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经聚类辨证法

六经聚类辨证法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以病性、病位、病证为依据,将六经辨证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分阴阳两类,从而将诊断确立于三阴或三阳之中。盖六经有三阴三阳之分而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基本类别,并将随后的辨证目标由六经局限为三经,故阴阳实为辨证之总纲。兼证的出现与本经的脏腑配属、经络循环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治疗亦多以本经主证主方加减化裁。

数学上把根据事物的一定特征,并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律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聚类分析法。由于《伤寒论》言简意赅,且病有六经不同,而一经则有多证,加之合病、并病、兼证、杂证,故要在众多的病证中选方用药具有很大的难度,这是限制六经辨证临床运用的根本环节。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以病性、病位、病证为依据,将六经辨证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分阴阳两类,从而将诊断确立于三阴或三阳之中。其次,根据疾病时病位不同,采取纳入法或排除法,明确病发于何经,进一步缩小诊断目标。再次,根据阳经之在经在腑或阴经之寒化热化,以及并证、杂证的有无,最后确定其病证类型及选方用药。此法在辨证过程中逐步缩小诊断目标,同时明确病性、病位、病证,最终能够准确地选方用药。

(一)辨阴阳总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盖六经有三阴三阳之分而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基本类别,并将随后的辨证目标由六经局限为三经(三阴或三阳),故阴阳实为辨证之总纲。《伤寒论》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故审别阴阳,重在发热与恶寒二证,发热与恶寒并见者,病发于阳(三阳),无热恶寒者,病发于阴(三阴)。加之三阳属腑,病多实证,三阴属脏,病多虚证,四诊合参,辨证自少谬误。

(二)辨病发何经

根据疾病的病位不同,可将疾病再分为三大基本类型(三阳或三阴),这样以便明确病发于何经,进一步缩小辨证选方的范围。方法有纳入法与排除法。通过辨阴阳总纲,辨证目标局限于三阳或三阴,从而使纳入对象大为简化,并使排除法具有运用的可能。

1. 纳入法 纳入法有四:

(1)据三阳或三阴各经之脉证提纲确定病发于何经。

(2)据三阳或三阴各经之脏腑配属与经络循行确定病发于何经。如病发于阳而大便秘结,邪在大肠,病属阳明;又如少阳行身之侧,病发于阳而转侧不利者,病归少阳。

(3)据三阳或三阴各经之生理确定病发于何经。如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标热,故病发于阳而症见发热恶寒水肿者,病属太阳。

(4)天地人合参。盖天之阴阳运行,化生六气,天之六气太过不及,可影响人之六经气化,人之六经气化太过不及,又易受天之六淫所侵,故临证尤当天、地、人合参。如夏暑多发阳明,子时病多厥阴,东北多阳明燥化,西南多太阴湿化,肝郁之人,易传少阳等。

2. 排除法 根据以上诸法,若能排除某经之病,则只需在剩下两经中确定发病之经,若能排除两经之病,则剩下一经即为发病之经。

临床亦有无法以一经概括者,多为两经、三经同病,属合病、并病,辨证方法与上相同。

(三)辨证用方

1. 辨主证主方 六经为病,各有主证,确定其主证,便可进而确立其主方。三阳为腑,病多以在经在腑分,三阴为脏,病多以寒化热化论。如太阳在经,有伤寒表实麻黄汤证、中风表虚桂枝汤证、风寒两伤麻黄桂枝各半汤证,在腑有蓄水五苓汤证、蓄血桃核承气汤证;少阳在经有四逆散证,在腑有黄芩汤证,经腑同病有小柴胡汤证;阳明在经有栀子豉汤、白虎汤证,在腑有承气汤证;太阴热化有麦冬汤证,寒化有理中丸、建中汤证;少阴热化有黄连阿胶汤、猪苓汤证,寒化有四逆汤证;厥阴寒化有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证,热化有白头翁汤证,寒热错杂有乌梅丸证。然三阴寒热之化,易生假象,需正确识别。《伤寒论》曰:“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肌肤,热在骨髓也;病人身太热,反欲近衣者,热在肌肤,寒在骨髓也”可作为一个基本的辨别标准。

2. 辨兼证用药 兼证是指在主证出现的前提下附于主证而存在的证候。兼证的出现与本经的脏腑配属、经络循环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治疗亦多以本经主证主方加减化裁。如桂枝汤主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可兼项背强几几,病因太阳经气不舒,方用桂枝汤加葛根治之。

3. 辨杂证用药 夹杂证是感邪之后由于人的体质不同,使疾病出现虚实夹杂、新老交叉的复杂变化,其治疗多在主证主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亦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盖一阴一阳之为道,故太阳与少阴、少阳与厥阴、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而有标本中见之联系。如太阳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热化,少阴热气上灌太阳而为太阳标热,蒸腾太阳寒水外出达表御邪而为营卫。若少阴热化不足,则寒化而恶寒身痛,神倦欲眠,方从麻黄剂化裁,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辈;若水泛而恶寒眩悸小便不利者方从五苓散化裁,宜真武汤。故欲辨清杂证用药,关键在于辨明表里两经气化。太阳少阴为人身水火气化之轴,病多水火失司,或恶寒身肿,或发热烦渴;阳明太阴为人身水谷纳化之轴,病则纳运失司,大便不调;少阳厥阴为人身气机升降之轴,病则气机郁滞。实者属阳,虚者属阴,虚实夹杂,又名两感。

综上所述,六经辨证可采取聚类分析的原理,根据疾病病性的不同,首先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接着根据疾病病位的不同,采用纳入法或排除法,将疾病进一步分为三类(三阳或三阴),最后根据阳经在经在腑或阴经寒化热化的不同,进一步分类并确定其主证主方,并根据兼证、杂证的有无,最终确定其加减用药。这样六经辨证就被分为三步进行:一辨阴阳总纲,二辨病在何经,三辨病证用方(表3-1)。

表3-1 六经辨证基本流程

参 考 文 献

[1] 吴雄志. 标本中气学说初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6(3):141-144.

[2] 吴雄志. 聚类分析在六经辨证中的应用. 国医论坛. 2001;16(l):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