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定义和特点

的定义和特点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SBU是一种高度规约化的有着预备语用特征并与一定的交际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言语单位,它是所有定型化的言语表达中与情景结合最为紧密、预示性和强制性最强的语言形式,被称为“语用成语”。Kecskes认为SBU源于语言经济性、应答交际性、减少情景复杂性及话语交际空隙填补等因素。这是因为SBU是和特定语境结合的,词语本身蕴含着特定语境。Kecskes的实验是以等级凸显假说为标尺的。

SBU是一种高度规约化的有着预备语用特征并与一定的交际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言语单位,它是所有定型化的言语表达中与情景结合最为紧密、预示性和强制性最强的语言形式,被称为“语用成语”(pragmatic-idiom)(Coulmas1981a; Kiefer1985;Kecskes1997)。Kecskes(2003)认为SBU源于语言经济性、应答交际性、减少情景复杂性及话语交际空隙填补等因素。SBU主要是一种语用惯用语(pragmatic idioms),包括隐喻惯用语(metaphor-basedidiom)、转喻惯用语以及规约性知识(metonymy and conventional knowledge)。和一般习惯语比较,SBU与情景联系更加紧密、有更强凸显义和更强的语境敏感性。根据具体语用特征,SBU可分为普通(plain)SBU、受控(charged)SBU和固化(loaded)SBU三种形式。Kecskes(2003)通过三个试验证明: 在L1中语境是在处理凸显信息后才影响理解的,而在L2中语境则较凸显义优先,这是因为非本族语者更加依靠语言线索来理解。试验证明从L1研究中产生的等级凸显假说(GSH)在L2中也起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SBU,我们借用Kecskes(2003)三个连续实验当中的一个例子“I'lltalktoyoulater”来说明。实验(一)是在没有任何语境下让被试者描述该SBU的意义,如例(26); 实验(二)设定了语境,如例(27),但该语境支持SBU偏向修辞义; 实验(三)与实验(二)恰好相反,该语境偏向直义,如例(28)。原实验是同时对母语和非母语被试者进行的,为了简化,这里只截取实验(一)和实验(三)中母语为被试者部分,而实验(二)原本只有非母语被试者。

例(26) —I'll talk to you later.

例(27) —I must be going now. See you soon.

—OK,I'll talk to you later.

例(28) —Andy,can you tell me why you left me in the store without a word?

—Not now. Don't you see I am busy?I'll talk to you later.

例(26)的实验结果为: 选择修辞义“bye”的占70%,其他占30%。说明尽管没有当前语境,修辞义“bye”仍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凸显的。这是因为SBU是和特定语境结合的,词语本身蕴含着特定语境。例(27)的实验结果为: 选择修辞义的占84%,直义占14%,误解占2%。Kesckes认为,该实验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是没有差别的,而对于非母语被试者来说,虽然语境偏向选择修辞义“bye”,但是当该SBU的凸显义不是直义时,语境并不能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凸显义。例(28)的实验结果为: 选择修辞义“don'tbother”的占43%,选择直义“explain”的占43%。结果显示,即使在语境偏向直义的解释中,修辞义仍然是凸显的。这说明凸显度高的意义是很难被抑制的。

Kecskes的实验是以等级凸显假说为标尺的。就扩展后的凸显理论而言,我们认为上面实验中的凸显义是共同凸显义,因为调查旨在揭示普遍现象,而非个体认知状况。实验结果呈现不同比例分布也正说明自我凸显是有差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