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针刺治疗脊柱痛的几个案例及选穴探讨

关于针刺治疗脊柱痛的几个案例及选穴探讨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某,男,47岁,机关干部。自诉:后背脊柱正中不明原因疼痛2个月余。患者在深呼吸及做扩胸运动时觉症状加重。因其取穴精少,效果显著,符合“用针稀疏”的原则,故针灸临证吾常用之。李某,男,34岁,建筑工人。因其属外出打工者,恐腰痛耽搁日久,影响家庭收入,遂到吾处寻求针灸治疗。王某,女,47岁,女工。遂来吾处寻求针刺治疗。所以,从单纯治疗脊膂痛来说,人中穴是最能体现督脉气血运行特点的腧穴。

(一)针刺中穴治疗胸椎上段脊柱痛一例

陈某,男,47岁,机关干部。2004年9月5日来诊。自诉:后背脊柱正中不明原因疼痛2个月余。患者在做头后仰及扩胸运动时,患处痛甚。曾到某医院检查无异常。局部自贴膏药后疼痛稍缓解。余无不适。无继往病史。近日,因熬夜写材料后觉症状加重。遂经朋友介绍而来诊。查体:第三胸椎棘突及椎体旁开0.5寸处有压痛,按之痛甚。印象:局部气机不畅,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拟行针刺治疗。选穴:中渚(双)。

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双侧穴位皮肤,用28-32号1.5寸毫针,针尖与体表成45°角进针,快速斜刺入约1寸深,得气后采用强刺激之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运针1分钟,运针毕,在患者督脉一线(主要是大椎到腰阳关)行推拿之滚法或轻轻扣击3~5分钟,以促进督脉和患处局部气血运行,起到开经通瘀的作用。患者在第一次行针及督脉滚法毕,即觉患处疼痛大减,共针三次而愈。

体会:中渚属手少阳三焦经穴,三焦主气化,有温肌润肤之功。针刺此穴,能振奋督脉被遏阻之阳气,使经脉通而痛止。

(二)针刺水沟+曲池穴治疗胸椎下段脊柱痛一例

马某,男,26岁,教师。2009年12月9日来诊。自诉:半个月前与朋友们开玩笑时,因互相推搡后脊背触碰到尖硬之突起物,而感后脊正中疼痛。患者在深呼吸及做扩胸运动时觉症状加重。无继往病史。余无不适。近日,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因怕患处症状加重影响工作而来诊。查体:在脊柱之胸椎下段—第八胸椎棘突及椎旁0.5寸有压痛,按之痛甚,局部无红肿。按局部软组织损伤处理。拟行针刺治疗。选穴:水沟+曲池(双)。

方法:常规针刺。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运针1分钟。运针期间嘱患者频作深呼吸。医者运针毕,在患处轻揉10~15分钟,以促进患处气血运行。一次痛衰大半,三次而愈。

体会:水沟+曲池是吕景山对穴之一,临证常用来治疗脊膂疼痛、活动受限、风湿性脊柱炎及脊柱增生性病变等。因其取穴精少,效果显著,符合“用针稀疏”的原则,故针灸临证吾常用之。

此例病位在督脉,故选水沟穴以通调督脉气血,又患者痛随呼吸而加重,当属气机不畅、气机逆乱所致。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肺和大肠相表里,故取手阳明大肠经穴曲池以通调逆乱之气机。曲池性走而不守,临证与水沟相配,治疗因气机不畅之脊柱痛,效必宏。

(三)针刺水沟+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一例

李某,男,34岁,建筑工人。2009年5月14日来诊。自诉:昨晚在搬抬重物时,腰部用力不当扭了一下,当时即感腰部剧痛难忍,不敢俯仰、转侧,动则痛剧。晚上睡觉不敢翻身,只能平卧。强忍了一夜后,次日早早到某医院拍片,片子示:腰椎无异常。建议休息治疗。因其属外出打工者,恐腰痛耽搁日久,影响家庭收入,遂到吾处寻求针灸治疗。查体:患者第四腰椎椎体及椎旁有广泛性压痛,局部有明显肿胀。患者腰部活动受限,前俯后仰、左右侧弯均在10°左右。印象:急性腰扭伤。拟行针刺治疗。选穴:水沟+后溪(双)。

方法:常规针刺。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运针1分钟。运针及留针期间嘱患者腰部做多方向的活动,如弯腰、下蹲、带针行走等,以带动患处气血运行。该患者在第一次运针时已感腰痛大为缓解,30分钟后待完全针毕痛衰大半,为巩固疗效让其尽快康复,又在委中(双)和患处刺络拔罐,各吸出瘀血2~3毫升。第二天,患者只感患处酸楚,余无不适,继针一次而愈。

体会:此患者痛在督脉所属腰椎第四节椎体及椎旁。水沟穴属督脉,取之可通调督脉气血。后溪穴属手太阳,通足太阳,又为八脉交会穴且通督脉,取之可疏通督脉和足太阳气血,使瘀滞开通。两穴合用,故效彰。

(四)针刺下巨虚穴治疗第一椎椎体及椎旁痛一例

王某,女,47岁,女工。2010年6月26日来诊。自诉:昨日下午干家务时不慎摔倒,臀部着地,当时无甚感觉,吃好晚饭后即感腰带以下,脊柱正中部隐隐刺痛,自贴膏药稍缓解。次日晨起觉症状加重,坐下即痛,站起稍好但也感疼痛。遂来吾处寻求针刺治疗。查体:L 5、S1椎体及椎旁有压痛,按之痛甚,局部轻微肿胀。按局部软组织损伤处理。拟行针刺治疗。取下巨虚(右)针刺。

方法:常规针刺。待得气后,针尖向上斜刺入1寸,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运针一次。第一次针毕,患者即感患处痛若隐若无。为巩固疗效,仍在患处以梅花针叩刺,待见血珠后以大号火罐吸拔之,留罐10分钟,吸出瘀血2~3毫升,一次而愈。

(五)针刺鱼际穴治疗尾骨痛一例

邵某,男,58岁,退休工人。2010年6月28日来诊。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疼痛。行走多或站立久觉痛剧。有时觉咳嗽也隐隐作痛。在某医院拍片无异常,仅见腰骶部退行性改变。查体:骶尾部交界处压痛,按之痛甚(++)。按局部痹证处理。拟行针刺治疗。选穴:鱼际(双)。

方法:常规针刺。进针1寸,得气后强刺激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运针1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做下蹲、跺脚、弯腰等多角度运动,同时医者轻轻叩击患处,以带动患处气血运行。此患第一次针后,感疼痛已消去一半。继针 4次而愈。

体会:1.从理论上来说,督脉上的腧穴均可用来治疗脊柱痛,临证也多见这方面的报道。然则,在所有能治疗脊柱痛的穴位中,水沟似乎应用最多,何也?水沟又称人中,位于上唇人中沟上三分之一折点处,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交会穴。在此取其舒筋利脊之功。《通玄指要赋》:“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玉龙歌》:“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针灸大成》亦有“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之说。阳明经分布于面部,督脉上巅入络脑,旁合于手足太阳,行于脊背之中。故人中穴,近则醒脑开窍,远则舒筋利脊,大则升阳通气。所以,从单纯治疗脊膂痛来说,人中穴是最能体现督脉气血运行特点的腧穴。

2.大椎穴虽亦属督脉,还为督脉和手足三阳之会穴,但是从舒筋利脊和针刺方便角度来说,远不及水沟穴。

独取(右)下巨虚穴来治疗第一骶椎椎体及椎旁痛,效果显著。

3.脊柱痛亦可选用彭静山之法。即脊柱痛可选痛点在腹部或前胸部相对应的点针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