今记得。所谓“传观”,即在教室里被大家传阅,这在当时是做学生的最高奖赏,我的写作积极性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也可以在教室后开一个栏目,让学生把自认为好的作文张贴出来,增加自信心。

现在有些部门提倡教师要写“下水作文”,叶老(叶圣陶)说“下水作文”是写作实践,但是现在演变成了学生写什么,老师也写什么,我认为不妥,老师要写的,可写教学随笔、语文教学论文,不一定写学生一样的作文,不可助长学生的模仿习气。

五、作文教学要敢于创新

作文是学生写好的,不是老师教好的,实践出真知。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学生有多少人在认真看教师的评语,绝大多数只看一个分数,所以我们的写作教学要进行改革。

让学生多写,一学期写7篇,我们认真批,写14篇,我们批一半,写28篇,我们批四分之一,批改数量不变,练习机会增加,鼓励学生多写。阅读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写作。语文老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喜欢你,就会喜欢语文,喜欢写作,魏巍的《我的老师》中,蔡云芝先生就是一位学生敬爱的老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另外,语文老师要多读些书,练练字,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附方仁工老师短文一组:

文章得失不由天

常常听到有些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喟:“唉!我不是写作天才!”写作是不是有“天才”,我不清楚,但是因为写不好作文而发出这样的叹息,我觉得大可不必。

在世界上,能称得上是“文豪”、“文学大师”的,毕竟少数;能发表许多作品而被称为“文学家”的,数量也总归有限。不过,在语文课上,将作文写好的,却大有人在。写好作文,这是对一个中学生的起码要求,应当说,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得到,这里不存在什么有无“写作天才”的问题,更何况,“天才”也并不是个不可捉摸的东西,鲁迅就曾说过,“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是一首好诗。”培育天才之花的土壤,应当是“勤奋”;天才之花的盛开,又离不开“天才”自身用心血和汗水去不停地浇灌。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不是跟他“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大有关系吗?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记得在初中读书时,碰到写作文就害怕。面对作文题,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好。进高中以后,看了不少文学作品,仿佛进入了作家们描写的境地之中,与作家笔下的许多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这时,也只有在这时,觉得写作似乎也并不是一桩难事。于是,便拿起笔来,不但爱写作文,而且自己还东写西写的,什么诗歌啦,剧本啦,小说啦,都学着写一些,尽管写得不成样子。

由此,我对这样的说法,特别有体会——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巨大的动力。

如果对语文、对写作不感兴趣,不热爱,那么,写东西就成了“赶鸭子上架”;热爱了,有了兴趣,“要我写”就会向“我要写”转化。丑小鸭变成在蓝天高高飞翔的白天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1956年,我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到现在快40年了,一直在与语文教学打交道。我看到我的学生,凡是作文写得好的,没有一个是对语文不热爱、不感兴趣的。从热爱与兴趣出发,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也就对作文更感兴趣,更加热爱。而有一些同学,虽然也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但由于缺少了热爱与兴趣,长进就不快。

鲁迅先生在给兄弟的诗中说:“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我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深深感到:鲁迅所说千真万确。写文章,是在多读多写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摸到一些门道,使笔头不断变得流畅起来。而每写一次总得费上许多心思,动一番脑筋,有时写得连自己看上去也不成样子,还得撕掉重写。而当一篇篇文章变成了铅字印制为“成品”,一本本小册子带着油墨的芬芳摆在面前的时候,劳累、辛苦,也就为喜悦与宽慰代替了。

青少年朋友们,未来的作家,将要从你们中间诞生。即使不从事文学创作,各行各业也都用得上写作。我衷心希望大家以无比的热爱与浓厚的兴趣,多读多写,把作文写好。

作文与做人

我一直认为,指导学生作文,也就是在指导学生做人。“作文”与“做人”,不应当是互不相关,而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如果将写好作文作为升入高一级的自己理想学校的“敲门砖”,是为了获得考试的好分数,那就会有悖于“做人”的大方向。猜题目,背“范文”,说假话,摸“行情”,诸如此类的事什么都可以做得出。而这样做,不就有点儿投机取巧的味道了吗?做人,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人呢?

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也有可能离开做人的正确方向,因为情感这个东西,总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对我们来说,只有当自己的情感的宣泄,能与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前进的步伐相应和的时候,它才有可能闪烁出动人的光彩。否则,如果我们抒发的“真情实感”相当狭隘,或者甚至是陈旧了的、落后的,有的可能是不健康的、错误的,你能因为它是“真的”、“实的”就给予肯定和赞许吗?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求我们的年轻朋友将思想变得纯而又纯之后才能写文章;不少同学以自我解剖的精神严于律己,尽管在作文中看到了困惑或偏颇,但这是从“不平衡”向新的健康的“平衡”转变,这是从个人的“小圈子”向社会的“大圈子”飞跃,这是从错误向正确的过渡,这样的真情实感,应当说,我们不应非难,而应肯定。鲁迅的《一件小事》等作品,不就是真实地记下一个知识分子思考、前进的轨迹?这些作品至今读来,同样还能感人肺腑。

还有些作文,为了要“引人入胜”,故意地将自己的思想发展写得很“曲折”,或“抑扬顿挫”,或夸大其词,或人为地设置种种“矛盾”,我觉得这样做也值得研究。我个人认为,就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单纯,他们天真,他们听党的话,他们将个人与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他们愿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是非观念比较清楚;如果从这些方面开掘题材,作真实地记录和具体的描绘,写出来的也应该是好文章。我这样说,并不是主张作文要写得“一览无余”,而是说,作文不应为了追求“技巧”而反过来矫饰自己的思想,作文不应为了追求“曲折”而去将自己原本并不曲折的思想变得“扭曲”起来。而在现在有一种倾向,以为只有写得“曲折”,才能得“高分”,我以为是不全面的。如果朝这方面引导,容易助长“故弄玄虚”、“无病呻吟”的弊端。

那么,作文既然与做人一致,是不是说不要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了呢?写文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对客观事物作正确的反映、解释和阐发,在于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意见和看法,进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所谓写作的“技巧”,也应当从属于这样的目的,并反过来为达到这一目的认真地服务。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怎样使自己的作文中心思想正确、明确、集中一些,材料具体一些,层次清楚一些,详略处理得当一些,词语用得准确一些,句子写得通顺一些。其实,这些方面的“技巧”,与做人也是并不矛盾的。要做一个“四有”新人,在语文表达方面,这些都是基本要求;舍此,“人”也不可能是个完全的人。

将“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说到底,这是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相一致。只要我们从这一宏观的范畴加以考虑,进行反思,我们就不难将二者较好地统一起来。为了朝这方面努力,我觉得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同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语文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中始终坚持并贯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处理好读写过程中内容与形式、思想与技巧的辩证关系,不能将语文课上成纯知识、纯技术的课;三是在活跃学生思想、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四是要切实加强课外阅读的宏观控制和具体引导,并重视社会实践。

语文教学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要写好作文,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指导作文与指导做人结合起来,学生的作文,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可以快些。

魔术、催化剂及其他

(一)

我总觉得学生写作文有点儿像变魔术。一只鸽子、一缸金鱼、连绵不断的彩带、浑厚坚实的瓷坛……魔术师竟会从什么也没有的一方布巾、两个圆筒中不停地“变”出来,这是多么神奇的事!

鸽子、金鱼、彩带、瓷坛都是真实的东西。如果将它们和盘托出,你会觉得平凡、单调、无味;但经魔术师这么一“变”,它们变成了使人爱看、耐看的东西,而且能使人产生无穷的回味了。学生写作文,不也是如此吗?同样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有些人的作文里显得苍白无力,在有些人的作文里就产生了“灵性”,这是什么原因?

“变”,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会“变”,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二)

“变”,有哪些个“变”法?不要按习惯了的方法去走一直走惯的路,这是一条总原则。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却总有着日积月累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唯有想方设法去“冲破”他们的这种“定势”,“变”也才会出现可能。

这就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中发现“有”,从“有”中选择“精”,从眼睛中看到声音,从耳朵中听见色彩,从“美丽”中发现丑恶,从“静止”中发现变化。

一句话,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见微知著,化整为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能将自己所见的感觉器官毫不吝啬地动用起来。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变”得不同的巧妙,决定着作文水平的高下。

(三)

要学生做到善“变”,绝不是掌握了“变”的知识就能实现。

当然,知识是基础;但魔术师的师傅只是将变魔术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徒弟,而不让徒弟历练便登台表演,恐怕就会出尽洋相,西洋镜也就不难拆穿。“变”,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千锤百炼,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否则,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天才的魔术师和作家了。

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高明的写作指导老师不仅应当具备坚实的写作基础知识,更应具备写作的技能和写作的真切感受;不仅应当教会学生掌握有关的写作知识,更应训练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相应的写作技能技巧。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不应该当“传教士”,而应当作“催化剂”。

(四)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写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情感、做法、体会,以达到宣传、交流的目的。外界的客观事物“变”成了头脑这一“仓库”里的“库存”,这些“库存”又经过头脑这一思维“机器”的重新加工、组合,编排出科学、合理的“程序”,然后“变”为语言文字从笔尖上、口头上“流露”出来,且能产生动人的魅力,这一过程事实上是经历着认识过程的几个阶段,是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参与是指导,不是越俎代庖,不是教学生“代教师立言”或唯教师之讲是听,而是“催化”。

催化,通常的情况是“正催化”,即起到加速“化学反应”的作用。想方设法加速学生对于“外物”的吸摄,加速学生对于“外物”的取舍加工,加速学生思维与语言的不断相互转化,加速学生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都需要教师担任“正催化剂”的角色。有时候,“化学反应”也需要延续,学生写作过程中需要“冷处理”、“歇一歇”,这时,教师又应担任延缓反应的“阻化剂”的角色。有些学生容易浅尝辄止,率尔操觚,对于他们,“阻化剂”特别需要。

(五)

教师在写作指导中的“催化”,应体现出“全过程”。“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现在通常的写作指导,光由教师“说”而不让学生“练”,或光由学生“练”而教师不去“说”的情况,比较少了。但是如何将教师的“说”与学生的“练”融为一个整体,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因课时“不够”而将学生作文置于课外完成者有之,在课内三言两语之后即“放手”让学生“当堂万卷”者也有之。我觉得这样做都未必见佳。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编排出几个“训练点”,让学生在课堂里,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进行训练。这些训练包括教师的“催化”,包括学生的反馈,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口头、书面,包括听、读、说、写……这样,一堂写作指导课就能成为富有立体感的一台“戏”。

(六)

元好问有诗云:“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为了能引导学生写出“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的锦绣文章,作为教师,应做到“莫要把金针度与人”,并认真地做好“催化剂”。这样,广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可以像魔术师的表演那样引人,就可以做到“鸳鸯绣了从教看”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写作教学的艺术,也是我所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谈游记的写作

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一定会被那里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所吸引。你会觉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只要你是置身于园林之中,那么,你的眼前总是一幅美的图画。苏州园林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动人的魅力?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得好,那是“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他的话讲固然是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出心裁的才能,但对于我们写作游记,同样有着重要的启发。

“生平多阅历”,那就要多看、细看,在比较中抓住景物的“个性”和“特色”。这样,即使你所写的景色,人们已经写过了千百次,你也能结合自己的“阅历”,写出使人耐看的新意来。

“胸中有丘壑”,说的是胸怀中要有山水风景的形象,并要深知其中的趣味。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云:“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子瞻即苏轼。苏轼在一首赞扬画竹能手文与可的诗中也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无论是“有丘壑”还是“有成竹”,指的都是动手之前,要精心设计,精心构思,而不是漫无目的,信手拈来,乱涂一气。这样,自然的美景,才能通过你的笔再现于人们的眼前。人们又可以通过你的作品,去纵情地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获得美的享受。

这里要指出一种倾向,有人觉得写游记,要写出景色之美,就得选用“美”的词语,于是,那些连自己也不甚了了的词语,便从笔底倾泻而出。结果,作品仍然不“美”。一篇好的游记,绝不是单纯地描绘景色,更不是单纯“美”的词语的堆砌,而需有情有景,有知识、有哲理,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以思想上的鼓舞和遐思,这也就是“胸中有丘壑”的深意所在吧!不然,人们只要去看几张风景画、几部风光片,还要看你的游记干什么呢!

写游记,也应如园林的布局一样,要小中见大。泼墨山水固然气势浩大,工笔花鸟也不乏生活情趣。名山大川固然值得千古吟诵,并不显眼的一角、一点,也不乏引人逗留。将某一地的胜景尽收笔底,固然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耳目为之一新;取其部分着意刻画也同样能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胸中有丘壑”,有怎样的“丘壑”,从那一个角度去写这“丘壑”,真是大有文章可做呢!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荷花淀》的作者孙犁同志关于游记的一段论述:“尝以为游记一体,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内含:①有怀古的幽思;②有临民的热情;③有高尚的寄托;④有优美的文字。”孙犁同志还说:“这四点,是缺一不可的。”到了一个地方,不知道那里的地理历史,仅关心那里的现实生活,游时没有高尚的情操,写时没有富有感染力的文字,那当然谈不上什么游记了。而其中,文字的表现力,最为重要。因为即使看到了许许多多值得写的景色,可是由于语言贫乏,结果“落笔如有千斤重”,“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写不出景色的真面目来,这又怎么成呢?“平生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这同样包涵着对知识的占有、积累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是热闹繁华的都会,还是幽静偏僻的村落,无论是耸入云天的名山,奔腾万里的大川,还是玲珑剔透的园林,别有情趣的花园……即使一草一木一鸟一鱼,也都有许多值得人们赞赏、流连、讴歌、描画的地方。只要“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我们就一定能写出一篇篇动人的游记。

“三秋树”与“二月花”

“三秋树”,指的是在秋高气爽、万里辽阔的大自然中耸立于原野之上的树木。它们经过了秋风的吹拂,落尽了该落的树叶,抖擞着精神,以轮廓分明、骨架峥嵘的姿态,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真是别有一番神韵。“二月花”,指的是早春时节绽蕾怒放的鲜花,它们是那样艳嫩,那样动人,在大地经过了严寒的侵袭之后,首先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信息,真是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我国著名的书画家郑燮(板桥),在“与韩生镐论文”的条幅中这样写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删繁就简”、“领异标新”,对于写作来说,是两条重要的原则,板桥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分别与“三秋树”和“二月花”联在一起,顿时形成了立体的、有着鲜明的形象与色彩的意境,能使人回味再三,本身就是“删繁就简”、“领异标新”的结晶!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说过,“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他举例说:一切真正的大师的手稿都涂改很多,删削的地方纵横交错,涂改之后用许多补丁加进去,然后这些补丁又被删削,又被涂改……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说过:将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善于删削,是创作一切文艺作品的一项重要技巧。

有些同学的作文,读起来总给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不善于删繁就简。老是“人云亦云”,重复一些别人或自己早已讲过的话,或者将一些无用的、多余的“枝叶”,堆砌到作文之中,使自己的作文有肉有骨,臃肿不堪,这怎能出现“新”、“异”呢?有些同学错误地以为,这样做,作文的篇幅长了,内容就显得“丰富”了;殊不知芜杂不是充实,精炼才能出新,删繁就简,何等重要!

请从“三秋树”的形象中获得教益。这样,你的作文,才可能像“二月花”般动人。

且说“流水账”

“写得像一篇流水账!”——作文簿上,老师有时会给写上类似这样的评语。

什么叫“流水账”?词典上解释是:“每天记载金钱或货物出入的、不分类别的旧式账簿。”

一篇作文,无重点,信手写来,仿佛是“不分类别”的“旧式账簿”一样,当然算不上是上乘的作品。

但是,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却不要小看了“流水账”。许多上乘之作的作者,大都是从“流水账”写起的。

“流水账”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每天记载”,从不间断;二是“言之有物”,凡是“金钱或货物出入”——即凡有可记之“物”,都在“记载”之列;三是“不分类别”,即不拘一格,有什么写什么,什么形式适合就用什么形式;四是语言简明、流畅,如“流水”一样。

如果从以上几个方面去理解“流水账”的意义,这样的作文不是大有可写吗?

因此,建议读者不妨每人都准备一本“流水账”。这“账簿”,可以取上自己喜欢的题目,如“浅草”啦、“花瓣”啦、“学步”啦、“登攀”啦,然后,每天写上一段,有时甚至几段。久而久之,“流水账”中,就会绽出写作之花的蓓蕾,并结出累累硕果哩!

将一篇作文写出“流水账”固然并不见佳;预备一本“流水账”,不断地写,我们的写作,就获得了汩汩不绝的源头活水。文思泉涌的胜境,就不难出现。

关于“不硬写”

在作文课上,老师出了个题目让同学作文,有些同学却不肯动笔,问他们为什么,答曰:“写不出。”个别同学甚至还会引用鲁迅的话,说是“写不出的时候就不硬写”嘛!

的确,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确实讲过这样的话。但这是就作家的创作而言的;有些人,写不出的时候“无病呻吟”,用自己的作品换取“稿费”,甚至散布毒素,这当然要反对。鲁迅的话,既是对有些不负责任的“作家”提出批评,又是发自肺腑的自勉。

同学们的作文,是一种练习。练习,就得下苦工夫。特别像作文这样的练习,属于综合性的,它绝不是像鼻子发痒的人打个喷嚏那样方便得很。如若“写不出”,就得反思思考,认真捉摸;就得在头脑里“挤”。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写好,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硬”写吗?

我们反对在作文时“无病呻吟”,但绝不是主张作文可以不动脑筋。对于学生来说,当作文“写不出的时候”,就要千方百计,顶着头皮“硬写”;这样的“硬写”搞它几次,我们就可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之中。

多写,多写,多写!

谁都希望把作文写得好一点,但并不是谁都能够把作文写得好一点。写好作文到底有什么捷径?看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吗?读写作指导书吗?从名家名篇的研究中寻找窍门吗?都可以。但停留在这些方面,远远不够。我的体会是,要多写,多写,多写!

多写,就像学画的要多画,学唱的要多唱一样,道理不言而喻。每天利用一点儿时间,随便写些什么,随便写上几句,不必管它中心是否明确集中,材料是否充实具体,结构是否完整匀称,能写出来,就有收获。看天上白云在飘,看树枝在雨中摇,听到有人在哇啦哇啦地叫,诸如此类,就用笔将它们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外界的“物”,心中的“情”,就会转换成笔下的“言”。语言,就可以较驯服地受你调遣了!

多写,还可以试着写写各式文体。拼凑几句打油诗,写上一段顺口溜,甚至编写一场生活小品,都可以。神农尝遍百草而后知药性,各种文体试着写写,笔下的功夫,自然也就熟练了。

准备一本练笔簿,或者设计一本日记本,每天用上半个小时,写一段,写几句,写不出的时候甚至可以从报纸上、书籍中抄录几句你认为值得抄录的文字,久而久之,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耐一定能够长进。这样,写命题作文或别的作文,也就可以有长足的进步了!因为多写,与其说是在“磨”笔头,还不如说是在“磨”思想。思想在磨炼中闪烁出灿烂的火花,作文也就会在多写中产生动人的魅力!有些同学,平时写得不多,老是在猜测考试作文题会是什么,然后东拼西凑,硬着头皮,写几篇规定要写的作文交给老师算数,这样做,要写好作文才怪呢!

反思提升

1.方老师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2.方老师在讲座中介绍了哪几种学生写作训练的方法?

3.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读写分离的格局?

4.你有哪些作文教学的心得,请与同行交流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