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盲人的心理问题与康复

盲人的心理问题与康复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盲人的心理问题包括敏感、自尊心强,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盲相”和身体发育迟缓不是失明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可能性。受过很好学前教育的盲童可以在行动时不带或少带“盲相”,身体发育也可以正常。如果把盲童长期关在屋子里,不让其自由活动,则一定会导致“盲相”的出现。正常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心理、人格的塑造提供基础,而隔离教育则会影响其心身发展。

一、盲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

盲人由于视觉丧失,尤其是先天性视力残疾人或幼年致残的人,缺乏,甚至没有空间概念,没有视觉形象,没有对周围事物的完整图景认识。而人的外界信息90%来自视觉通道,因此,盲人的形象思维很不发达。虽然他们的听觉和触觉非常灵敏,但也无法弥补这一损失。另外,由于盲人没有视觉信息的干扰,形成了爱思考、善思考的习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比较发达。他们的言语听觉能力较发达,记忆力比较好,词汇比较丰富,言语能力比较强。

盲人的心理问题包括敏感、自尊心强,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情绪反应则多隐藏于内,虽然情感体验很激烈,但情绪表现却不十分明显,而且爆发性情感较少。盲人很少与人交流,限制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盲人的康复

(一)盲童的康复与补偿训练

研究发现,在身体发育上,自幼失明的儿童比同年龄正常儿童迟缓2~4年。“盲相”和身体发育迟缓不是失明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可能性。受过很好学前教育的盲童可以在行动时不带或少带“盲相”,身体发育也可以正常。如果把盲童长期关在屋子里,不让其自由活动,则一定会导致“盲相”的出现。如果让盲幼儿像其他幼儿一样在游戏、作业等活动中得到发展和补偿,他们的肌肉、骨骼、内脏等都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育。

在盲童成长的过程中,要使听觉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逐步达到完善,最大限度地代偿视觉缺陷。经过训练,盲童可以发展良好的触觉,触觉的感受力也可提高。盲童可以学习用嗅觉区分辨各种气味,利用嗅觉的经验帮助定向。

(二)必要的医疗康复

利用助视器可以使80%的盲和视残者脱残,视力可有明显提高,从而使盲人基本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育安置

正常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心理、人格的塑造提供基础,而隔离教育则会影响其心身发展。社会及教育机构应根据儿童失明的年龄、个别潜能和智力发展情况实施最佳的教育安置措施,原则上应尽量少限制其环境,充分挖掘其潜能,使其达到最大限度地康复。

(四)社会康复

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训练,使残疾者自食其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潘 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