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体微生态

人体微生态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长期居留于人体的,又称为常住菌;也有少数微生物是暂时寄居的,称为过路菌。肠道微生态系: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8%,且95%以上是厌氧菌。二是共生性类型,包括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共生性微生物具有合成维生素与蛋白质、促进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及免疫等生理作用。

(一)正常菌群的含义

人自出生1~2h即可从其体内分离出细菌。在成人,凡与外界接触或相通的部位皆有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存在,形成了人体的微生态环境。一个健康成人机体约由1013个细胞组成,而人体体表及胃肠道、呼吸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表面栖居的细菌则达1014个,即人体携带的细菌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这些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和人形成共生关系。许多微生物对人不仅无害,而且有益。通常把这些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之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of bacteria)。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长期居留于人体的,又称为常住菌;也有少数微生物是暂时寄居的,称为过路菌。

(二)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和微生态系

1.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正常微生物群中的细菌偶尔少量侵入血流和器官组织,可由机体天然防御功能如吞噬作用迅速消灭,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感染。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人体的正常菌群分布见表1-2。

表1-2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正常菌群

2.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

(1)皮肤微生态系:皮肤微生态系中优势种群是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常住菌。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生物屏障是第一道极其重要的保护屏障,有营养及参与皮肤细胞代谢、保持皮肤生理功能和自净作用。

(2)口腔微生态系:人的口腔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它有各种微生物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源,给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定居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口腔链球菌是颊、硬腭黏膜最常见的正常菌群成分,约占该部位可培养菌总数的60%。

(3)食管与胃微生态系:在人类,尚未发现食管上皮细胞上有原籍菌群。胃液的pH是控制胃中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胃内的微生物群落大部分是外藉菌。近年发现螺旋体和幽门螺杆菌,因与上皮细胞保持密切的联系,可认为是原藉菌群,与溃疡病等疾病的关系密切。

(4)肠道微生态系: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8%,且95%以上是厌氧菌。肠道正常菌群可分为3类。一是致病性类型,包括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等。在生态平衡时,这些细菌数量少,不会致病,是必要组成部分。如果数量超过正常水平则可引起宿主发病。二是共生性类型,包括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共生性微生物具有合成维生素与蛋白质、促进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及免疫等生理作用。三是中间性类型,包括乳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韦荣球菌等。这些细菌能产生毒素,促进老化,有生理作用和致病作用两方面,即具有潜在的有害性。

(5)呼吸道微生态系:在鼻腔、咽喉及扁桃体部位经常可分离到类白喉棒状杆菌与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致病潜能的细菌,但人的鼻窦是无菌的,气管和支气管在无感染存在时,只有少量的细菌。在健康人的呼吸道,尤其是细小支气管以下的部分及肺内和胸腔中是无菌的。

(6)阴道微生态系:人的阴道是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主要的常住菌有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主要的过路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健康妇女阴道排出物中,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比例为5∶1,菌数可达8×107/ml。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拮抗作用 正常菌群,特别是占绝对优势的厌氧菌对来自人体以外的致病菌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阻止其在机体内定植,从而构成一道生物屏障。

2.免疫作用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力与其接受内环境定居的正常菌群抗原的刺激有密切关系。正常菌群作为一种抗原刺激,使宿主产生免疫,从而限制了它们本身的危害性。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胃肠道黏膜抗感染免疫作用的激活具有重要意义。

3.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参与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除参与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及合成维生素(如核黄素、生物素、叶酸、吡哆醇及维生素K等)外,还参与胆汁代谢、胆固醇代谢及激素转化等过程。

4.抗衰老与抑癌作用 肠道正常菌群中的双歧杆菌有抗衰老作用。此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有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它们的抑癌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解亚硝酸铵,并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有关。

(四)微生态失调与防治

1.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平衡是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的生理性动态平衡。微生态失调是指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各种群落成员之间的平衡,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微生态失调可分为以下3类。

(1)菌群失调:菌群失调是指在原生态环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种类、总菌数和各种群落成员的活菌数的异常变化。严重失调时,表现为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原来占劣势的菌种演变为优势菌,进而引起疾病,例如葡萄球菌及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等。这类疾病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2)定位转移:正常菌群由原定位的生态环境向周围转移,例如下消化道菌向上消化道的转移。小肠污染综合征就是明显的下消化道菌向上转移的一个例证。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的异位寄生,也可引起疾病。

(3)血行感染:血行感染可作为易位菌传播的一种途径。完全健康的人群中,有4%~10%的人有一过性菌血症。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中,血行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正常菌群进入血行虽然常见,但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形成感染,只有在身体衰弱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发生感染。

引起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射线照射:可导致吞噬细胞的功能与数量均下降,淋巴细胞功能减弱,免疫应答能力破坏;②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以引起菌群失调,如耐药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正常菌群常导致医院内感染;③外科手术:包括手术、整形、插管等导致正常菌群的易位转移;④其他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使用免疫抑制药、细胞毒性物质和激素等因素,都能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2.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在微生态失调的防治中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矫正微生态失调:应积极治疗宿主的原发疾病及保护好微生态环境。②增强机体免疫力:可用一些有免疫激活作用的调节药,如卡介苗的胞壁酰二肽等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③合理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用药要适量,能用小剂量抗生素解决问题就不用大剂量,能用窄谱抗生素治疗就不必用广谱抗生素。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使用抗生素。④及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后,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该及时用微生态制剂调整和恢复正常菌群。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活菌制剂,能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