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胁肋痛(例)

胁肋痛(例)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给服保肝药,并嘱其注意营养。病史:1周前突然恶心、呕吐,右胁下疼痛难忍,经某院超声检查,诊为“急性胆囊炎”。后经中西医治疗,均无显效。外科建议手术,因其畏之,故来门诊就医。经西医治疗缓解,但常反复,终未确诊。1978年1月16日因食肉引起右上腹持续疼痛半月,并有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洛阳某医院诊为胆石症。右季肋压痛明显。患者于6月17日右上腹部始痛逐渐

案例一:胁痛

李某某,女,55岁。1969年3月1日初诊。

主诉:腹胀不能食3个月。

现病史:1968年12月12日,因胃脘痞满,食欲缺乏,至北京某医院检查,诊为“无黄疸型肝炎”。给服保肝药,并嘱其注意营养。由于患家过度追求营养,每天过食葡萄糖、白糖、牛奶、鸡蛋等,仅鸡蛋每日即食7个以上,渐致体重迅速增加,腹壁增厚,胁痛腹胀渐重,后赴北京、郑州等地多次医治,疗效甚微,后邀余诊治。

现症:右胁疼痛,弯腰时肝区痛甚,腹满脘痞,食后、午后尤重,每于坐、卧时必松解腰带以缓其胀。大便每日4~5次,质稀不爽。肠鸣、畏寒、怯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

检查:体质肥胖(体重74.5千克),腹部隆起,胃脘有硬块。超声检显示肝波衰减,脾厚3.5厘米。肝功能:黄疸指数3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6单位,谷丙转氨酶172U/L,甲胎蛋白阴性,乙型肝炎抗原(-)。

辨证:过嗜伤脾,脾运失职,湿邪内停,湿从寒化,湿痰壅盛。

诊断:臌胀,胁痛(湿痰壅盛)。

【治则】 健脾利湿,活血通络,佐以温阳。

【处方】 生白术30克 茯苓30克 生薏苡仁30克 生山药30克 大腹皮15克 砂仁12克泽泻15克 车前子15克(包煎) 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30克 茯苓皮30克 郁金15克 陈皮15克 沉香6克 干姜3克 党参30克 炮山甲12克

3月16日二诊:上方服5剂,腹胀减轻,腹壁松软,余症同前,拟上方继服1周,并加服巴腊丸。每日2次,每次10粒,饭前温开水吞服,嘱勿嚼碎。

3月23日三诊:服上方7剂和巴腊丸140粒,畏寒消失,腹胀大减,以其阳气已复,故以3月16日方去干姜加黄芪3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以增降酶之力。仍配巴腊丸,每日3次,每次10粒。

5月24日四诊:服上方47剂,巴腊丸33天计990粒,脘部痞块消失,腹壁薄软,饮食、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舌苔薄白,体重67千克,6月5日查肝功能:黄疸指数4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4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谷丙转氨酶正常,血清总蛋白7.50克%,清蛋白5.00克%,球蛋白2.50克%。

1971年3月13日随访,无复发,复查肝功能:血清总蛋白7.7克%,清蛋白5.00克%,球蛋白2.70克%,黄疸指数3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3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谷丙转氨酶正常。血象:白细胞计数6.4×109/L,血小板150×109/L。

按:本例胁痛为过嗜肥甘,损伤脾胃,寒湿内生,反侮于肝,致使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湿痰壅盛发为是证。治当健脾利湿,温阳化湿,理气消胀,活血通络,方用生白术、茯苓、生薏苡仁、生山药等健脾利湿;当归、郁金、炮山甲活血通络;干姜温阳散寒;陈皮、沉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理气化滞消积;党参、黄芪益气,以增强化瘀通络之力;巴腊丸温阳散寒化脂腻,祛瘀通络;金银花、板蓝根清热解毒,并促降酶之力。

案例二:胁痛(胆囊炎)

刘某某,女,46岁。1979年1月15日初诊。

主诉:口苦,恶心、右胁下胀痛10天。

病史:1周前突然恶心、呕吐,右胁下疼痛难忍,经某院超声检查,诊为“急性胆囊炎”。后经中西医治疗,均无显效。外科建议手术,因其畏之,故来门诊就医。

现症:恶心、呕吐、纳差,恶寒,发热(体温38.5℃)溲黄便秘,两胁刺痛难忍,时而呻吟。

检查:面色发青,痛苦面容,舌质红,边有芒刺,苔黄厚腻,脉弦滑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4× 109/L,嗜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超声检查:空腹胆囊4cm,进脂肪餐后胆囊4cm。报告:胆囊收缩功能丧失。

证断:胁痛(胆囊炎)。

辨证:湿热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

【治则】 清热利湿,解毒散瘀,佐以疏肝理气。

【处方】 大黄60克 茵陈60克 车前子60克 龙胆草15克 金银花60克 黄连30克 黄芩10克 犀角15克(水牛角代,另包) 生地黄30克 牡丹皮12克 山楂30克 柴胡10克 青皮10克 炒白芍15克 大白10克 干姜10克 花椒10克

【用法】 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1月16日):两胁痛消,症皆轻,仍有恶心,纳差,舌苔黄厚,脉弦而数。拟上方去花椒,加半夏10克,金银花、大黄、茵陈量均减半,车前子改为15克,干姜改用生姜10克,余药均为原量,嘱其连服6剂。病愈而恢复工作。

超声复查:空腹胆囊3cm,进脂肪餐后胆囊1.5cm,报告:胆囊收缩功能良好。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8.2×109/L,嗜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

1年后因劳累复发,查其脉症,仍投上方。3剂而愈。

按:本例胁痛,西医诊为胆囊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湿热治宜清利共施,然本方妙在清热除湿重用大黄,一则峻下实热之邪,二则合“通则不痛”之旨。与大量茵陈、车前子同用,可使湿热从二便分消,虽导滞而不致腹泻;虑本方苦寒之品甚多,故用干姜、川椒防寒凝腹痛;且青皮、柴胡,引川椒走胁下,可收止痛之功,李老大夫治胆囊炎善于加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品,如金银花、黄连、犀角、山楂之类,又是其独到之处,诸药合用,相辅相成,验之临床,每每获效,诚不失为治胆囊炎之良方。

案例三: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辛某某,女,64岁。1968年1月20日初诊。

主诉:右上腹部绞痛,寒战高热半月。

病史:数年前曾出现阵发性右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经西医治疗缓解,但常反复,终未确诊。1978年1月16日因食肉引起右上腹持续疼痛半月,并有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洛阳某医院诊为胆石症。曾用胆道排石汤,排出胆石2块,症状缓解。

1月19日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入本院,当时病情危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体温38.3℃,血压80/60mmHg,经西医抢救,血压恢复后转中医治疗。

现症:右胁绞痛阵阵发作,牵肩彻背,口苦咽干,泛恶呕吐,口渴欲饮,腹胀不食,便干尿赤,巩膜轻度黄染。

检查:舌边尖红,苔薄白少津,脉左关弦紧、右脉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6×109/L,嗜中性粒细胞0.88。右季肋压痛明显。

诊断: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合并休克)。

辨证:肝失调达,胆失疏泄,湿热蕴脾,瘀结成石。

【治则】 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逐瘀排石。

【方药】 胆道排石汤。

【处方】 金钱草30克 茵陈30克 川郁金9克 云木香9克 枳实9克 柴胡9克 川楝子9克 竹茹9克 白芍9克 栀子9克 大黄9克(后下) 1剂。

1月21日二诊:夜卧尚安,右胁隐痛,纳食稍馨,体温正常,苔微黄腻,舌质红,脉弦滑。用前法去白芍、栀子、枳实、竹茹,加香附12克,延胡索9克,连翘12克,金银花9克,枳壳9克,芒硝9克(冲)。3剂。

1月23日三诊:昨天午后,上腹闷痛较甚,晚8时排便1次,冲洗出石块:①2.2cm×1.1cm× 0.1cm,②2.0cm×1.3cm×0.9cm,③1.2cm× 0.8cm×0.6cm,腹痛减轻,精神食欲好转。

又服原方2剂,症状消失,血象正常。1981年1月26日出院。再带原方3剂,继服以巩固疗效。

出院后,于1月29日又排出米粒大砂石数十块。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胁痛范围,其主要特点如《灵枢·胀论篇》云:“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寒温失度,情志怫郁,致使肝胆失去条达疏泄,湿热或虫积蕴遏,日久化热发为黄疸,胆汁疏泄障碍,瘀久煎熬成石。

胆为“中清之府”,以降为顺,“通则不痛”。胆道排石汤正具此意,方中柴胡、郁金、枳实、木香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栀子、茵陈、金钱草清热利湿解毒,利胆排石退黄;大黄清热利湿,导积化滞,逐瘀通便,诸药共奏疏肝理气止痛,清热利胆排石之功,故对排胆石有良好效果。

案例四:胁痛(胆石症)

马某某,女,65岁。于1961年7月2日初诊。

患者于6月17日右上腹部始痛逐渐加重,继而出现阵发性绞痛,并向背部放射,辗转不安,出汗呕吐,曾在某院诊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0.4× 109/L,嗜中性粒细胞0.93。经会诊诊断为“胆石症”。又疑为胆道蛔虫症,经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并服乌梅汤2剂,痛虽较前减轻,但仍不断阵发剧痛,至7月2日请余诊治。

查呈急性病容,身热,右上腹肌紧张,精神郁闷,面色青黯,憔悴,舌边红,苔黄厚腻,脉弦紧而数。

结合脉症系属湿热内蕴,阻遏肝胆气机所致,据其主症诊为胁痛,治以清肝利胆、疏利气机为法,因其绞痛难忍,故首当缓急解痉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

【处方】 白芍60克 甘草30克

【用法】 1剂,水煎,分2次服。

次日复诊:服上药后胸腹较前舒畅,仅有持续性钝痛,效不更方,再服1剂。

7月4日:服上药共2剂疼痛基本消失,仅于饭后或活动后稍痛。复查血象:白细胞计数16.2× 109/L,中性粒细胞0.76,痛虽缓解但致病之基本因素未除,故于上方加入金钱草30克,海金沙30克,芒硝9克(冲),3剂,水煎服。以清利肝胆。

四诊:当服第二剂后,检查粪便发现有黄豆大之石块1枚。痛已全部消失,血象正常,惟饮食稍差,以调理脾胃之剂2剂,善后收功,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

按:胆绞痛属中医学胁痛范畴,按其疼痛部位以肝胆为主,常与脾胃同病,本病之成,或素嗜肥甘酒热,或情志抑郁,气滞不舒等,而致湿热蕴结,湿热相煎日久浊质凝结为石,堵塞胆管,“不通则痛”“胆为中精之府”。六腑以通降下行为顺,故其治疗应以清热利胆、通里攻下、缓急止痛为法,方中芍药、甘草合用,酸甘化阴柔肝缓急解痉止痛,疼痛缓解后,随即加入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湿,利胆排石,更用芒硝之苦咸大寒,润燥软坚通下以荡涤结石,由于此案辨证准确,药简量重,切中病机,故收立竿见影之效。

案例五:胁痛(慢性肝炎)

赵某某,男,23岁。1964年3月5日初诊。

主诉:胁痛3年。

病史:于3年前开始,自觉腹胀食少,身倦乏力,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肝炎”,久治不愈,近来腹胀胁痛,头晕目眩,食欲缺乏,困倦无力。

检查: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弦缓。

辨证:肝郁脾虚,中气不足。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方药】 逍遥散加减。

【处方】 当归15克 柴胡10克 白芍15克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甘草10克 薄荷3克鳖甲10克

二诊(3月25日):上方服药15剂,胁痛减轻,头晕目眩好转,但食欲缺乏,困倦无力,脉弦软而缓,上方加党参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续服。

三诊(4月23日):上方又服药25剂,食欲增加,胁痛消失,诸症减轻,脉和缓。

四诊(5月29日):上方继服23剂,面色红润,诸症消失,带药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因肝气郁滞,郁而不解,肝木克土,故两胁胀痛,头晕目眩,脉缓。方用当归、柴胡、白芍、薄荷、鳖甲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白术、茯苓、甘草补中健脾,初诊服药,胁痛、头晕目眩减轻,由于肝郁侮脾,脾失健运日久,故食欲仍不振,舌苔薄白,脉缓,生化之源不足则面色萎黄,二诊加用六君子汤化裁,以补中健脾,理气降逆,桂枝温通血脉,振奋脾阳,诸药合用,因而获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