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五官科医案概况

明清时期五官科医案概况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继洲《针灸大成》在“耳目门”中记载治疗五官科疾病的针灸疗法,其取穴精当,是五官科针灸疗法方面较为系统的书籍。该书为收录了明以前著名医家的医家编著而成。有些案后尚附有医论,与现今之医案颇为类似。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著的《王氏医案》,也有五官科医案的记载。清代《张氏医通》将五官科病列入“七窍门”,其中列述眼科病160种,其内容具体,文字通俗,是一部较好的参考书。后经邓赞天增补易名为《目科正宗》。

明清五官科医学著作从数量到质量都超过前代。五官科医案空前增多,内容丰富。

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两卷,上卷为眼内、眼外疾病,按病因分为十八类,详细分科阐述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在治疗上除内服药外,还配合外洗、擤鼻、点药、手术等方法。下卷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

《红炉点雪》首论喉结核,陈实功《外科正宗》载有鼻息肉摘除术。

朝鲜金礼蒙汇集150种中医古籍编成的《医方类聚》,该书六十四至七十卷为眼门,其中除收入《龙树菩萨眼论》外,还收集其他26部医籍,59种眼科资料,方剂1 400余首,是一部研究中医眼科的重要资料。

薛己著《口齿类要》为较早的口齿科专著。王肯堂所辑《证治准绳》列“七窍病”,其中有眼、耳、鼻、咽喉、口齿、舌唇等,其分科辨证更为细致,内容更为丰富,本书对眼科症状做了详尽的描述,为后世临床所借鉴。

明末傅仁宇著《审视瑶函》,为眼科专书,该书内容丰富,实用价值较高,后世流传较为广泛。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该书卷四眼目一节记载治眼药物数百种,治疗耳、咽喉、口齿药物,多达856种。

杨继洲《针灸大成》在“耳目门”中记载治疗五官科疾病的针灸疗法,其取穴精当,是五官科针灸疗法方面较为系统的书籍。

明·薛己所著之《口齿类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咽喉口齿科专著。对于舌及舌病提出了分属五脏的观点。如《口齿类要·舌症》有曰:“舌乃心之苗,此以窍言也。以部分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症言之,五脏皆有所主。”从而对于舌病从五脏诊治奠定了基础。对于喉痹、喉痛、口疮、齿痛、舌证、异物鲠喉、异物入耳等论治较为详细,并于每病之后记载有验案数则等,以供参治。如“一儒者因劳役感暑,唇生疮,或用四物加黄柏、知母之类而愈。后复作,彼仍用前药,益甚。腹中阴冷,余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治之而愈。”“秋官赵君言,口舌生疮,劳则体倦,发热恶寒,此内伤气血之症,用补中益气加五味、麦冬而愈。”

明·张景岳所著之《景岳全书》,对于耳鼻咽喉口舌齿牙疾病的论述亦甚为精辟,尤其对于耳鸣、耳聋、喉痹、声喑等疾病的辨证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该书还首次记载了咽喉梅毒及耳膜按摩术,首次应用了“喉癣”的病名等。如《卷二十七·杂证谟·咽喉·论治》有曰:“杨梅结毒,有喉间溃烂作痛,久而不愈者,此非喉痹之属,乃杨梅疮毒也。”这是有关咽喉梅毒的最早记载。对于齿牙之病,提出病因有三,“一曰火;二曰虫;三曰肾虚”的观点,以及经常“咬定牙根”的种齿法等,至今仍为实用。

张景岳曾有一案,颇值一读。“王蓬雀年出三旬,患喉痹十余日,头面浮大,喉颈粗极,气急声哑,咽肿口疮,痛楚甚,一婢倚背坐而不卧者,累日矣。察其脉则细数微弱之甚,问其言则声微,似不能振者,累日矣。察其脉则细数微弱之甚,问其言则声微,似不能振者,所服皆芩、连、栀、柏之类,此盖伤阴而起,复为寒凉所逼,致寒甚于下,格阳于上,水引难入而尤畏烦热,乃曰:危哉!少迟半日,必不救矣。遂与镇阴煎,以凉水顿冷,徐徐使咽之,一服头颈肿痛尽消,继日五福饮之类,数剂而起。”

明·江瓘所著之《名医类案》刊于1552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该书为收录了明以前著名医家的医家编著而成。其中载有耳病医案19则,鼻科医案9则,咽喉病医案17则,咽喉异物案17则,喑病案10则,口、舌、牙、小儿口疮医案35则。所载医案涉及病因、时间、症状、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有些案后尚附有医论,与现今之医案颇为类似。同时,这些医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明代以前著名医家治疗耳鼻咽喉口腔疾患的经验与治病特色,甚有参考价值。

清代黄庭镜著的《目经大成》,书中记载的眼科手术方法切合实用,全书辨证精详,有论有方。书中亦有医案记载。如“壬申仲冬,一日余左目倏尔奇痛,随肿而泪多不敢开,入夜右目亦然,如煎如刺眠食俱废。强起览镜,左右风轮沿际,若念珠环绕,知是花白恶症。依前方对病增删,三旦夕,痛稳减,肿亦消,却人物罔见。问妻儿,佥曰四周翳大而白,幸瞳神微现黑影,乃以空青石、芙蓉镜乳调互点,渐渐能视。凡五阅月圆始全瘥。”

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著的《王氏医案》,也有五官科医案的记载。如“江萝花如君,患两目肿痛,不能略张。医投风药,昏谵欲厥。浼孟英诊之,脉至洪滑,大渴、便秘,予白虎汤二剂,霍然。”

清代《张氏医通》将五官科病列入“七窍门”,其中列述眼科病160种,其内容具体,文字通俗,是一部较好的参考书。

《医案金鉴》中有《眼科心法要诀》两卷,计72症,载方113首。本书载耳、鼻、咽喉疾病50余种,首载耳痔、耳挺等病。

黄庭镜著《目经大成》,其中包括眼部解剖、生理、辨证、治疗,列12类病因、81症,载方200多首。该书强调医风,详细记载病例,反对迷信。后经邓赞天增补易名为《目科正宗》。

顾锡《银海指南》四卷,全面论述五轮八廓、运气学说、眼病病因病机、脏腑主病及全身兼证,列方170余首,外用方11首,验案170例。

清代,从乾隆十二年(1744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白喉、烂喉痧等喉疫四次较大流行,促使医家对咽喉疾病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治,喉科专著相继问世,如《喉科指掌》、《尤氏喉科秘书》、《咽喉经验秘书》、《重楼玉钥》、《经验喉科紫珍集》等40余种。其中《重楼玉钥》首先提出养阴清肺汤治疗白喉,对挽救白喉患者的生命起了很大的作用。

明清时期在五官科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五官科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五官科医案极为丰富的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