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叔和的功绩

王叔和的功绩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明王叔和的整理、编次是成功的,具有严格的系统性、逻辑性。如果说张仲景是在发明辨证论治,那么王叔和则是通过整理、编次再现了辨证论治规律,尤其是方证之间的传变、转归的规律。所以,《伤寒论》作为中医辨证的理论,其中包含了王叔和的聪明才智,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伤寒论》的成就和其所提供的方向,导致了中医学沿着辨证论治自成体系地发展,实际上成为后世医家总结经验、探求新知、提出新说的理论源泉。

然而,零零碎碎,杂乱无章的事实,在系统化、条理化以前不能构成科学。而仲景《伤寒论》原书,因汉末社会动乱而散失不全,除非今后在汉墓中发掘出原本,已没有可能窥其旧貌。现存之伤寒条文,是与仲景先后同时代的王叔和进行广泛搜集,甚至“有闻必录”,加以整理、编次;嗣后又经宋臣林亿等校订而成。王叔和面对一大堆搜集起来的条文方证,进行整理、编次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过程。他作为西晋太医令,“博通经方”,凭借自己所拥有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完成此项工作,获得后世许多医家的称赞。清·陈修园在《伤寒论凡例》中评价:“其章节起止照应,王肯堂谓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鳞甲森然,兹不敢增减一字,移换一节”。说明王叔和的整理、编次是成功的,具有严格的系统性、逻辑性。明代方有执、喻嘉言虽持错简论,而斥叔和之非,实际上这不过是不同的实践经验对伤寒发病、传变、转归不同的认识而已。他们之间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如果说张仲景是在发明辨证论治,那么王叔和则是通过整理、编次再现了辨证论治规律,尤其是方证之间的传变、转归的规律。所以,《伤寒论》作为中医辨证的理论,其中包含了王叔和的聪明才智,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伤寒论》的成就和其所提供的方向,导致了中医学沿着辨证论治自成体系地发展,实际上成为后世医家总结经验、探求新知、提出新说的理论源泉。后世的许多学说、分科成就和新创的辨证方法,都不过是本论不同侧面的充实与延伸,当代伤寒专家吴考槃教授曾指出:“后世刘完素的主寒凉,即就其白虎、栀豉之法而修饰的;张元素的脏腑药式,即因其六经辨治原则而演绎的;张从正的主攻下,即因其陷胸、十枣诸方而化裁的;李杲的主温补,即从其理中、建中之旨而运用的;朱震亨的主养阴,即由其复脉、竹叶方剂而变通的……”(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3):1),说明金元时期颇负盛名的几家医学派,都是从本论中引申伸出来的。再看温病学派,吴鞠通本人就承认:“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温病学导源于《伤寒论》当无疑义。往后,王清任的瘀血学说,也是从仲景抵当汤证、桃仁承气汤证发展而来。至于现代中医眼科权威,已故名宿陈达夫教授首创的眼科六经辨证学说,更是伤寒六经的直接延伸。综观历代学派与分科发展,几乎无一不是以仲景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为理论支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