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软双相与心境障碍的分类

软双相与心境障碍的分类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双相障碍的分类学中,分为双相Ⅰ型、双相Ⅱ型是比较达成共识的分类方法。但是在这两型之间,有一些被称之为“软双相”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能包含了可疑的双相Ⅱ型、双相Ⅲ型、易患型素质、环性心境障碍、情绪高昂、心境恶劣等。然而,BSD毕竟是“双相”障碍,而实际上临床特征还不是双相障碍。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单相可以转为双相,但类别不同,转为双相Ⅱ性的概率为8.6%,而转为双相Ⅰ型的概率是3.9%。

在双相障碍的分类学中,分为双相Ⅰ型、双相Ⅱ型是比较达成共识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在随访10年中的研究中,提示是相对稳定的,仅有5%的双相Ⅱ型转变为双相Ⅰ型,说明了这种分类方法的正确性。但是在这两型之间,有一些被称之为“软双相”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能包含了可疑的双相Ⅱ型、双相Ⅲ型、易患型素质、环性心境障碍、情绪高昂、心境恶劣等。这就是说,在相对于比较明显的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之间,就可能含盖了相当一部分不清晰的类型,为了对这一部分的类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学者用双相谱系障碍(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BSD)来概括这一部分,以区别于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

然而,BSD毕竟是“双相”障碍,而实际上临床特征还不是双相障碍。同时,BSD容易让人感觉到它包含了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造成概念上的误解。因此,我们认为,用“软双相”更容易理解,也更合乎情理。

所谓的双相Ⅲ型也称为假性单相的双相障碍(pseudo-unipolar bipolar disor-der),它主要是指具有很多异质性特征的一些人群,他们目前患有单相抑郁,但同时又表现出一些临床特征,这些特征暗示他可能会向躁狂或轻躁狂发展,这些病人常常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表现有因抗抑郁药物引起的轻躁狂转相,或者情感高昂、心境恶劣或者是病前为环性情感素质。

另外,还有一种被应用单相的概念来认识或说明的情况,即假单相障碍(false unipolar disorder)。这个假单相的术语是用来描述这样一种情形,即目前虽然是分类学的单相抑郁,但是却有潜在的发展成为躁狂或轻躁狂的可能,因此需要重新分类为双相Ⅱ型的病人。Goodwin(1990)等认为,这种“假单相”的病人在单相抑郁的诊断中,占10.7%~28.4%的比例,显然这种比例不低。

因此,前瞻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有十分必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单相抑郁的观察。已经有不少的资料表明,约有高达20%的转相率,这种转相也就是单相转变成双相。当然,这其中有可能有一些偏差。但是的确有一些因素会增加这种转相率,最显著的标志是抗抑郁药物引起的轻躁狂的发作、发病年龄轻、睡眠过多、迟滞、家族史和产后抑郁发作等因素。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单相可以转为双相,但类别不同,转为双相Ⅱ性的概率为8.6%,而转为双相Ⅰ型的概率是3.9%。转为双相Ⅱ型的病人,往往有以下的特点,如疾病的过程长、明显的素质上的不稳定,特别是心境的不稳定,对转相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可以高86%,敏感性也至少在42%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