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更加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刻不容缓,必须以此来引领校园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在面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能做出理智的行为。

(一)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高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的全部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高校校园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人的活动形态上,是能够最直接感受到的校园文化形态,体现出学校的作风和学风,折射出学校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5]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从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主体来看,校园行为文化可以分为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服务人员行为文化和管理人员行为文化;从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主体范围看,可以划分为个人行为文化和团体行为文化;从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性质看,可以分为学习行为文化、道德行为文化、法纪行为文化和政治行为文化等;从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工作看,可以分为教学行为文化、科研行为文化、文体行为文化和管理行为文化等。[6]

(二)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精神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浓厚的熏陶环境,制度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行为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显性的、动态的“活文化”,是师生最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一种文化形态。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制度,最终都是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四个层面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而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7]

2.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校园精神文化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着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而高校校园行为文化集中反映着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前者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后者是显性的文化,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映射,相互促进。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使校园师生能够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逐渐提升自身素养,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力量,帮助校园人抵制腐朽思想和消极文化的渗透,净化校园环境,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风貌,这对高校的教学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8]

3.高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检验校园制度文化的手段之一

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可以用来检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一个行为规范的制定是否具有可行性,需要透过校园行为文化体现出来,校园人的言行举止体现着他们对校园制度的态度。因此,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离不开行为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能够反映校园制度文化正确与否;同时,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制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能够促进行为文化的建设,行为文化的提升又影响着制度的建设,是校园制度文化在校园人中的动态表现和检验手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更加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带来多效益的同时,西方一些消极腐朽的不良文化也趁机而入,全球的多元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正确引导多元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为各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大大影响了中国国民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和价值观,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化,使西方的多元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滋生并传播,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接受,产生思想上的偏差,导致一些学生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如近几年发生的多起高校寝室谋杀案。同时,功利主义也使一些高校教师在学术和教学上弄虚作假,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刻不容缓,必须以此来引领校园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在面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能做出理智的行为。[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