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偏见产生的动机原因

偏见产生的动机原因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两种主要动机原因可能导致偏见。另外,人们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迁怒”,将憎恨和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矛头直接指向与之竞争的群体。偏见产生的“替罪羊”理论与该故事的寓意相关,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人们常常首先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而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其他的群体。
偏见产生的动机原因_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二、偏见产生的动机原因

偏见不仅有认知上的根源,还有动机方面的原因。有两种主要动机原因可能导致偏见。首先,人们具有一种喜欢自己所属的群体及成员的天性,认为“我们”比“他们”更优越。另外,人们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迁怒”,将憎恨和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矛头直接指向与之竞争的群体。

1.社会同一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我是谁?”人们往往随着交往语境的变化将自己归属于不同的群体来回答这个问题。例如,一个人可以声明他/她是以下群体的一员:基督教徒、白领、中产阶级、素食主义者、受过高等教育者、主张环境保护者、反对种族歧视者等。他/她的自我概念是通过群体概念来表达的,是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的统一。在英文中,identity有两个基本意思:a.本身;本体;身份b.相同(性);一致(性)。这说明个人身份总是和对社会群体的认同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人为什么有群体归属的需要呢?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Henry Tajfel)等提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对此做了解释:[36]

我们归类:我们发现将人,包括我们自己,归入各种类别是很有用的。在表述某人的其他事情的时候,给这个人贴上印度人、苏格兰人或公共汽车司机的标签,不失为一种简略的方法。

我们认同:我们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我们的内群体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

我们比较:我们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进行比较,并且偏爱自己的群体。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同一性的增强会提升内群体成员的自尊和自我价值,人们倾向于通过积极地描述自己的群体来积极地评价自己。而内群体成员的个人同一性的增强也会提升内群体的凝聚力,人们常常通过实施对内群体的偏爱(in-group favoritism)和对外群体的差别化(out-group differentiation)来达到此目的。

对内群体的忠诚和偏爱导致了内群体喜爱原则(in-group favoritism principle)。人们往往对内群体的所持的信念和行为具有积极和偏爱的情感,对外群体的情感则相对疏远,“他们”和“我们”在价值、信念、行为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内/外群体间的亲疏差异自然就导致了内群体偏见(ingroup bias)。内群体偏见现象非常普遍,哪怕是驾驶证最后一位号码相同,人们都有理由并会形成一个群体,从而导致内群体偏见的产生。另外,内群体偏见的强度不是恒定不变的,例如,当存在来自外群体的威胁时,内群体偏见就会表现得更加强烈。

对内群体的偏爱是否一定会导致对外群体的厌恶呢?研究结果认为,确实在很多情况下,对内群体的偏爱和对外群体的差别化引发了对外群体的刻板信念和偏见,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有时可能仅仅是觉得自己所属的群体比较优秀而已,并没有产生对外群体的消极情感。

与偏见产生的认知原因相似,动机原因也会影响人们对内群体和外群体行为进行描述时所选择的语言。关于这一点,也请参照《绪论》部分对群体间语言偏见理论的介绍。

2.“替罪羊”理论

“替罪羊”(scapegoat)的典故出自《圣经·利未记》。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向上帝忏悔,然后将他们自身的罪孽象征性地投射到一只替罪羊身上,并将之放逐于荒野之中。偏见产生的“替罪羊”理论与该故事的寓意相关,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人们常常首先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而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其他的群体。对象群体变换不定,通常是较弱小的群体,被转嫁责任的群体也自然就成为偏见和歧视的对象了。“二战”前后惨遭迫害和杀戮的犹太人也许是“替罪羊”理论的一个最好例证。为了转嫁德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危机,犹太人不幸被选择为“替罪羊”,正如当时的一位德国领导人所说的那样:“犹太人只不过是替罪羊……如果没有犹太人,反犹太分子也会创造出犹太人来。”[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