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鄂木斯克出血热

鄂木斯克出血热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鄂木斯克出血热是由感染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低温有利于感染材料中病毒的存活。另外,除麝鼠外,现已在西伯利亚西部草原确定有10种小型哺乳动物自然感染OHF病毒,包括啮齿类、食虫类、鸟类、有蹄类及家畜动物。鄂木斯克出血热无皮疹,但面部皮肤、躯干上部充血明显。鄂木斯克出血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少。

鄂木斯克出血热(Omsk Hemorrhagic Fever,OHF)是由感染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OHFV)引起的一种急性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特征为:病毒性抗原、自然疫源性、出血症状和良性经过。其典型症状表现为双发热高峰,并有毛细血管中毒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体征及明显的出血性综合征以及血象紊乱。OHF病死率低,有报道为0.5%~3%。

【病原学】 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蜱媒病毒,基因组为单链RNA。

OHF病毒在50%甘油磷酸缓冲溶液(pH7.2)中可存活几个月,而在冻干的情况下可存活几年。低温有利于感染材料中病毒的存活。在游离的体外蛋白中37℃3~4d灭活。用高压灭菌器消毒30min对任何材料包括死亡的实验动物尸体均可灭活。OHF病毒对70%乙醇、1%次氯酸钠、2%戊二醛均敏感;对3%~5%来苏和紫外线敏感,对干燥敏感。

此病毒有嗜神经特征,能在多种类型细胞培养如Hela细胞鸡胚细胞、地鼠肾细胞及猴肾细胞中产生病变。从急性期患者血中和纹头蜱中分离到病毒。

【流行性学】

1.感染源和宿主 本病毒的贮存宿主和媒介主要是蜱。但研究表明,革螨、蚤及巨蚊的某些种可能参与OHF病毒的传播。科学家从麝鼠的脑、血、肾和尿分离到OHF病毒。另外,除麝鼠外,现已在西伯利亚西部草原确定有10种小型哺乳动物自然感染OHF病毒,包括啮齿类、食虫类、鸟类、有蹄类及家畜动物。

2.传播途径 人类感染途径主要通过蜱、水、麝鼠等叮咬,其次为饮用被污染的水。

3.人群易感性 易感人群为疫源地的农民,多为青壮年劳动者。

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鄂木斯克出血热流行相对局限,主要发生在多湖泊的森林草原地区中的潮湿草地。分布于俄罗斯的诺沃西比尔斯克和鄂木斯克省边界的西伯利亚地区。

(2)人群分布:麝鼠捕猎者、剥皮工、制革工是OHF感染的主要受害者。

(3)时间分布:高发季节为4~10月。

【发病机制】 病毒主要侵犯血管和神经系统,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均有充血、内皮细胞受损及退行性变,致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组织充血、水肿,红细胞外渗和小血管内血栓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可见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1~10d。

患者突然起病,发热、头痛、背部及四肢疼痛,呕吐和腹泻,假性脑膜炎,腭部黏膜疹;可发生鼻出血、呕血和黑粪,以鼻、肠、肺和子宫出血为主,少数患者亦可无出血现象。鄂木斯克出血热无皮疹,但面部皮肤、躯干上部充血明显。皮肤充血和黏膜充血是本病特征。患者发热常显双期性,发热时体温可高至40℃,第一期发热阶段可伴发假性脑膜脑炎。第二期发热阶段比第一期严重,可发生脑膜炎、脑膜脑炎、肺炎或肾病,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神志不清和震颤。鄂木斯克出血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少。

【实验室检查】

1.急性期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尿中可查见蛋白及颗粒管型。血沉减慢。

2.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和蛋白可升高。

3.从急性期患者分离病毒和用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抗体对诊断有价值。

【诊断】

1.病毒分离 取患者1病周内的血液、脑脊液,接种于豚鼠、小白鼠脑内或鸡胚进行病毒分离。

2.血清学检查 取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或中和试验,呈4倍以上升高者。

符合以下之一即可确诊感染OHFV:两份相距7~10d采集的血液标本中病毒抗体滴度显著升高;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OHFV;在临床标本中检测出OHFV RNA;通过ELISA法或其他特异性试验检测出急性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或IgG抗体等。

【治疗】 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镇痛、纠正脱水、低血压和出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