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多种辨证方法相结合

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多种辨证方法相结合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匮要略》主要针对内伤杂病,运用脏腑经络辨证,随证选用合适的治法方药,从而形成了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在病证分类方面,《金匮要略》也非常重视以脏腑病变为依据而命名病。《金匮要略》判别疾病预后,也常根据在脏在腑分别论之。可以说是脏腑经络辨证之奠基。

脏腑经络辨证是根据不同脏腑及其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反应,对所出现的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并归纳其在异常状态时的病变规律,借此用以推究病机,判断病位,核定病性,权衡病势,判别预后以做出确切的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这种辨证方法导源于《内经》,实际具体应用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主要针对内伤杂病,运用脏腑经络辨证,随证选用合适的治法方药,从而形成了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全书讨论内伤杂病病因病机、诊法、预防、治则、预后等,可以说无处不贯穿这一精神。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首篇开宗明义,首先以“肝病传脾”之论,概括其辨证论治的整体思维,简要论述了脏腑辨证方法的精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云:“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因为肝木能克伐脾土,如见肝实之病,应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的传变。故“肝病传脾”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得出的认识,而“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勿补之”,则以肝脾关系为例论述五脏间的亢害承制,体现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统一。

《金匮要略》针对多种疾病,随证选方,也可以看出张仲景非常重视脏腑辨证。如《金匮要略》在治疗:“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与在《妇人杂病篇》中治“转胞不得溺”同用肾气丸主之,皆源于腰为肾之外候,二者同为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水液,气不化水,膀胱癃而为闭,故该方专以温补肾间之阳,肾气充旺,气化水行,则自无便溺不利之证,体现了脏腑表里的关系。再如《金匮要略》治疗消渴病,论厥阴消渴,论阳明胃热消渴,论男子消渴肾气丸证,也体现了辨脏腑辨证选方的思路。而对于虚劳,《金匮要略》则从五脏气血虚损立论,将复杂的虚劳病概括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以及虚中夹实等类型,尤其重视脾肾。综合全书心系疾病诸证候,有主治心阳虚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有主治心肺阴虚的百合地黄汤证,有主治心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证,有主治脏躁阴虚的甘麦大枣汤证,有主治心肝血虚的酸枣仁汤证,有主治心阳虚痰阻心窍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有主治寒痰凝滞、心脉痹阻的瓜蒌薤白桂枝汤证等。现代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证候几乎都被包含在内。

在病证分类方面,《金匮要略》也非常重视以脏腑病变为依据而命名病。如《金匮要略》论饮证,不仅有水走肠间、走四肢、留胁下、停胸膈之分,而且还分列了水走五脏的证候。指出:“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论述了水在不同内脏的不同表现,其表现皆是相应内脏功能失调及其经络循行部位的症状,体现了《金匮要略》重视脏腑经络辨证的精神。而《金匮要略》论水气病,也有五脏水之名,实际上都体现了《金匮要略》重视脏腑辨证的精神。

《金匮要略》判别疾病预后,也常根据在脏在腑分别论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篇指出:“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则死,入腑则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知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以脉领证,认为寸脉沉大而滑,沉脉提示为邪实,滑脉提示有气机逆乱,邪实与气逆相搏击,就可以导致卒厥。至于卒厥之预后,一般说来,血气入脏,病位深则死,邪气入腑,病位浅可愈。临床观察发现:唇口发绀,身冷,或有冷汗淋漓者,提示血气入脏故死;身体无冷凉、知觉正常,自然正常汗出,提示血气入腑,故为可治。若脉有脱象,也提示邪气入脏故死。这种以邪气脏腑深浅判断疾病预后的思路,在中风等急症救治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金匮要略》还有一篇是专门论述五脏病变及其五脏死证表现者,即《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可以说是脏腑经络辨证之奠基。所谓中风、中寒,并不真正是风邪、寒邪所伤,实际上是张仲景对脏腑疾病分阴阳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或为偏于阳邪所伤、偏于阴邪所伤所见症状的归纳。

论曰:“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指出肺中风病的表现,可见口中干燥,气喘,身体沉重,眩冒,肿胀。肺中寒的表现,可见咳吐浊痰涕唾。肺死脏的表现,可见脉浮无根,浮取无力,按之弱如葱叶,提示肺气将绝,故而主死。所论皆肺之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职所致。

论曰:“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肝中风的表现,头摇目跳,两胁疼痛,行走失常,喜食甘甜。肝中寒的表现,两臂不能上举,舌根干燥,善太息,胸痛,转侧不能,食则呕吐、汗出。肝死脏的表现,可见脉浮取无力,按之如索摆动,或曲行蛇形,提示肝之真脏气衰故死。此“如索不来”,王暴魁教授认为是河南土语,即“如绳索摆动”之意。所论皆肝主风,开窍于目,经络循于胸胁,主情志,主筋功能失职所致。

论曰:“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为癫,阳气衰为狂。”指出心中风的表现,翕翕发热,身不能起,心中饥饿感,食即呕吐。心中寒的表现,患者心中不舒,心中如啖蒜状,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像有虫钻一样。脉浮者,得吐可解。心伤者,其人疲乏易倦,头面红赤,自觉下重,心中痛而烦,发热,当脐跳动,脉见弦象。心死脏的表现,浮取实脉如麻豆,按之躁疾异常者,提示心气将绝,故死。不正常悲哭,魂魄不安,是血气不足所致,血气不足属于心,心气虚者,患者容易恐惧,合目欲睡眠,则可梦见远行而精神离散,是魂魄妄行所致。至于“阴气衰为癫,阳气衰为狂”与《难经》“阴盛则癫,阳盛则狂”相抵触,可能是癫狂发病的两个方面。《难经》言其常,《金匮要略》言其变。狂多热实,日久可以伤阴,转而为癫;癫多阴盛,阴盛虚阳浮越也可致狂。即《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之类。所论皆心主神明,主血脉诸功能失职的表现。

论曰:“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结状如摇者,死。”意思是说,脾中风,临床可表现为发热、行动不利如醉酒,腹中烦闷沉重,气短,皮肤眼目震颤跳动。脾死脏的表现,脉轻取大坚无柔和之意,重取像压着杯子,脉也见动摇不定之象,提示脾气将绝,故死。在此原文未及脾中寒之证候,当有阙文。

论曰:“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意思是说,肾死脏的脉象,轻取则坚,重取则乱如转丸,在沉取仅见于尺中,提示肾气将绝,故死。在此原文仅论及肾著的表现与治疗以及肾死脏的表现,未及肾中风、中寒之证,当有阙文。《金匮要略》原书于此篇应该是全面系统论述了肺肝心脾肾五脏中风、中寒以及死证的典型脉证。可以说是后世脏腑辨证的奠基之论。影响深远,至于今日,甚至有诊病必论脏腑之势。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金匮要略》虽然重视脏腑经络辨证方法,而临床实际应用的辨证方法还包括多种,如病因辨证、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等,在《金匮要略》所论病证诊治中均有应用,包括后世医家归纳的所谓八纲辨证方法、三焦辨证方法、分期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等,在《金匮要略》其实也有论及。

对于病因辨证,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云:“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伤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明确指出不同病邪致病部位和临床特点不同。《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则具体分别论述湿邪、风湿、暑热、暑湿诸邪所致的不同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属于病因辨证方法的具体应用。

而《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所谓“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分别论述了太阳卫阳亢实和卫阳不足体质之人,感受风邪导致刚痉和柔痉的不同表现和治法方药,具体应用的是典型的三阴三阳辨证方法。《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也指出:“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认为太阳卫阳亢实体质之人,感受外邪,可以引起风水发病。其治疗,《金匮要略》云:“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认为可行即疏风散邪、宣肺利水之汗法。对于少阴肾虚水肿,则不可发汗。《金匮要略》指出:“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则难。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认为水病脉沉,提示少阴阳虚,治疗当以麻黄附子汤以温肾阳兼以宣肺利水。可见,《金匮要略》治疗杂病也常用三阴三阳辨证方法。

对于八纲辨证,《金匮要略》虽无其名,却处处强调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分治。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云:“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是论病有表里。指出寸脉浮,提示病在表,尺脉浮,提示病在里,可以表现为腰痛背强不能行走,兼见短气疲乏等。又曰:“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是论病分阴阳。指出阳盛阴虚则病,有阳无阴,则为厥阳,可致发病甚至可以致死。“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是论证有虚实。认为呼吸气促,可由于中焦邪气壅实,也可由于肺肾之虚。虚实不同,治各有别。《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更指出:“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强调治疗腹满应详分寒热虚实,治当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精神,辨证治疗。类似实例颇多,足见《金匮要略》辨证方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八纲辨证的科学内涵。

至于分阶段、分层次、分期辨证的思路,《金匮要略》也多有论及。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论肺痈曰:“寸口脉微而数,数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气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以脉领证,客观叙述了肺痈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其病机转变。所谓伤卫、伤营,伤皮毛,伤血脉,与后世温病学家卫气营血辨证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著名中医专家吕仁和教授临床擅长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等,非常强调分层次、分阶段、分期辨证治疗,提出的糖尿病分期分型辨证标准,经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专家讨论通过,被作为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实际上是受到了《内经》“脾瘅”“消渴”“消瘅”之论和《金匮要略》分阶段辨证治疗思路的启发。

对于三焦辨证方法,《金匮要略》则有上中下分布辨证的论述,与后世三焦辨证颇多相类。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篇指出:“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师曰:息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详细描述了病在上中下三焦所致呼吸异常的不同特点,认为病位不同,治疗方法当有不同。《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则指出:“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尿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明确指出三焦气竭的不同表现,实际上皆当见于危急重症。《金匮要略》所以说“不须治,久自愈”,当是上下焦气竭而中焦胃气尚存故也。此乃强调中焦胃气较之上焦、下焦之气更为重要之意。并不是说不必治疗。同篇又说:“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明确了上焦、中焦、下焦有热的不同表现和常见病证。这上中下分证的思想与后世温病学家的三焦辨证方法,不能说不存在学术联系。《金匮要略》于此篇还以进一步以积聚为例,对分布辨证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病有积、有聚、有馨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馨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馨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街。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继承《难经》有关积聚之论,认为积证是脏病难治,固定不移;聚证,是腑病,容易治,其形态可变,发作有时;馨气,表现为胁下痛,按之痛减,时有复发。而对于诸积脉法,典型脉象是脉细而附骨。脉细附骨见于寸口,积证病位在胸中;略微稍出寸口,提示积证病位在喉中;见于关上,提示积证病位在脐旁;关脉偏上,提示积证病位在心下;略微稍下关脉,提示积证病位在少腹;见于尺中,提示积证病位在于气街之部。脉出见于左,提示积证在左;脉出见于右,提示积证在右,脉左右俱见,提示积证在中央,总“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中以候中”“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之意。至于“各以其部处之”,则提示积证部位不同,治疗方法当异。正是分部辨证治疗的思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也指出:“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在此张仲景再一次提出妇女因虚、积冷、结气所致在上、在中、在下诸病及其不同表现,也是上中下分部辨证的方法。至今对于我们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治疗风湿痹分部用药,上肢用姜黄、桂枝、桑枝,下肢用木瓜、牛膝、萆薢,腰痛用续断、桑寄生、狗脊等,也可以认为是《金匮要略》辨证思路进一步具体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