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起应激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应激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过程论”的思路,心理应激的定义是:心理应激是指个体觉察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的适应过程。我们以患者被诊断为癌症为例,来说明整个心理应激过程。

(一)应激理论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Selye,1936)第一次提出,当机体处于有害刺激环境下时会出现“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自此以后,许多人热衷于心理应激的研究。在心理应激理论大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应激的定义被使用过:①应激是一种外部的压力;②应激是主观的情绪紧张;③应激是躯体的唤醒。虽然每一种概念都包含了应激的一个方面,但每种概念的含义都可以被整合到第4种定义中,即应激是一种交互作用——认知的观点。

应激是外部压力的观点是最简单明了的。它提示应激存在于外部事件中。在心理社会事件方面,应激被用不可预知的或不可控制的事件来描述。如不可预知疾病的后果怎样或没有被认知的疾病,就是疾病施加于人们身上的沉重压力。

应激是内部情绪紧张的观点认为应激是一种内部的精神挣扎、紧张、焦虑,甚至是感知到危险或伤害时的惊恐。应激是人们应对某些使人不知所措的事情时发生在内心的战争、冲突。如果这种冲突长时间持续,让人感到永无结束之日,人就处于长时间的应激中。

应激是躯体的唤醒的观点就是塞里提出的观点,即“机体对施加的任何需求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应激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观点是20世纪70年代由拉扎勒斯(Lazarus)和弗克曼(Folkman)两位研究者提出的。虽然它一直还在不断演变着,但它却是非常有影响的应激理论。该理论强调应激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而在应激这个过程中,认知因素是关键。

(二)国内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理解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国内的医学心理学相关教材中总体将心理应激看作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即过程论(图6-1)。

图6-1 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

过程论也是一个系统论的观点,认为心理应激是以认知因素为核心的一种作用过程,将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分别从“应激源(刺激源)”“中间(介)影响因素”和“应激反应”三个方面进行认识。中间影响因素按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来源,还可分为个体内部资源(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个性特征、经历、遗传素质等)和个体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社会态度、社会环境条件等)。

应激所涉及的各种有关变量之间都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生活事件作为“过程论”的“应激源”,不同患者会对其做出不同的认知评价,不同的认知评价结果又趋向于使他们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从而会有不同的反应结果,其又反过来影响生活事件本身;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作为“过程论”的中间因素同样也分别受其他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根据“过程论”的思路,心理应激的定义是:心理应激是指个体觉察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的适应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以这样理解:当个体在一定的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如疾病、失业的作用下,为顺应、适应这些情景,个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如安全、经济,当个体通过一定的认知评价觉察到在这些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个体自身、社会资源)之间存在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反应过强,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疾病。

我们以患者被诊断为癌症为例,来说明整个心理应激过程。当医师将经过各种医学检查确诊为癌症这一事实告诉患者时,患者在认知因素作用下,认识到癌症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病痛,可能带来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因而产生迫切需要医师拯救他们的生命、解除他们的痛苦、改善躯体功能等的需要;然而目前医疗措施在治疗癌症上的不足,不能不使他们陷入需求与自身及外部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之中。这样癌症诊断便成为强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包括:①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自我价值降低,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②行为反应,如出现否认行为,即不断地寻求进一步诊断,企图证明先前诊断的错误或照常工作甚至超过先前的工作量证明自身健康状况良好,还有习得性失助、被动依赖等行为反应;③生理反应,如胃肠道功能失调、失眠等。这些应激反应的程度除受生活事件对个体的重要性的影响外,还受个体应对方式、个性特征、早期经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心理应激理论的各因素之间,有几个基本法则:①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②各因素之间是互动的(即各因素互为因果,且易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③各因素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系统是否动态平衡决定机体是否能适应环境和保持健康);④认知评价是关键因素(认知因素在系统失衡中有关键的意义);⑤人格特征是核心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