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盘水肿导致眼睛看不见东西了

视盘水肿导致眼睛看不见东西了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盘血管炎是原发于视盘血管的炎症,包括视网膜中央血管的炎症与睫状动脉的炎症,前者以视网膜出血为主,后者以视盘水肿为主。以视盘水肿为主者,称视神经水肿型;以网膜出血为主者,称视网膜静脉阻塞型。左眼外眼阴性,眼底未发现有明显病变。诊断为右眼视盘血管炎。服药1周后自觉头胀、口苦等症状消失,眼底视盘充血、水肿减退。王某,女,33岁。

(一)临床特点

视盘血管炎是原发于视盘血管的炎症,包括视网膜中央血管的炎症与睫状动脉的炎症,前者以视网膜出血为主,后者以视盘水肿为主。多单眼发病,好发生于体健青年。早期视力多为正常或轻度下降。病程可长达18个月或更长,一般预后较好。眼底可见视盘充血水肿,边缘模糊,轻重高低不等,静脉扩张或明显曲张,视盘内外及视网膜上可见出血斑或棉絮状渗出质。以视盘水肿为主者,称视神经水肿型;以网膜出血为主者,称视网膜静脉阻塞型。如病变波及黄斑部,必然引起不同程度的视物障碍,可继发视神经萎缩。常见的后遗症为静脉被鞘,视盘内及边缘毛细血管扩张,黄斑部色素紊乱,可呈尿渍状,视野可有相应改变或生理盲点扩大。

(二)验案优选

案1.肝郁火旺,虚火上炎(姚芳蔚验案)

崔某,女,23岁。近半个月来发现右眼视物模糊,发病前曾因细碎小事与邻居争吵过。右侧偏头痛,神疲纳少。舌质红,脉弦细数。检查: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1.2。右眼外眼阴性,屈光间质清晰。眼底:视盘充血微隆,边缘较模糊,在颞下方视盘内外处有片状出血,视网膜静脉纡曲,在颞下、鼻下血管旁亦见较多之点状及片状出血,黄斑部中心凹反射存在,未见明显出血与水肿。左眼外眼阴性,眼底未发现有明显病变。诊断右眼视盘血管炎(Ⅱ型)。证属肝郁火旺,虚火上炎。治宜疏肝清热,凉血散瘀。

处方:生地黄24g,蒲黄(包)15g,牡丹皮、赤芍、白芍、茯苓当归、炒白术各12g,柴胡、炒栀子各10g,川芎、三七(吞服)各6g。每天1剂,水煎服。

服上方7剂后,头痛消失,精神好转,眼底视网膜出血及视盘充血等减退,视力增至0.9。

处方:生地黄24g,赤芍、当归、牡丹皮、茯苓、泽泻各12g,三七(吞服)、川芎各6g。

又服1周后再诊,视力已达1.0,眼底视盘充血、水肿退,边缘清晰,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于原方去茯苓、泽泻,又服2周,右眼眼底出血吸收,视力增至1.2。

按:本案因情志而发病,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攻于目,热壅目系,迫血妄行,致目系水肿、出血。故以柴胡、白芍、牡丹皮、栀子疏肝清热,使肝气调达;以赤芍、白芍、生地黄、牡丹皮、川芎、蒲黄、三七凉血活血散瘀;茯苓、白术既能针对水肿利水渗湿,又能健脾,防止肝病传脾。(《眼底病的中医治疗》)

案2.肝阳偏亢,气火上逆(姚芳蔚验案)

忻某,女,32岁。右眼视物模糊3周,曾经X线头颅摄片检查无异常。症见头胀,口苦,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1.0。右眼外眼阴性。眼底:视盘充血水肿约3D,边缘境界模糊,视网膜静脉轻度扩张,动脉无异常。左眼阴性。诊断为右眼视盘血管炎。证属肝阳偏亢,气火上逆。治宜平肝潜阳,凉血清热,利水行滞。

处方:石决明(先煎)、生地黄各24g,赤芍、茯苓、泽泻、牡丹皮各12g,炒栀子、黄芩各10g,羚羊角粉(代,吞)0.6g。每天1剂,水煎服。

服药1周后自觉头胀、口苦等症状消失,眼底视盘充血、水肿减退。原方去羚羊角(代),又服2周,水肿全退,视力恢复正常。

按:本案通过审证求因,辨证为肝阳偏亢,气火上逆,致目系气血津液升降失常,目络瘀滞。故治疗以平肝清热潜阳为主,配合活血利水行滞之品,切合病因,标本兼治,视盘水肿消退,视力恢复。(《眼底病的中医治疗》)

案3.血热妄行,伤津耗阴(庞万敏验案)

王某,女,33岁。曾有妊娠中毒症病史。右眼视物不清,当时视力0.05,经治10余天,视力恢复至0.2。症见右眼视盘略充血,下半水肿,边界不清,颞下支静脉高度曲张,沿颞下支视网膜有出血,呈放射状,并伴有水肿,黄斑区受累,并见星芒状斑,血、尿常规化验及血压均正常。伴有头痛,失眠,口苦,口干。舌红,苔薄黄燥,脉弦数。诊断为右眼视盘血管炎。证系血热妄行,伤津耗阴所致。方用养阴清热汤加减。

处方:石膏、生地黄、金银花、芦根各30g,天花粉、知母、黄芩、龙胆、白茅根、牡丹皮、赤芍、决明子各10g。每天1剂,水煎服。

服药15天后视力增至0.6,视网膜出血大部吸收,黄斑部星芒状斑更加明显。前方去白茅根,加木贼蝉蜕。又服30剂后,检查眼底:视网膜静脉略显纡曲,黄斑区星芒状斑明显吸收,视力恢复至0.9。改用滋阴养血之法,继续治疗20天,视力0.9,黄斑区遗留少量渗出及色素斑。

按:火为阳邪,主升、主动,伤津耗液。火热升腾炎上,热壅目系,灼伤目络,迫血妄行,致视网膜出血,视力骤减。故方中用了大剂量的清热降火之品以清脏腑之热,并用生地黄、芦根、天花粉养阴生津,白茅根凉血止血,牡丹皮、赤芍凉血活血,使清热而不伤阴,止血而不留瘀。(《眼病妙方精选》)

案4.阳亢于上,气血失和(姚亦群验案)

陈某,女,44岁。右眼患病2周,因检查前房角压迫眼球而致视物模糊。症见头胀,口苦。舌质偏红,脉弦数。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2,加镜无助。外眼正常,角膜后壁色素沉着物少许,前房正常,瞳孔不圆正,对光反应部分存在。眼底:视盘水肿约2D,边缘境界模糊,四周视网膜轻度水肿,在其上方见少许火焰状出血,静脉怒张,动脉无异常,黄斑部中心凹反射弥散。诊断右眼视盘血管炎(视盘水肿型)。证属阳亢于上,气血失和。治宜平肝潜阳、凉血清热为主,同时佐以活血利水药。

处方:石决明、生地黄、茯苓各15g,菊花、赤芍、牡丹皮、知母、泽泻、蒲黄各10g,三七(吞服)、甘草各3g。每天1剂,水煎服。

服药7剂后,头胀、口苦减退。眼底检查:视盘水肿及出血仍明显存在。继服原方7剂,头胀等消失,眼底网膜出血吸收,视盘及其周围水肿亦有好转。继原方去三七、蒲黄,加车前子15g,又服2周,水肿消退,黄斑中心凹反射尚弥漫。改六味地黄汤加当归、赤芍、白芍,又服2周,黄斑中心凹反射正常。

按: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阴不制阳,阳亢于上,气血失和,目系壅滞,致局部水肿出血,血水互结。治当滋阴平肝,使浮越之肝阳下潜。故以石决明、菊花平肝潜阳,生地黄、知母滋阴清热,益肾治本;加牡丹皮、赤芍、三七、蒲黄凉血化瘀,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以针对局部病理变化而治其标。(《眼病妙方精选》)

案5.肝经郁热,化火上炎(赵廷富验案)

于某,女,29岁。双眼视物不清1个月。1个月前双眼视物模糊,曾在某医院治疗无效而来就诊。现双眼视物不清,纳佳,大小便正常,面色红润有泽,呼吸平稳,语言清晰。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远视力:右眼0.7,左眼0.4;近视力:右眼0.7,左眼0.6。外眼未见异常改变。眼底:双眼视盘边界不清而充血,视网膜中央血管纡曲,静脉怒张,周围呈放射状出血,以颞上两侧为多,后极部网膜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射不清。诊断为视盘血管炎(双)。证属肝经郁热,化火上炎,血溢络外所致。治宜清肝解郁,疏通脉络。方选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菊花、蝉蜕、木贼、赤芍、银柴胡、羌活、白术、防风、当归、白芍、茯苓、牡丹皮、炒栀子、丹参、黄芩各9g。每天1剂,水煎服。

服上方15剂后,视物较前清晰,头痛,脉弦。视力:右眼1.0,左眼0.6+4。眼底出血较前有所吸收,黄斑中心凹反射隐约可见。原方加川芎5g。服药1周后复查视力,右眼1.5,左眼0.9+4。眼底出血基本吸收,黄斑中心凹反射可见。

按:本病究其所因,一是产后哺乳期体弱,外感风热,毒邪内陷;二是女性内有肝经郁滞,脉络不畅,气血瘀阻。肝经郁滞,血热妄行,故以清肝疏通为善,以外邪疏散为宜。若用寒凉之品,贪图一时爽快,则后患无穷,寒凉则凝滞,外邪不易疏散。热邪内因不解,气血不得流行,病因难除。以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加丹栀逍遥散,以加大清肝解郁之力,并加丹参、黄芩,使血热清,经脉通,其病乃愈。故治本病当以祛客邪为要,万不可泻脏之本。(《眼病妙方精选》

(三)按语

本节共优选验案5则。本病是近几年才认识的一种眼底病,西医基本主张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中医则根据其病因、病位、临床表现而采取辨证论治,诸如平肝、疏肝、养肝为主,再加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利湿之法。中医辨证从整体出发,除针对病因治疗外,还可分期论治。早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后期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为主,标本兼治,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适时使用普罗碘胺(安妥碘)肌内注射,与中药协同应用,可促进局部出血吸收,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凡真阴亏损,精气不足而致者,可选六味生脉汤(党参、麦冬、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用以补阴壮水,益气生精;凡中气不足,烦劳内伤,以致身热心烦,头痛恶寒,神疲体倦,懒言恶食,脉象多细微软弱者,可选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身、升麻、柴胡、炙甘草),用以升阳补气;凡心肺气虚而致者,可选炙甘草汤(党参、麦冬、生地黄、酸枣仁、阿胶、炙甘草、桂枝、生姜、大枣);凡亡血过多,血少气虚,其人多健忘,惊悸,食少气短,体倦神疲,面不华,脉虚,舌白者,可选人参养荣汤(党参、白术、黄芪、甘草、陈皮、肉桂、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生姜、大枣);凡怒气伤肝并脾虚血少以致目昏不明者,可选逍遥散(白芍、茯苓、当归、柴胡、白术、薄荷、甘草)。治疗本病必须持久耐心,同时还得配合适当的休息,才能获得比较显著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