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疗器械的微生物监测

医疗器械的微生物监测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测中,除阳性对照管外,其他各管均无菌生长,仍可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供试品不合格。4.临床意义 检测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后残存细菌或真菌状况,防止消毒灭菌不过关与保存不严密,减少感染的发生。1.标本采集 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一)紫外线灯消毒效果监测

1.标本采集 生物指示菌为大肠埃希菌或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8个染菌玻片平放于灭菌器皿中,水平放于适当距离照射,于4个不同间隔时间各取2个染菌玻片,分别投入2个盛有5ml洗脱液(1%吐温80,1%蛋白胨生理盐水试管

2.检测方法

(1)物理检测法:紫外线强度仪测定(ZY-07型)。

(2)生物检测法:将取得的洗脱液做平板倾注,每个染菌玻片接种2个,放37℃培养48h做活菌计数。

3.参考范围

(1)物理检测法: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100μW/cm2为合格,旧灯管>70μW/cm2为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射强度≥180μW/cm2为合格。

(2)生物检测法: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以上。

4.临床意义 评价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是否合格。

(二)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1.标本采集 有菌片、悬液及生物指示剂等,指示菌株为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采样。

2.检测方法

(1)培养法:将高压灭菌后的菌片、悬液,接种于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将未处理阳性对照菌片做相同接种,两者均置55~60℃培养。

(2)仪器测试法(高压灭菌检测仪):将2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指示菌分别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放入检测仪进行测定。

3.参考范围

(1)培养法:阳性对照应在24h内有菌生长。监测样品如连续观察5d全部无菌生长,可报告生物指示剂培养阴性,消毒灭菌合格。

(2)仪器测试法:阳性结果表明灭菌失败,阴性表明灭菌过程合格。

4.临床意义 每次灭菌柜要进行灭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每月生物监测,只有当灭菌工艺符合要求、化学指示剂变色达到标准、生物指示剂培养阴性时,才能证明压力蒸汽灭菌合格。

(三)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

1.标本采集 有菌片、悬液及生物指示剂等,指示菌株为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采样。

2.检测方法

(1)菌片与悬液测试法:将指示菌片装放在物品中,待灭菌完毕后取出,并接种于0.5%葡萄糖肉汤培养液,将未处理阳性对照菌片做相同接种,两者均置37℃培养。

(2)仪器测试法(EO监测仪):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指示管分别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放入检测仪进行测定。

3.参考范围

(1)菌片与悬液测试法:阳性对照应24h内有菌生长。监测样品如连续观察消毒5d,灭菌7d全部无菌生长,可报告生物指示剂培养阴性,消毒灭菌合格。

(2)仪器测试法:阳性结果表明灭菌失败,阴性结果表明灭菌合格。

4.临床意义 每次消毒进行化学指示剂监测,每月进行生物指示剂监测,只有当消毒工艺符合要求,化学指示剂变色达标,生物指示剂培养阴性时为消毒灭菌合格。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微生物监测

1.标本采集 对各种一次性医疗用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微生物监测。

2.检测方法 接种样本或接种样本洗脱液、采样棉拭子后的需氧-厌氧菌培养管、真菌培养管、阳性对照管与阴性对照管分别放入30~35℃与20~25℃恒温培养箱内、连续培养5~7d做细菌与真菌培养,逐日观察培养结果。

3.参考范围 接种样本或样本洗脱液、采样棉拭子(不包括阳性对照管)的需氧-厌氧菌培养管及真菌培养管中有任何一管呈浑浊,并确认有菌生长时,应用同批样本进行复测。复测中,除阳性对照管外,其他各管均无菌生长,仍可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供试品不合格。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为≤2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灭菌包装符合要求,无破损、漏气、异物、异味、各种标志齐全,若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其残留量<10μg/g。

4.临床意义 检测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后残存细菌或真菌状况,防止消毒灭菌不过关与保存不严密,减少感染的发生。

(五)内镜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1.标本采集 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h内检测。

2.检测方法 将送检液用旋涡充分震荡,取0.5ml,采用平板倾注法,于35℃培养48h后计数。

3.参考范围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HBsAg阴性为合格。

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4.临床意义 防止内镜检查过程中医源性传播疾病,保障病人的健康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