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末端回肠炎定义的演变和完善过程

末端回肠炎定义的演变和完善过程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以上特点及后来的研究,作者认为,以“慢性末端回肠炎”命名较妥,且与“急性末端回肠炎”相对应,可能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慢性末端回肠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一般需2个月以上。

1984年,国内于皆平等报道965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的结果,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慢性回肠炎”的概念,不久杨希山等报道了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的结果,又提出了“远段回肠炎”的诊断,以后又从内镜和病理学的角度研究“远段回肠炎”。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镜诊断的回肠炎能被组织学证实的为76.3%,其中内镜诊断的中、重度回肠炎与组织学检查的一致率为100%,而轻度回肠炎与组织学的一致率仅为55%,组织学诊断与内镜检查总的符合率为93.5%。并且从急、慢性回肠炎的病因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认为,急性回肠炎的病因主要是感染,可能是由沙门菌、克雷伯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等感染所致,而慢性回肠炎的病因多不明确。他们同时认为,它并非是早期的克罗恩(Crohn)病,不应该使用“慢性非特异性回肠炎”命名。

1996年,本书作者报道了164例回肠末端炎的临床、内镜、病理学特点,并进行了病因学探讨,从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病理学、细菌学、超微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症状、体征多无特异性,结肠内镜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结合病理学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可鉴别肠结核、克罗恩病、贝赫切特综合征及肠淋巴瘤。内镜下病变范围提示多位于回盲瓣10~20cm以内,且距回盲瓣越近病变越显著。根据以上特点及后来的研究,作者认为,以“慢性末端回肠炎”命名较妥,且与“急性末端回肠炎”相对应,可能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目前关于“末端回肠炎”的分型及分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及分类法,作者根据以上诸多学者研究结果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建议①分类:末端回肠炎分为急性末端回肠炎和慢性末端回肠炎,主要是依据病程长短、起病方式来决定,一般而言,急性末端回肠炎,起病较急,病程较短,1~2周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呕吐、右下腹压痛,可有轻度的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等。慢性末端回肠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一般需2个月以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便血、腹胀、下腹或右下腹压痛等。②分型:于皆平提出分为三型,慢性浅表性回肠炎,此型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部分患者可见回肠蠕动增强,此型绒毛结构尚均匀,此型最常见,约占55%。慢性增殖型回肠炎,此型绒毛分布不均匀,黏膜粗糙呈颗粒状,散在小结节,部分患者有炎性息肉,较常见,约30%。慢性萎缩型回肠炎,黏膜变薄,色泽变淡,呈灰红色至灰白色,绒毛稀疏分布不均匀,少量注气可见血管网,此型少见,约占15%。

另有人建议分为:浅表型、增殖型、萎缩型和溃疡型四型,但溃疡型的内镜下特点及病理学特征似与浅表型无显著差别,且病变深度多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不会累及肌层,因此作者认为,用于氏的三型分法较恰当。

另外,杨希山建议分为:轻、中、重度三度。炎症仅限于充血、水肿、点状或小片糜烂为轻度,凡是糜烂灶大而多且分布广泛或伴溃疡者定义为重度,介于二者之间者为中度。此种分法将内镜、病理学有机结合起来,便于研究观察。因此,作者建议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慢性末端回肠炎分为三型三度分法较为便利,既符合临床之需要,又有利于科研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