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灌肠导管插入角度和深度

灌肠导管插入角度和深度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肛门松弛患者采用增加灌肠管插入深度和抬高臀部两种措施,插管深度增加5~10cm,可避免边灌注边外流的现象;臀部抬高可使灌肠液顺势流向结肠。临床观察证实,在给慢性肾衰竭患者行中药保留灌肠时,适当地增加灌肠管插入深度,可以明显延长药液保留时间,收到良好的灌肠效果。将灌肠管插入深度增至30cm,可使药液易于保留,增加了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灌肠操作必须注意人体所固有的肛直肠角及其变化。插管时把灌肠管顶端从肛门朝肚脐方向插入肛内3cm左右,有松落感(通过肛肠环)后停止推进,需将灌肠管向前偏移与肛直肠偏角相同的角度即68°后,再插入直肠。插管时顺着人体所固有的解剖角度,不仅可减少灌肠管对肠管的刺激,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而且还可减少插管对肠黏膜的副损伤。在插管过程中,切勿用力过度,尤其应注意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向左侧弯曲及脾曲部位的弯曲,若用力过大,则可能造成肠穿孔。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肿块突出肠腔,表面有溃疡,插管时更应慎重小心。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导尿管,吸痰管、输液器软塑管,或硅胶管等作为灌肠管,由于柔韧度较好,故顺势插入即可,但也应避免操之过急。

插管深度直接影响灌肠液量和灌肠效果。直肠长度12~15cm,乙状结肠长度40~50cm。插管7~10cm,此处正位于直肠壶腹处,为直肠点滴灌肠和直肠栓剂治疗的位置。若短时间内大量液体流入壶腹,则直肠壶腹内膨胀器受较强大的刺激,引起排便反射,灌肠液迅速外流,灌肠效果差。灌肠插管长度宜在15~25cm,此长度超过直肠长度(12~15cm),可使肛管达到乙状结肠,灌入较多液量,达到一般灌肠或结肠透析的治疗作用。

小剂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应适当增加灌肠管插入深度。将灌肠管插入深度增至18~22cm,既避免了药液直接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又能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吸收充分,提高了治疗效果。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灌肠管插入深度应25~30cm,才能达到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肛门松弛患者采用增加灌肠管插入深度和抬高臀部两种措施,插管深度增加5~10cm,可避免边灌注边外流的现象;臀部抬高可使灌肠液顺势流向结肠。

老年患者保留灌肠时应将插管深度增至20~25cm为宜。

小儿保留灌肠,导管插入深度应在8~12cm。在治疗小儿氮质血症时插管的深度应为14~18cm。

骨科患者,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慢,患者习惯性便秘,粪便在大肠内过于干燥,故灌肠管插入深度以18~22cm为宜。

产妇灌肠插管深度可影响产程。插入深度应使灌肠液大部分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这样灌肠效果好。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插管深度与药液吸收密切相关。有研究,插管深度30cm组患者,吸收显效率为78.5%,明显优于插管15cm的对照组。认为在采用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时,增加灌肠管插入深度,同时减慢药液灌(滴)入速度,对临床疗效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肛管炎、直肠炎患者灌肠管插入深度应在12cm以内。

乳果糖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时,灌肠管插入深度必须为20~25cm。

慢性肾衰竭时,血肌酐、尿素氮分泌至肠腔内的含量明显增加。临床观察证实,在给慢性肾衰竭患者行中药保留灌肠时,适当地增加灌肠管插入深度,可以明显延长药液保留时间,收到良好的灌肠效果。据研究,含有大黄为主的中药灌肠方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并非只是通腑、泻浊、解毒,更主要的是通过肠壁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因其有改善内环境失衡和肾小球免疫功能,清除中分子毒性物质的作用,所以药液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充分,治疗效果亦越佳。将灌肠管插入深度增至30cm,可使药液易于保留,增加了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