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评价的含义与类别

教学评价的含义与类别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学教学评价属于数学教育评价的范畴,是数学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核心内容。教育评价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到教与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其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评价对教学结果有诊断作用,对教学过程则有监督和控制作用。材料评价也称教学产品评价,是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的优点或价值进行评估。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数学教学评价属于数学教育评价的范畴,是数学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核心内容。

教育评价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教育评价是从教育测量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始于1934年至1942年美国心理学家泰勒的“八年研究”。

教育评价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自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80多年为教育评价的第一个时期——“心理测验时期”,教育测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考试的定量化、客观化与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量。然而,当时的考试与测验只要求学生记诵教材的知识内容,较为片面,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二个时期——“目标中心时期”,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education evaluation)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一般人们都把泰勒称为“教育评价之父”。20世纪6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三个时期——“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由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文、斯塔克和开洛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作出巨大的贡献。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发展到第四个时期——“结果认同时期”。这一时期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总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虽然评价只有一个基本目的,即评价某一事物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到很多作用。

(一)诊断作用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到教与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其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不仅能估计所实施的教学或所开发的教学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且能解释不能达标的原因何在。所以,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各个方面进行的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二)调控功能

评价对教学结果有诊断作用,对教学过程则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因为,评价的结果必然提供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可以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改变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学性,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者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评价及时发现设计与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激励功能

评价除了对教学结果具有诊断作用、对教学过程具有监督和调控作用外,它在很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一方面,作为评价重要组成部分的测验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可促使学生在测验之前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澄清和综合,在测验过程中材料进行比较与评论。测验中的反馈信息不仅能确证、澄清和校正某些观念,还能明确指出要求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学生根据经常获得的外部评价的经验,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这种自我评价,有助于学业成绩和学术成就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作不同的划分。

(一)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进行划分

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材料)评价三种类型

1.计划评价

计划评价是对提供持续服务,通常包括对课程的教育活动进行评估,如对大学的继续教育计划等进行的评价就属于此类。

2.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对提供资金在限定时期内执行某一特殊任务的活动进行评估。计划和项目之间的关键差别在于前者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后者的时间较短。项目一经制度化并生效就成为计划。

3.产品(材料)评价

材料评价也称教学产品评价,是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品(包括书籍、课程指导、电影、磁带以及其他有形的教学产品)的优点或价值进行评估。

(二)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

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摸底”基本一样。它一般是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情感等状况进行了解,以判断他们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需的基本条件,据此设计出能满足不同起点和不同水平学习风格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提供尽可能适应不同学生差异的教学。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在一个计划或产品(或人员)的开发或改进过程中进行的,通常在内部主要由方案执行人员进行的评价。它要求在计划的试行过程的各个阶段不时地收集信息,以便在实施前加以修正,当然也可以是在实施阶段,检查学生能否有效地掌握某一特定的课程内容或提出为了达到目标还需进一步学习哪些内容。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可以由内部或外部评价者共同进行,考虑到信度的原因,它比形成性评价更多地吸引外部评价者共同参加。它通常是在计划完成后,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后进行的。它的评价重点主要放在计划的有效性上。

(三)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

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中建立基准,然后把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来判断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水平。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通常称作常模参照测验,测验成绩主要表明学生学习水平的相对等级。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建立基准,把群体的每一个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作标准参照测验,测验成绩主要表明教学目标的达标程度。

3.自身评价

自身评价的评价基准既不是建立在被评价群体之内,也不是建立在被评价群体之外,而是在被评价个体自身上,主要是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