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风的诱发因素

中风的诱发因素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出血多在基础血管病变与血压升高两个促发因素上发病,因此脑出血的发病没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过度疲劳使人处于虚弱的状态,人的抵抗与调节能力下降,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变,过度疲劳则极易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终导致卒中。颈部的剧烈活动会使颈部动脉产生涡流,不但能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且可能冲击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使斑块破溃脱落,诱发血栓或栓塞。

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有一些易致因素促其发展,或许在不同方面亦起着重要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神经精神因素

情绪激动、紧张或焦虑时,脑内支配血管舒缩功能的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引发全身小动脉持续收缩痉挛,使血压升高。长期反复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可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剧烈变化,产生持续的高血压。一过性的精神刺激还能使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发生短暂性改变,导致卒中的发生。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时,血管的薄弱环节容易破裂导致脑出血,临床研究证实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是自发性脑出血的常见诱因之一。

(二)气候因素

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气候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多见于冬季和夏季。低温或高温都能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的调节。寒冷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如果原来存在基础血管病变,如小动脉瘤,升高的血压可造成血管薄弱处或动脉瘤破裂出血,所以脑出血可常见于冬季。同时天气寒冷温度下降,还可使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增加,血黏度增加,因而也易促发脑梗死。夏季天气炎热,全身小血管多处于扩张状态,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出汗多造成体液的丢失,引起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血压变低导致血流缓慢,所以脑梗死也多见于夏季。

(三)昼夜节律

与脑血流循环有关的许多指标都存在昼夜周期变化,其中血压的昼夜分布差异影响最大。因此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并非随机发生于一天中的任何时候,而是倾向于发生在早晨。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反射及血压自动调节机制受损,导致夜间血压下降更低,一旦低于自动调节的最低限度,脑血流量急剧减少,易引发脑梗死。一般状况下,夜间安静和睡眠时,血液流速往往减慢,血压下降,清晨血压回升、波动,这是清晨前后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早上的纤溶酶活性与抗凝血酶活性均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与血黏度均增高,这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诱发血栓形成。脑出血多在基础血管病变与血压升高两个促发因素上发病,因此脑出血的发病没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四)过度劳累

过度疲劳使人处于虚弱的状态,人的抵抗与调节能力下降,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变,过度疲劳则极易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终导致卒中。

(五)体位改变

人的体位突然改变,可使血压发生波动,血管舒张与收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轻者可以引起脑动脉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重者可诱发卒中。对于合并有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快速心律不齐,突然的体位改变或用力过猛均可诱发静止性栓子的脱落,导致栓塞的发生。快速转颈或颈过伸、过屈均可使椎动脉扭曲、受压、变窄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六)饮酒过度

一次性饮入大量的乙醇也是卒中发生的重要诱因。饮酒后乙醇在2h内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内的乙醇浓度(BAC)迅速升高,超过100mg/dl时,各器官组织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肝、脑最为严重。乙醇具有亲脂性,能够迅速进入脑内,干扰神经递质与神经细胞的活动。乙醇能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进而可能出现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剧烈波动,极易发生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国外研究显示卒中发病前24h内的饮酒量超过40g,是导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卒中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此外,饮酒与血压升高也有直接关系。

(七)用力过猛或剧烈活动

用力过猛或剧烈活动时,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排血量突然增加,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反射调节能力差,可导致心脏的严重损害或脑血管破裂。颈部的剧烈活动会使颈部动脉产生涡流,不但能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且可能冲击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使斑块破溃脱落,诱发血栓或栓塞。老年人多有便秘,若大便时用力屏气,会造成血压、腹压及颅内压的升高,易诱发颅内微血管及血管瘤的破裂,导致脑出血。

(八)性生活

性生活是人体全身高度兴奋的活动,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紧张复杂的反射活动,对人体的内分泌、血液循环、心肌收缩和呼吸功能都能产生强烈的兴奋性刺激,可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这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压的人,极易诱发卒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