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管粘膜真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食管粘膜真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定义 因真菌感染造成的食管炎症为真菌性食管炎。真菌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和胸骨后疼痛,症状有无和严重性变异较大,疼痛的严重性可能与发作缓急以及炎症的范围有关。真菌性食管炎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氟尿嘧啶,此外,还有克霉唑、克念菌素、亚胺唑和曲左霉素等。真菌感染所致的食管严重狭窄,影响患者经口进食和营养维持,则需要外科处理。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因真菌感染造成的食管炎症为真菌性食管炎。食管真菌感染是食管炎症中最多见的感染,其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或白色念珠菌合并其他真菌。

2.病因和发病机制 真菌可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在某些环境下,宿主与寄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发生紊乱,正常存在于人体内的真菌可成为致病菌。真菌感染的发生取决于真菌的侵袭能力和机体免疫力之间的平衡。某些条件促使真菌过度生长,从而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危险。真菌成为致病菌可因长期大剂量服用抗生素,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高血糖症均促使真菌繁殖。食管黏膜遭受损伤或受酸的刺激,放射治疗,细胞毒化疗药物可破坏食管黏膜屏障,易于真菌感染的发生。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如大剂量激素治疗、恶性肿瘤、内分泌功能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妊娠和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增加食管对真菌感染的敏感性。

食管真菌感染有3种形式,在极度衰弱免疫抑制患者可因急性真菌感染致死。亚急性真菌感染可有食管狭窄或憩室形成。慢性感染多为黏膜下真菌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二、临床表现

真菌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和胸骨后疼痛,症状有无和严重性变异较大,疼痛的严重性可能与发作缓急以及炎症的范围有关。其他症状有反食、恶心及畏食。部分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突发高热、白细胞升高,偶有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症包括食管狭窄形成,真菌团引起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食管黏膜大片坏死以及真菌全身系统性播散。

三、诊 断

除以上的临床表现外,主要诊断手段是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表现各异,从食管完全正常到黏膜溃疡、狭窄和蠕动异常。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典型表现是正常黏膜纹理消失,代之以结节状或鹅卵石状,甚至锯齿状充盈缺损,合并炎症水肿时偶可成巨块状充盈缺损,类似食管癌,有时可见到多发性假憩室。长期慢性真菌性炎症可造成食管对称性瘢痕性狭窄。典型的病变多局限在食管下2/3。造影检查的敏感性不强,假阴性结果为10%~100%。假阴性多出现在疾病早期黏膜尚未发生广泛异常,或严重晚期阶段整个食管黏膜完全剥脱。

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变脆、糜烂、溃疡和假膜形成,典型发现是成片黏膜上皮被覆着乳白色或绿色黏稠分泌物的假膜斑块,斑块下方为红斑片状质地脆碎的黏膜,斑块相连成片,但直径不超过1cm。确切诊断取决于内镜毛刷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活检。毛刷细胞学更有价值,诊断阳性率可达100%。组织病理学价值在于除外恶性肿瘤以及与其他食管炎进行鉴别。真菌培养的作用仍有争论。血清学检查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为1∶160或以上为阳性反应。放射免疫学检查对真菌感染诊断似乎有特殊价值,但是对其结果的解释尚不统一,临床应用还不普遍。

四、治 疗

真菌性食管炎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氟尿嘧啶,此外,还有克霉唑、克念菌素、亚胺唑和曲左霉素等。疗效取决于真菌感染的严重性和机体免疫机制抑制的程度,正规抗真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应用大量抗生素控制原发感染的同时继发的真菌感染,治疗极为棘手,需权衡各种因素,妥善处理。

真菌感染所致的食管严重狭窄,影响患者经口进食和营养维持,则需要外科处理。但是,外科处理前应详细认真分析,权衡利弊,慎重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