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椎管和椎管内结构及腰段的特点

椎管和椎管内结构及腰段的特点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其下部两侧有骶角,后者是该孔的定位标志。脊髓下端在成年男性平第1腰椎体下缘平面,女性达第2腰椎下缘平面,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上方者称颈膨大,自颈髓第四节段至胸髓第一节段,该膨大平对第4颈椎体至第1胸椎体范围内;下方者称腰骶膨大,自腰髓第二节段至骶髓第三节段,该膨大平对第10胸椎至第1腰椎体范围内。该隙上通颅内脑部的蛛网膜下隙,下部自第1腰椎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称终池。

椎管由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孔及骶骨的骶管共同连接而成,与脊柱的弯曲一致,上端借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端至骶管裂孔而终。观察其横断面,各段椎管腔的形态、大小不尽相同。接近枕骨大孔处近似圆形,胸段呈圆形,而颈段与腰段则均呈三角形,骶段宽而扁。腰段椎管矢径自第1~3腰椎递减,自第3~5腰椎又渐大,平均为16.54mm。腰段椎管横径自第1~5腰椎逐渐增大,平均为23.77mm。骶管上粗下细,其上端矢径平均15.3mm,下端为4.0~1.0mm。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其下部两侧有骶角,后者是该孔的定位标志。

椎管的前壁由椎体、椎间盘及后纵韧带构成,后壁由椎弓板及黄韧带构成,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

椎管内的结构主要包括脊髓、脊髓的被膜、脊膜腔隙、脑脊液、脊神经根以及椎内静脉丛等。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成人脊髓长度为42~45cm,重量约35g,最宽处的直径为1cm。其上端在枕骨大孔处连于延髓,其下端迅速变细称为脊髓圆锥。脊髓下端在成年男性平第1腰椎体下缘平面,女性达第2腰椎下缘平面,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脊髓圆锥以下续于无神经组织的终丝,终丝上段约15cm部分称为内终丝,包于硬脊膜和蛛网膜延伸的鞘内;终丝下段约5cm部分称为外终丝,与硬脊膜的鞘密切相连。终丝止于第1尾骨背面,有稳定脊髓的作用。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即前正中裂、后正中沟、1对前外侧沟和1对后外侧沟。脊髓全长粗细不匀,有两个膨大部分。上方者称颈膨大,自颈髓第四节段至胸髓第一节段,该膨大平对第4颈椎体至第1胸椎体范围内;下方者称腰骶膨大,自腰髓第二节段至骶髓第三节段,该膨大平对第10胸椎至第1腰椎体范围内。这两个膨大的形成是由于此处的脊髓节段内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是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和下肢各对脊神经的部分。脊髓全长有31对脊神经根附着,每一对脊神经根与脊髓相连的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计有31个节段,即颈节8个,胸节12个,腰节5个,骶节5个和尾节1个。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颈髓1~4节段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颈髓5~8节段和胸髓1~4节段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个椎体平对,胸髓5~8节段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两个椎体平对,胸髓9~12节段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三个椎体平对,腰髓1~5节段与第10、11胸椎椎体相对应,骶髓1~5节和尾髓1节与第12胸椎、第1腰椎椎体相对应。还须指出,腰髓第1节段平对第10胸椎棘突尖,腰髓第3节段平对第11胸椎棘突尖,骶髓第1节段平对第12胸椎棘突尖。成人椎管内在相当于第1腰椎椎体以下已无脊髓而只有马尾。马尾是由腰、骶、尾神经根在通过相应椎间孔出椎管以前于椎管内围绕终丝几乎垂直下行一段距离而形成的,因呈马尾状,故名。

脊髓表面被覆三层被膜,由外而内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硬脊膜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并与骨膜紧密愈着,下端在第2骶椎水平变细包裹终丝。脊髓蛛网膜为半透明薄膜,位于硬脊膜与软脊膜之间,并与脑蛛网膜相延续。软脊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表面。软脊膜在脊髓两侧前、后根之间各形成纵贯脊髓全长的齿状韧带,每侧有18~24个齿,齿尖附着于蛛网膜及硬脊膜上,有维持脊髓正常位置的作用。

各层被膜间以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形成腔隙,由外向内计有硬脊膜外隙、硬脊膜下隙和蛛网膜下隙。硬脊膜外隙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不与颅内者相通,稍呈负压,隙内除有脊神经根通过外,尚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椎内静脉丛等。该隙可被脊神经根、结缔组织纤维束等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彼此之间部分相通或基本不通,而且还存在个体差异。椎内静脉丛无静脉瓣,并有小支与椎外静脉丛吻合。硬脊膜下隙位于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为一潜在性的腔隙,与脊神经周围的淋巴隙相通。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两层膜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相连,隙内充满脑脊液。该隙上通颅内脑部的蛛网膜下隙,下部自第1腰椎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称终池。终池内有马尾,终池下端至骶管裂孔的距离平均为5.7cm。

(孙永华 顿爱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