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脊神经损伤

脊神经损伤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种外伤均可使神经断裂或部分损坏。中医学根据症状称为“痹证”“痿证”。周围神经一旦受损,其所支配的肌肉立即瘫痪,继之逐渐萎缩,相应的腱反射消失。少数病例可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多汗现象。肌电图检查对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及估计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预测意义。5.损伤或断裂修复后的神经,经3~4周的延缓期后神经纤维再生。

各种外伤均可使神经断裂或部分损坏。临床上产生该神经支配区的肌肉瘫痪或感觉障碍中医学根据症状称为“痹证”“痿证”。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组织水肿,促进神经断端的再生。缩短延缓期和调整期,因而缩短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一、诊断

周围神经一旦受损,其所支配的肌肉立即瘫痪,继之逐渐萎缩,相应的腱反射消失。由于没有瘫痪的肌肉过度收缩,使肢体出现一些特殊姿态,如爪手、猿手、垂腕、垂足等情况,同时该神经支配区的各种感觉亦完全丧失。但因各周围神经的感觉分布都互相重叠,故感觉消失或感觉障碍的范围较小。神经部分断裂时,可并发刺激症状,如痛觉过敏或剧烈灼痛。在此相应区域还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无汗、皮肤发绀、发冷、指甲粗糙脆性增加等。少数病例可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多汗现象。神经再生或功能恢复时,首先出现神经远端敏感,弹叩现象阳性,然后痛觉、温度觉、触觉逐渐按次恢复。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亦开始恢复。腱反射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后仍可能不出现。肌电图检查对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及估计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二、治疗

1.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外伤瘀血,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筋肉失养,痿废失用。

(1)辨证论治

①瘀血闭阻:主证为肢体瘫痪,烧灼样痛,肢冷发绀,脉细无力。

治疗:温经活血。用复元活血汤加减。黄芪、桂枝、当归、赤芍、丹参、延胡索、木瓜。

②筋肉痿废:主证为肢体不温,肌肉萎缩,运动无力,脉弱无力。

治疗:温经益气,生肌起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桂枝、赤芍、当归、白术、何首乌、肉苁蓉、枸杞子、延胡索、女贞子。

(2)中药药理分析: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均有营养神经作用,桂枝、赤芍、当归、延胡索、丹参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生长,有利肌肉生长,白术、黄芪、肉苁蓉、枸杞子能促进肌肉生长,木瓜对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延胡索有止痛作用。

2.针灸治疗

(1)电针疗法:用近部取穴法。取病变部位上下各2对穴。

操作:将导线同侧上下连接,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疏密波或密波,通电30分钟,每日1次,6次后休息1日。

导线连接上下同侧穴位,通以电流,形成电场,损伤的神经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再生。

(2)水针疗法:取穴同上。

操作: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 500mg,穴位注射,每日1次,10次后休息1日。

三、讨论

1.本病针刺治疗疗效佳,一般6日内显效。

2.在神经损伤的上下各取2组穴,上下连接导线,通以脉冲电流,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

3.大鼠实验表明,对活体使用弱电场治疗可以促进感觉、运动神经再生。此外,针刺可以产生损伤电流,在拨出针后2日,仍能有类似的弱直流电场。

4.神经恢复速度取决于损伤程度、损伤部位离神经纤维的远近,以及穿过伤端瘢痕和局部组织营养因素有关。

5.损伤或断裂修复后的神经,经3~4周的延缓期后神经纤维再生。待神经纤维抵达其供应的肌肉或感觉区域后,还要2~3个月的调整期。所以在估计神经恢复所需的时间时,除按每天生长1~1.5mm的速度来计算天数外,还需加3~4个月的时间。神经恢复一般需4~6个月或以上。

6.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树突形态异常是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针刺可促进树突形态的恢复,这是针刺治疗周围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

7.穴位电针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已有不少报道。但频率的选择一直有争议。有人实验用电针对正中神经近旁用低频电针1~5Hz刺激10分钟,测定通电前后该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前侧皮肤温度,并设对照组(无刺激组),结果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皮肤温度低,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频电针20~100Hz可使神经传导速度、血流速、血压均有上升。由于外周神经疾病的病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降低,因此,低频电针可能不适合于外周神经产疾病(本文所说低频即疏波,高频即密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