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内外治法

中药内外治法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中药内治法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作用日益引人注目,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雷公藤中毒除引起肾损害外,亦有严重肝损害。

1.中医药的外治法

(1)中药外敷法:这种方法不但对局部癌肿有消散作用,而且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癌性疼痛、消除胸腔积液、腹水方面效果显著。例如“皮癌净”(红砒、头发、指甲、大枣等烧制而成)对皮肤癌有较好的疗效;癌痛散治疗癌痛;癌性胸、腹水验方(石蒜、蓖麻子各等份捣烂拌匀敷两足心)治疗胸腔积液、腹水。

(2)塞入法或插药法:这种方法多是针对阴道、直肠、耳道、鼻腔等部位的肿瘤,药物能够直达患处,见效明显。比如口鼻咽部放射反应外用药:双料喉风散;锡类散;银花甘草汤。“三品”(白砒、白矾、雄黄、没药等)治疗宫颈癌有效,制成的栓剂插入宫颈内,使肿瘤脱落;又如“催脱丁”(山慈菇、白矾、炙砒、雄黄、蛇床子、硼砂、冰片、麝香等)局部治疗宫颈癌及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典型增生有效。

局部中毒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部位的组织反应,如用毛茛、白芥子、斑蝥等中药外敷,造成局部疱疹、过敏性皮疹,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2.中药内治法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作用日益引人注目,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配合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体力恢复和伤口愈合,与放、化疗结合常能起到减毒增效作用,中晚期肿瘤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常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常用的中医内治法有:汤药、成药、单验方、中药注射剂、中药介入灌注、浆膜腔给药。

常见的中药并发症:

(1)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品时其敏感性增加在治疗剂量下对患者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毒性反应可在各系统内发生,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许多治疗癌症的方法及药物,常为有毒之品,性峻力猛,即所谓以毒攻毒法。这些药物安全性低,毒性作用并不罕见,如服用含有马钱子、斑蝥、砒霜、雄黄、蟾蜍、蜈蚣、全蝎、麻黄、细辛、柴胡、黄药子、商陆、雷公藤、青木香、木防己、关木通等中药,造成有关脏器中毒,其表现为相应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衰竭现象。

①中枢或周围神经中毒:主要症状有口唇、肢体或全身麻木、眩晕、头痛、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可见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惊厥、语言不清或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引起这些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强心苷、生物碱(雷公藤碱,莨菪碱)、皂苷等。

②重金属中毒:含有朱砂、砒霜等成分的中药含有超量的汞和砷,重金属含量过高,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③循环系统中毒: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胸闷、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或过慢、传导阻滞、心音低钝减弱、血压下降或升高、心电图改变。引起这些反应药物的主要成分:洋金花、万年青、夹竹桃(含强心苷)、乌头生物碱、山豆根生物碱、黄酮、蝙蝠革碱、皂苷、蟾酥类毒等,引起心肌抑制或损伤。六神丸中毒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结性逸搏,心率可降至10~20/min,雪上一枝蒿所致乌头碱中毒亦可致此心率。

④马兜铃酸肾病:一些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可导致马兜铃酸肾病,主要症状为尿量减少,甚至尿闭或尿频量多,腰痛、肾区叩击痛、水肿、排尿困难或尿道灼痛,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实验室检查,尿中可见红细胞、蛋白、管型,氮质血症或有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生物碱、苷类、黄酮等,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中所含的共同成分,含有或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常用中药品种为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关木通、寻骨风、朱砂莲、细辛等;常见成药如:龙胆泻肝丸、耳聋左慈丸、排石颗粒、冠心苏合丸等。

⑤药物性肝炎:主要症状有口干口苦、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嗳气流涎、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黑便、黄疸、肝区疼痛、肝大、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甚至死亡。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生物碱、强心苷、斑蝥素、益母草碱。雷公藤中毒除引起肾损害外,亦有严重肝损害。

⑥药物性肺炎:由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肺炎颇为罕见。然而日本学者报道了小柴胡汤引起的药物性肺炎,此外尚有柴苓汤、柴朴汤所致药物性肺炎的报道。研究发现不仅小柴胡汤淋巴细胞刺激实验阳性,而且其组成药柴胡、半夏、黄芩在淋巴细胞刺激试验中也呈阳性反应,其中以黄芩最敏感。因此建议,对含有黄芩的中药方剂也要注意其产生药物性肺炎的可能性。

预防措施主要是对于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相关药物,对已经出现中药毒副反应的治疗方法很多,情况紧急时应以西医药为主,如应用催吐、洗胃、解毒、补液,甚至采取血透等技术,可及时解毒或给毒物以出路。但同时应熟悉中医药某些特殊的解毒方法,如绿豆、甘草解川乌、草乌、附子之毒;豆腐、金银花、甘草解马钱子中毒。

(2)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为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高热、寒战、大汗、发抖。也有表现为荨麻疹、风疹块、全身瘙痒、大疱型多形性红斑样药疹、红色丘疹、粟粒样红疹、猩红热样皮疹、剥脱性皮炎等。许多中成药和复方制剂还有过敏反应,如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等。变态反应是药品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在所有中药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可引起变态反应的中药达150余种,究其原因可能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多为大分子物质,而且中药大多为复方制剂等因素有关。

中药引起的变态反应不仅常见,而且类型多样,如当归五味子、白芍、丹参、穿心莲等可引起荨麻疹;川贝、虎杖、两面针等可引起猩红热样药疹;蟾蜍、蓖麻子、苍耳子等可引起剥脱性皮炎;槐花、南沙参等可引起丘状皮疹;天花粉、黄柏、大黄、紫珠、六神丸等可引起湿疹皮炎样药疹;虎杖、血竭、南沙参等可引起烫伤水疱样药疹;青蒿、大蒜等可引起固定型药疹;牡蛎、瓦楞子等可引起过敏性腹泻;菠萝、百宝丹可引起过敏性喉头水肿;云南白药、丹参注射液、六神丸、双黄连注射剂、天花粉注射液、藿香正气水、当归、金银花、槐花、毛冬青等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对于高敏体质者应该慎用或不用相关中药及其制剂,如果出现变态反应则按抗过敏、抗休克等措施处理。

(3)静脉炎及胸膜、腹膜刺激征:莪术、鸦胆子、喜树、紫杉、榄香烯乳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等中药提取物静脉或腔内给药,造成局部静脉炎及胸膜、腹膜刺激征。防治的办法有建立中心静脉输液、糖皮质激素以及收敛剂外敷等。

3.常见的有毒中草药

(1)植物类有毒中草药:①生物碱类。包括一叶萩、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博落回、黄藤、百部、含羞草、延胡索、吴茱萸、益母草、洋金花、天仙子、白附子、半夏、天南星、麻黄、藜芦、马钱子、山慈菇、龙葵、寻骨风、山豆根、苦参、半边莲、石榴皮、石蒜、华山参、长春花、罂粟壳、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常山、喜树、八角莲、大戟、了哥王、巴豆、芫花、泽漆等。②强心苷类。包括万年青根、香加皮、夹竹桃、八角枫、罗布麻、铃兰、冰凉花、羊角拗等。③氰苷类。包括苦杏仁、瓜蒂、桃仁、白果、郁李仁、肿节风等。④皂苷类。包括重楼、威灵仙、白头翁、木通、狼毒、绵马贯众、商陆、毛茛、猪牙皂等。⑤毒蛋白类。包括天花粉、相思子、苍耳子、蓖麻子等。⑥蒽醌苷类。包括虎杖、芦荟、土大黄等。⑦挥发油类。包括石菖蒲、细辛、艾叶等。⑧萜类、内酯类。包括川楝子、苦楝皮、马桑叶、樟脑等。⑨其他有毒植物药。包括山豆根、大黄、三七、马兜铃、马鞭草人参、丹参、天麻、瓜蒌根、祖师麻、蛇床子、干漆、大风子、豨莶草、丁公藤、两面针、独一味、瓦松、蛇莓、棉花子、千层塔、藤黄、牵牛子、鸦胆子、甘遂等。

(2)动物类有毒中药:蜂房、蟾酥、蜈蚣、全蝎、土鳖虫、虻虫、水蛭、白花蛇和斑蝥等。

(3)矿物类有毒中药:砒石、雄黄、丹药、朱砂、轻粉、密陀僧、铅丹、胆矾、铜绿、硇砂、白矾和硫黄等。

(高文仓 韩金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